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5)
2023(7706)
2022(6170)
2021(5520)
2020(4571)
2019(10180)
2018(10130)
2017(18814)
2016(10331)
2015(11963)
2014(12187)
2013(12029)
2012(11789)
2011(11118)
2010(11850)
2009(11380)
2008(11578)
2007(10743)
2006(9993)
2005(9394)
作者
(34072)
(28856)
(28431)
(27371)
(18642)
(13553)
(12826)
(11108)
(10922)
(10429)
(10324)
(9695)
(9604)
(9465)
(9294)
(8917)
(8385)
(8379)
(8373)
(7835)
(7727)
(7116)
(7075)
(6859)
(6563)
(6540)
(6378)
(5984)
(5936)
(5661)
学科
(71159)
经济(71101)
管理(29720)
(24648)
方法(23760)
(20877)
企业(20877)
数学(19150)
数学方法(18783)
(18562)
地方(17101)
中国(15314)
业经(13785)
地方经济(12355)
理论(12246)
(12204)
(10494)
(9680)
(9445)
(9068)
金融(9067)
农业(8718)
经济学(8354)
环境(8285)
(8092)
(7971)
银行(7949)
(7869)
(7865)
教育(7695)
机构
大学(182241)
学院(177075)
(78898)
经济(77273)
研究(66661)
管理(60207)
理学(50245)
理学院(49531)
中国(48737)
管理学(48421)
管理学院(48070)
科学(40650)
(39379)
(36568)
(35178)
研究所(31749)
财经(28889)
(28340)
中心(27453)
(27192)
师范(26996)
(26395)
经济学(26335)
(25846)
北京(25352)
经济学院(23117)
(23007)
业大(22608)
(22175)
师范大学(22092)
基金
项目(104332)
科学(82041)
研究(76226)
基金(76014)
(66210)
国家(65678)
科学基金(55185)
社会(50161)
社会科(47445)
社会科学(47428)
(39212)
基金项目(38070)
教育(35360)
自然(33502)
(33364)
自然科(32677)
自然科学(32664)
资助(32142)
自然科学基金(32050)
编号(29530)
成果(26769)
重点(24403)
(23371)
(23326)
课题(21871)
国家社会(21336)
(20175)
教育部(20145)
大学(19453)
(19293)
期刊
(100121)
经济(100121)
研究(62362)
中国(34335)
学报(30277)
(28564)
科学(27086)
管理(24846)
(24420)
大学(22815)
教育(22102)
学学(21185)
财经(17079)
农业(16360)
经济研究(16328)
技术(16081)
(14958)
(14886)
金融(14886)
问题(12960)
业经(12403)
统计(11249)
技术经济(11005)
图书(9961)
(9560)
世界(9276)
(9200)
(9194)
决策(8689)
国际(8445)
共检索到28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杰  李金静  
现代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是新自然法,新自然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使倡导“科学主义”的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能够在现代契约理论中继续成功运用,而新自然法哲学主张的实质正义、限制契约自由和诚信、缔约过失责任原则则给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注入醇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呈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典型特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之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斌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国内在引进介绍这些新学说时多只重内容的简单评价而忽视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介绍该理论对原理论的突破、发展及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整体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有深入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荫稚  
一、恩格斯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论述——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李凌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史上,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之争、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是主要的三大哲学论战。通过论战,各种争论出现了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趋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  
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自于全体成员所订立的契约;与此类似,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国主权的部分让渡。另一方面,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与"主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超主权"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成立的基础在于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这一权力是建立在各参与国的同意的基础上的。本文还以欧元为例,对形成"超主权"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惯超  
本文对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和价格决定进行了思辨,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二者构成了有用物品价格变动的基础。从短期来看,使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价格,此为短期价格决定机制;从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价格决定机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是以上短期价格决定和长期价格决定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论述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二是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前者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存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国山  
休谟的经济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总是试图从人的特性和需求出发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休谟的这种研究思路对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第一,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必须以研究人本身为出发点;第二,必须清楚地阐述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三,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永安  汪应洛  
本文系统论述了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和方法论基础,指出了在不同层次、范围应用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原则,阐述了非线性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连军  
实证会计研究是对会计与财务行为的经济解释,其意义在于学术积累以及为案例教学提供经验证据,而不是着眼于政策建议。本文就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及研究范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具体措施促进我国开展本土化、规范化的实证会计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进洪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思想理论层面,人们开始寻求建立一种能够拨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理论范式,引导人们思考并正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合理性,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价值观层面指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型,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协调共存。在此情势下,“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学试图通过透析整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运转体系,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技术、新的产业类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撬动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延福  
低碳经济是一种通过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形式。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使得低碳经济具有极强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符合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更是生态哲学方法论的应用。低碳经济是人类思维方式从传统仅以人类为中心向以环境整体为中心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进步与以低碳文化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实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伟  王新新  
消费者文化理论是消费者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本文在回顾消费者文化理论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并综述了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将其与基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做了对比;最后指出了该范式对国内营销学界的重要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促进本土消费者研究的多样化,推动本土消费者文化理论研究的起步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