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3)
2023(8062)
2022(6147)
2021(5669)
2020(4519)
2019(10118)
2018(10474)
2017(18958)
2016(11216)
2015(13099)
2014(13352)
2013(12003)
2012(10737)
2011(9551)
2010(9497)
2009(8569)
2008(8234)
2007(7486)
2006(6584)
2005(6048)
作者
(31272)
(26141)
(25662)
(24520)
(16428)
(12518)
(11848)
(10117)
(10065)
(9318)
(8871)
(8774)
(8458)
(8162)
(8064)
(7927)
(7924)
(7592)
(7537)
(7304)
(6610)
(6527)
(6361)
(6073)
(5977)
(5835)
(5704)
(5594)
(5342)
(5287)
学科
(35764)
经济(35713)
管理(25668)
(23444)
(17382)
企业(17382)
(14658)
中国(13953)
地方(11280)
业经(10782)
(10012)
农业(9897)
(9501)
方法(9436)
教育(9057)
理论(8765)
(8581)
(8087)
数学(7383)
数学方法(7209)
教学(6982)
(6909)
(6469)
银行(6441)
(6183)
(6178)
(6105)
金融(6096)
发展(5593)
环境(5584)
机构
学院(146703)
大学(144334)
研究(52565)
(48507)
管理(47649)
经济(47062)
理学(40177)
理学院(39514)
管理学(38410)
中国(38262)
管理学院(38161)
科学(35174)
(32786)
(28954)
(26915)
(24862)
(24820)
研究所(24630)
师范(24570)
中心(24317)
(23505)
业大(23490)
农业(22650)
北京(20395)
技术(20235)
(19996)
(19507)
师范大学(19367)
财经(17958)
(17134)
基金
项目(98599)
科学(76284)
研究(75946)
基金(66410)
(58423)
国家(57751)
科学基金(48215)
社会(44597)
社会科(41729)
社会科学(41719)
(41400)
教育(36609)
基金项目(35292)
(34814)
编号(34062)
自然(30141)
自然科(29364)
自然科学(29354)
成果(29350)
自然科学基金(28779)
课题(25170)
资助(25149)
重点(22978)
(22512)
(21476)
(20281)
(20269)
项目编号(19994)
(19517)
大学(18980)
期刊
(60991)
经济(60991)
研究(44566)
中国(37820)
教育(31634)
(27993)
学报(26257)
科学(22952)
大学(19702)
(18963)
农业(18913)
学学(17918)
管理(17352)
技术(13914)
(12079)
金融(12079)
业经(11596)
图书(10616)
(9967)
职业(9815)
经济研究(8792)
财经(8631)
问题(8606)
(8567)
书馆(7827)
图书馆(7827)
(7640)
(7567)
资源(7524)
(7416)
共检索到228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洵  
现代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为当地社会变迁提供了极大的助推力,重构了民众的生活世界。青海果洛藏区以其交通闭塞、族群单一、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族际文化交流,成为考察现代媒体涵化功能的理想对象。研究表明,现代媒体所塑造的虚拟空间,正成为果洛藏族学生进行文化接触的主渠道,现代媒体以其巨大的文化涵化功能,拓展出一片新兴教育空间,帮助学生建立起"现代"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区差异、文化、社会背景、经济等众多原因,英语学习面临种种障碍。本文以藏族大学生为个案,从目前少数民族学生非英语专业学习现状出发,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方法和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可丽  张敏  张积家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民族地区少先队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文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级市小学5年级至初二年级共8 483名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团结知识及其民族认同状况。结果发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知识记忆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间接地影响中华文化认同和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爱华  
清华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调查高爱华为了加速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化建设人才,按照国家教委“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的精神,清华大学每年在吉林、广西、云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清霞  
本文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新疆民考民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分析探讨了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语言因素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汉语教学、提高教材使用效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贺能坤  黄春春  
学习行为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并可以显著改善学习结果。针对西藏区内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低而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成绩高这一事实,研究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并探索中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可为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理科难题提供新的视角。运用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数学学习行为自编问卷数据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且能在24.7%的水平上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群体主要分为优秀学习者、良好学习者、波动学习者和困难学习者四类,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或学习策略等学习行为对学业成绩影响较大,可以成为预测学业成绩的关键指标。基于此,教师应主动摒弃传统观念,聚焦学习行为并围绕“三个转向”改革自己的教学:从教师教学行为转向学生学习行为、从外显学习行为转向内隐学习行为、从分类教学转向循类教学,从而通过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晨  
以北京和浙江2所民族院校的467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媒体识读能力对其虚拟社会化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体识读能力和虚拟社会化表现整体较好,但存在内部差异大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媒体识读能力对受试的虚拟社会化表现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预测性不强。其中媒体识别的区别真假能力与虚拟社会化表现中的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关系最为密切。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体识读能力能影响他们的虚拟社会化表现。建议:(1)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媒体识读课程建设,制定相关的课程教授计划、师资保障机制、教学质量标准和课程评估方式等;(2)建立网络媒体环境下多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健康上网习惯;(3)通过校报、广播台等媒介以及学生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虚拟社会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杜林  
内地民族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边疆民族聚居区,因内地和边疆在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多有差异,致使离开家乡的学生在内地出现很多不适应的状况,成长过程中需要许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服务。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既有边疆生源的共性,也有自身特点,而且城乡、农牧区等不同成长环境对学生个性也有明显影响。内地民族院校应根据这些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帮助边疆生源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健康地成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治菊  刘和健  
通过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价值三个指标来评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都对该政策的知晓度较高,对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充分,对政策的实施成效比较认可。不同的是,通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检验,虽然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该政策比较公平,但与汉族学生相比,作为受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该政策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增进他们的公共情怀与改善他们的社会心态,认为该政策对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的正面影响更大,对非受益者的负面影响更小,更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污名化"的感觉。研究发现,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均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应继续推行,但推行中应改革"一刀切"的政策标准,完善政策过程监督机制,做好政策解释与政策宣传,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红英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民族意识及认同感、学习态度和方法途径、英语学习的特点等方面入手,针对青海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改进方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曦辉  
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这其中有着多种原因,但民族教育缺乏必要的多元性,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今后应从多元文化教育入手,发展民族教育,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文章阐述了民族认同的内涵,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认同,两者的构建应该是和谐的。和谐是指"合而不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的、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之上的和谐。学校在引导青少年构建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业和经济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肖玫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训练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健毅  谢秋慧  
结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实践活动产生的自我意识是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空间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场域,国家权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场域的"源头",少数民族学生是处于国家认同场域中的受力体、国家认同场域的力量最终内化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惯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应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场域、给予学校教育场域应用的自由度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峰  段秀娟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相对落后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英国政府和教育界积极应对。英国从1998年起,实行"少数民族学业成就拨款计划"(Ethnic Minority Achieve-ment Grant,简称EMAG),以鼓励地方教育局和学校重视与满足双语学习者及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需要,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稳步提高。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应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给予相对落后者及时、有效的援助,以实现更加全面、更为充分的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