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5)
- 2023(3290)
- 2022(2571)
- 2021(2504)
- 2020(2106)
- 2019(4717)
- 2018(4832)
- 2017(8855)
- 2016(5030)
- 2015(6166)
- 2014(6154)
- 2013(5623)
- 2012(5099)
- 2011(4572)
- 2010(4738)
- 2009(4305)
- 2008(4178)
- 2007(3903)
- 2006(3577)
- 2005(3034)
- 学科
- 济(14417)
- 经济(14281)
- 业(13354)
- 管理(11341)
- 企(8676)
- 企业(8676)
- 中国(8412)
- 工作(6781)
- 教育(6744)
- 理论(6659)
- 服务(6246)
- 农(6227)
- 业经(6180)
- 方法(5979)
- 和(5070)
- 服务业(4887)
- 制(4534)
- 农业(3924)
- 社会(3776)
- 读者(3693)
- 财(3620)
- 教学(3551)
- 地方(3252)
- 学(3217)
- 经济理论(3179)
- 企业经济(3090)
- 贸(2996)
- 贸易(2994)
- 数学(2920)
- 数学方法(2894)
- 机构
- 大学(67839)
- 学院(61693)
- 管理(22679)
- 济(21621)
- 研究(21177)
- 经济(20831)
- 理学(19029)
- 理学院(18758)
- 管理学(18352)
- 管理学院(18207)
- 京(14773)
- 中国(14261)
- 范(12280)
- 师范(12244)
- 科学(11743)
- 财(11141)
- 江(10692)
- 教育(10500)
- 师范大学(9862)
- 所(9708)
- 北京(9683)
- 中心(9459)
- 研究所(8520)
- 州(8414)
- 财经(8336)
- 图书(8094)
- 书馆(7907)
- 图书馆(7906)
- 农(7878)
- 院(7690)
- 基金
- 项目(39553)
- 研究(34445)
- 科学(31427)
- 基金(26600)
- 社会(23357)
- 家(21438)
- 国家(21152)
- 社会科(20686)
- 社会科学(20672)
- 科学基金(18390)
- 教育(17575)
- 编号(16143)
- 省(15925)
- 成果(15387)
- 基金项目(13689)
- 划(13386)
- 课题(11419)
- 项目编号(10459)
- 年(10088)
- 大学(10086)
- 资助(9864)
- 自然(9163)
- 部(9099)
- 规划(9034)
- 自然科(8962)
- 自然科学(8961)
- 重点(8852)
- 自然科学基金(8814)
- 一(8803)
- 性(8637)
共检索到10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亚金
现代大学向公众提供的社会服务已获得认同和支持,并成为自身的一项职能。现代大学在履行这项职能时,应妥善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平衡营利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的关系;明确大学社会服务的有限性;摆正大学满足社会需要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要社会服务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提供社会服务的差异。
关键词:
现代大学 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杰
可持续性共创活动是大学在创业时代为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危机的学术回应,也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嬗变的结果。作为可持续性共创的大学,致力于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上,通过合作创新建立起一种用于促进技术、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方案,从而推动城市或地区的全面发展。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欧柏林学院为例,探讨其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可以发现大学可持续性共创活动拓展了传统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同时为未来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原兵
大学社会服务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社会创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大学社会服务与社会创业在目标、主体、收益等维度上存在一定契合。本文探讨了日本大学社会服务的政策与实现途径,指出日本教育界借鉴社会创业理论,引入目的、中介、时间、立场四个维度,反思了日本大学社会服务的现实问题,以及对我国大学社会服务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 社会服务 社会创业 日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路 洪茜 李瑞琳 Hamish Coates
为了评价大学的社会服务情况,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分类的依据,通过考察大学在课程服务、拓展与合作两个方面的表现对其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澳大利亚的西悉尼大学发起组建了澳大利亚大学社区参与联盟(AUCEA)联盟,构建了大学社会服务基准框架,以基准内容为依据设计了调查问卷评估联盟成员大学社会服务的概况,以实现经验交流与分享;日本政府实施了以目标达成度为基准的国立大学法人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国立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动态评价与持续监测。美、澳、日三国大学社会服务的评价实践对我国有以下启示: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分类的依据之一,构建社会服务分类评价的关键标准;组建以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联盟,构建评价基准和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联盟成员的社会职责履职情况;建立以目标达成度为核心的社会服务评价机制,对各类大学社会服务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动态评价。
关键词:
大学 社会服务 评价 经验 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贵梧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项核心使命,美国大学自建立之初就特别强调这一使命。美国大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服务使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确立于20世纪初,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强化三个阶段。美国大学社会服务使命的实现途径包括面向社会开放设施、面向社会传授知识、学生社会参与、教师社会参与、振兴经济与推动企业发展,以及建立公共关系六个维度,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大学使命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祖强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首要问题是要坚持社会服务与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核心问题是要形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类型特色,关键问题是要打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学校特色,这是自20世纪初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以来演变的经验之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国勇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逐渐从理念成为政策,以产业界舆论压力为背景,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以促进大学研究成果向民间转移为核心的产学合作政策,要求大学通过产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社会资源、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东京大学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社会服务的重心放在了通过产学合作,实现知识体系化、知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而公立大学首都大学东京则将社会服务的重心放在了服务东京都发展战略方面,与政府政策期待并不完全一致,显示出政府新自由主义教育政策与国立、公立大学的传统及公共属性之间很难协调。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公立大学 社会服务 路径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玥
美国的128公路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带聚集了大批以创新为主导的公司,并且与创业型大学,特别是MIT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产业带经历了勃兴、衰落、再度崛起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创业文化及其内部结构的角度来解释128公路的经历,同时揭示出大学社会服务创新不仅体现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构建地区创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发挥深层次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丙炎 朱红
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探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相关的问题。高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的地位日益凸显,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文章从社会服务的产生历史考察出发,对社会服务进行精确化定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广义和狭义的视角挖掘社会服务的内涵。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服务 概念 内涵 形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思志
互联网所触及的地方就是高校社会服务的舞台。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无缝对接。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服务。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高校产生时就有的,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服务作为高校一项独立的基本职能,是指高校直接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东
社会服务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一起构成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院校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首要选择,努力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并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职能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昌翠 石晓男
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研究型大学投身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以5所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案例,识别了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社会服务目标、实践载体、组织机构、条件资源和制度规范五个关键维度及其构成要素,并梳理了各要素的运行逻辑。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具有目标导向性、系统联动性、协同创新性特点,是一个由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复杂系统。有别于"第三职能"或"终端服务",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强调"学术的全过程参与"。为高质量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要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服务主体的责任、积极转变科学研究范式、逐步淡化"交付式"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路径,坚守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信念,将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社会服务 关键要素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康乐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其实现方式经历着从主体行动方式——组织一体化方式——社会责任共担方式三个阶段的演进。目前,这些实现方式在各国大学组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大学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论证,立足我国国情,进一步探索我国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策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 社会责任 实现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日春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前不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作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样也是推动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