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2)
- 2023(5316)
- 2022(4384)
- 2021(4371)
- 2020(3596)
- 2019(8176)
- 2018(8423)
- 2017(14731)
- 2016(8893)
- 2015(10628)
- 2014(10993)
- 2013(10077)
- 2012(9314)
- 2011(8555)
- 2010(8765)
- 2009(7958)
- 2008(8046)
- 2007(7597)
- 2006(6737)
- 2005(6207)
- 学科
- 济(27963)
- 经济(27922)
- 管理(21827)
- 业(19202)
- 企(15389)
- 企业(15389)
- 农(10672)
- 中国(10589)
- 教育(10327)
- 理论(9414)
- 地方(8710)
- 业经(7940)
- 学(7812)
- 方法(7641)
- 财(7514)
- 教学(7418)
- 农业(7314)
- 制(6745)
- 和(5679)
- 数学(5085)
- 数学方法(4967)
- 贸(4957)
- 贸易(4952)
- 体(4724)
- 易(4681)
- 工作(4665)
- 务(4541)
- 财务(4522)
- 财务管理(4496)
- 银(4475)
- 机构
- 大学(122039)
- 学院(119445)
- 研究(39715)
- 济(37024)
- 管理(36519)
- 经济(35691)
- 理学(29475)
- 中国(29450)
- 理学院(28926)
- 管理学(28153)
- 管理学院(27898)
- 京(27718)
- 科学(25234)
- 范(23165)
- 师范(23049)
- 江(22140)
- 财(20767)
- 所(20326)
- 师范大学(18275)
- 中心(18161)
- 州(18158)
- 北京(17831)
- 研究所(17803)
- 农(17773)
- 教育(16879)
- 业大(15566)
- 财经(15381)
- 技术(15328)
- 院(14515)
- 职业(14151)
- 基金
- 项目(67233)
- 研究(56705)
- 科学(51065)
- 基金(42746)
- 家(35565)
- 国家(35057)
- 社会(31554)
- 社会科(29357)
- 社会科学(29346)
- 科学基金(29063)
- 省(29056)
- 教育(28930)
- 编号(26844)
- 成果(24763)
- 划(24072)
- 基金项目(22595)
- 课题(20487)
- 年(18005)
- 自然(16895)
- 资助(16647)
- 自然科(16363)
- 自然科学(16362)
- 自然科学基金(16024)
- 项目编号(15532)
- 重点(15385)
- 大学(15276)
- 性(15226)
- 发(14844)
- 规划(14751)
- 部(14125)
共检索到204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大学精神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及其触发的高等教育转型的一种表现。大学精神的传统在现代遭遇到严重挑战,必须重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重建,需要对现代大学进行准确定性与定位,需要守望大学的精神传统,需要注入时代精神的质素。知识分子在大学精神重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人性、教化社会、泽被人类是现代大学文化使命的核心和根本。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传统 知识分子 大学使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邬大光
近年来 ,大学批判精神成为大学理论研究和思想研究的热点。如何认识大学批判精神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 ,有必要对西方大学批判精神的历史发展及本质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基于这种思考 ,本文对西方大学批判精神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 ,期望从大学理想、追求的意义上来理解大学批判精神
关键词:
大学 批判精神 大学理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峰 孙士宏
大学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需要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无论是当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或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客观需求,都凸显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不可或缺,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重塑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举措包括:理性认识和处理大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坚持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维护大学自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大学 自我批判精神 和谐社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峰 栾兆云
自我批判精神是大学教师的本真精神特质。但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教师的自我批判精神存在逐渐被弱化的倾向。大学教师理应通过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守护学术自由、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等举措强化自我批判精神,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育素养,承担起大学教师的责任,不辱大学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自我批判精神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瑾
以质询、反思、否定、创造为基轴的德育批判是德育实现时代跨越、增促社会进步、谋求人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德育批判精神的探讨,不仅是为了呈现一种德育的精神诉求,也是为了揭示与形成一种更为深刻有力的批判教育的品质。本研究认为:加强德育实践的批判性检视、培育德育主体的批判性人格、弘扬德育的社会批判精神,不仅是德育实践的理性之声、德育主体的生成之道、德育功能的实现之基,也是造就批判性公民的重要进路。
关键词:
德育 批判 否定 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社会批判是伴随大学而生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根本,其独特的批判功能使之区别于政府及其他机构。今天的大学社会批判缺乏知识深度、文化底蕴、思想高度和精神引领,正走向全面庸俗化。大学社会批判的庸俗化与市场、政治和大学自身等因素有关。还大学以生存之道,就要坚守大学的社会批判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社会危机的警告者、核心价值的守望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关键词:
大学 社会批判 品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艺林
批判诠释论在西方虽然只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理论 ,影响却很大。我国学者时有介绍 ,但尚未紧密结合国内教育研究的具体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运用。为此 ,本文针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论述了它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指出 :它不仅能提供方法论基础 ,而且可启示教育研究“少炒时髦”、增强问题意识并通过净化概念等工作而引导教育行动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批判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滨
大学文化是与大学相伴而生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当前,大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行政依附性和冲突性。要使大学文化充分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大学文化的生成性、独立性、学术批判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
大学文化 高校管理 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常艳芳
探讨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精神的深层关注。大学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自身的幸福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追寻,这是大学精神的发展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科学价值所在;大学是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场域,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索是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所高扬的智力探险、思维撞击和理性创造都是美的,这种涵养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是大学精神的美学价值所在。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价值取向 科学与人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韩彩虹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欧洲中世纪 精神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戴岳 易连云
个体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的独立批判对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批判力的形成,是个体提升自我的道德教育水平,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前提。然而在我们的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其结果引起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失落,德育的导向作用被削弱,个体的道德智慧难以生长。长期以来,文化传统中权威至上的思维模式、泛政治化的德育学科设置、教师责任意识的薄弱和专业化素质不足等因素,造成了道德批判力在大学德育中的缺失。从当前现实的实际需要,大学德育应该明确道德批判力培养的意义,创设有利于道德批判力形成的育德环境,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成熟的道德批判力,从而能够正确地去应对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
关键词:
大学德育 道德批判力 缺失 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清旭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结构 ,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途径以及为了使批判性思维训练取得更好实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志雄 李娜
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之一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出发,探究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策略。文章首先对大学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继而论述了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意义,最后讨论了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昆树
学生学校生活由认知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构成,其品质之高低不仅对学生,对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皆可谓影响重大而深远。然而,从现实情形来看,当前学生学校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认知生活功利化、社会生活个体化、精神生活虚无化等问题。因此,需要重建学生学校生活,具体包括建立基于正义原则的学校制度、开展基于友爱原则的学校活动和营造基于超越原则的学校氛围。
关键词:
学生 学校生活 共同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军
班级生活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受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班级生活中存在班级生活主体的虚假性、班级成员之间关系的功利主义倾向、班级生活集体意识的崩解等问题。为此,需要重建班级生活,包括建设基于正义的班级制度、形成基于共识的班级共同体和开展基于良序的班级活动。
关键词:
班级生活 班级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