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6)
2023(9184)
2022(7589)
2021(7314)
2020(5955)
2019(13380)
2018(13003)
2017(24491)
2016(13353)
2015(15260)
2014(15189)
2013(14941)
2012(13886)
2011(12664)
2010(12696)
2009(12088)
2008(12275)
2007(10927)
2006(9696)
2005(9257)
作者
(36627)
(30641)
(30558)
(29293)
(19679)
(14496)
(13958)
(11828)
(11757)
(10840)
(10737)
(10283)
(9925)
(9811)
(9808)
(9445)
(9058)
(8880)
(8803)
(8470)
(7889)
(7358)
(7330)
(6944)
(6907)
(6870)
(6761)
(6591)
(6071)
(5980)
学科
(56904)
经济(56804)
管理(41734)
(37013)
(30170)
企业(30170)
方法(22009)
中国(19771)
数学(19331)
数学方法(19196)
(17525)
(16920)
(15783)
业经(13096)
(12769)
银行(12760)
(12482)
贸易(12469)
(12274)
(12229)
(11793)
(11532)
金融(11530)
体制(10032)
农业(10003)
(9538)
财务(9512)
财务管理(9488)
环境(9210)
(9186)
机构
大学(197469)
学院(192742)
(91974)
经济(90415)
研究(72700)
管理(71134)
理学(60215)
中国(59556)
理学院(59519)
管理学(58893)
管理学院(58500)
(45556)
(42287)
科学(38161)
(35671)
财经(35232)
中心(32400)
(32240)
研究所(31901)
经济学(30658)
(27993)
北京(27518)
经济学院(27430)
(27201)
财经大学(26378)
(25867)
(24889)
师范(24700)
业大(22874)
(21715)
基金
项目(122809)
科学(99074)
研究(93826)
基金(93286)
(80667)
国家(80052)
科学基金(68558)
社会(64134)
社会科(60953)
社会科学(60943)
基金项目(47617)
教育(43089)
(42723)
自然(40430)
自然科(39512)
自然科学(39503)
自然科学基金(38871)
资助(38100)
(37545)
编号(35774)
成果(31553)
(30478)
(29575)
国家社会(28559)
重点(28256)
中国(27185)
教育部(27008)
(26314)
(25603)
课题(25602)
期刊
(102423)
经济(102423)
研究(66638)
中国(42747)
(35919)
管理(29017)
科学(26538)
(26466)
学报(26008)
(23862)
金融(23862)
大学(21230)
教育(20916)
学学(19744)
财经(18930)
农业(17861)
经济研究(17244)
(16358)
技术(15136)
问题(13900)
(13736)
业经(13434)
世界(12793)
国际(12509)
(10193)
现代(9048)
技术经济(8916)
理论(8505)
(8435)
经济问题(8409)
共检索到307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美超   温彬  
当前中国已建立完整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利率调控机制越发成熟,但与成熟经济体相比,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通畅性仍待改善。本文通过梳理现代中央银行构建利率调控机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对短期利率的控制几乎一直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首选,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更偏好工具的高传导效果,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更偏好工具的低操作成本。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本文认为中国当前采用的利率调控机制符合经济金融发展阶段需要。短期利率传导不畅问题,需要金融市场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因此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完善中国利率调控机制至关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德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技术技能要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同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德国"双元制"大学应运而生。"双元制"大学作为一种新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联结与渗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双元制"大学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了一批理实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自身政策逻辑的双元性、运行机制的完整性都充分展现了该类院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洪涛  王德昌  
文章沿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思想的演进路径将成本控制方法的发展进程划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目标管理和动因管理四个阶段,并通过四个阶段的总结和比较,发现由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向现代成本控制方法蜕变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差异分析到价值链分析的理念升级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成本控制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琪  连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发展动能呈现出要素动能注入、空间动能延展、结构动能释放、配置动能优化等不断调整和演变的态势,推动我国工业结构持续升级和变大变强。工业发展动能演变呈现了一定的逻辑特征,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逻辑、目标与手段相互适应的逻辑、一般规律与特色探索有机结合的逻辑、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相互协调的逻辑、利益与责任共同兼顾的逻辑,这些逻辑贯穿于中国特色工业化的进程,也启示着当前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应做到改革先行、创新引领、供需对接、公平为本、绿色为底、统筹兼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斌  
文章试图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框架下,对我国利率运行状况及利率传导机制做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对产出缺口和物价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导链条,初步形成了较为灵敏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还研究了均衡利率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嘉洁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控模式备受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采取了利率走廊模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利率的手段。对利率走廊这一模式的发展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指出实施利率走廊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实施利率走廊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新华   贾心蕊  
为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与逻辑机理,基于产权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并采取单案例纵向研究法,以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浙江省丽水市进行案例检验。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资源价值难以显化、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和治理结构遭受冲击三重困境。通过所有权明晰和横向权利束划分可优化生态产权体系,促进资源价值显化;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与农民主体的匹配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路径;以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并加强政府的参与性引导和强制性规则可导向稳态治理结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持续。基于此,应沿生态产权制度优化和治理机制重塑两大方向开展改革,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诲鸥  贾德奎  
零准备金制度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这不仅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局限,更因为零准备金制度中的利率走廊调控可以更好地保持利率的稳定、简化利率调控的方式,提高利率调控的效果,并增强银行系统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有鉴于此,我国也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零准备金制度,并以此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变迁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中国过去农村金融制度演化的诱因。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当始终围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明晰财政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好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作用。同时,既需注重体制整体层面的改革,更应注重微观治理机制的改良;既需注重激励农村外生金融深化发展,更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内生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自秦末商鞅废除井田制到清末鸦片战争,近两千两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经历了土地国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国有制与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相对峙,最终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历程。其间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在艰难中发展,国家、封建地主、农民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博弈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进程,对当前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忠民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研究和推进当今中国公司制度的建设,从理论上讲,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第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第二是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则是应该了解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存在过的公司制度及其成败得失.从总体上讲,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戴仁荣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亚太经济合作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为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分享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以TPP为抓手意图打造由其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TPP的持续推演遵循着一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国家亚太战略的综合考量这一逻辑规律。对于"剑指中国"的TPP,中国该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已是摆在我国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贾德奎  
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大大减少了基础货币的需求,这种趋势使得加拿大等国的中央银行放弃货币量调控转向了“利率走廊”调控。借助数学模型的分析探究该调控模式的机理实质是无基础货币供给量调控,图像的证明揭示了其运行的机制。加国成功的运作经验更提示我们做好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准备,以应对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宏观调控、中央银行角色和货币政策设计、整个经济运行,甚至经典经济理论的挑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保江  许诗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财政始终是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推进民族复兴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本文通过梳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财政思想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得出五条历史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财政政策顺畅实施的根本路径;坚持立足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灵魂;坚持持续发展理念是财政思想不断创新的理论先导;始终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不断推动财政思想完善的重要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