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9)
2023(14433)
2022(12312)
2021(11792)
2020(9728)
2019(22293)
2018(22056)
2017(41953)
2016(23431)
2015(26720)
2014(26873)
2013(25936)
2012(23550)
2011(21211)
2010(21294)
2009(19699)
2008(19431)
2007(17266)
2006(15323)
2005(13874)
作者
(66152)
(54623)
(54238)
(51860)
(34815)
(26164)
(24748)
(21293)
(20850)
(19810)
(18706)
(18437)
(17280)
(17279)
(16881)
(16648)
(16304)
(16224)
(15590)
(15577)
(13690)
(13517)
(13060)
(12519)
(12335)
(12218)
(12163)
(12117)
(11023)
(10691)
学科
(85891)
经济(85752)
管理(70708)
(64519)
(54441)
企业(54441)
方法(36751)
数学(30930)
数学方法(30471)
中国(25724)
(25472)
(25204)
业经(21617)
(21474)
(19190)
地方(17392)
农业(16796)
理论(16770)
(15749)
教育(15683)
财务(15670)
财务管理(15631)
(15437)
贸易(15430)
(14985)
(14918)
银行(14881)
企业财务(14811)
(14733)
(14639)
机构
大学(330355)
学院(325546)
管理(126923)
(124022)
经济(120966)
理学(108951)
研究(108534)
理学院(107676)
管理学(105749)
管理学院(105135)
中国(80686)
(71143)
科学(66730)
(61361)
(54109)
(49213)
(49151)
中心(48734)
研究所(48659)
财经(47916)
业大(46911)
(45998)
师范(45654)
北京(45645)
(43279)
(39855)
(39801)
农业(38027)
师范大学(36840)
经济学(36328)
基金
项目(217922)
科学(171000)
研究(164988)
基金(155521)
(133828)
国家(132629)
科学基金(113775)
社会(102098)
社会科(96443)
社会科学(96418)
(85816)
基金项目(82440)
教育(77023)
自然(72352)
(72146)
自然科(70566)
自然科学(70554)
自然科学基金(69245)
编号(69100)
资助(63122)
成果(58523)
重点(48722)
课题(48616)
(47942)
(46052)
(45445)
(43093)
项目编号(42940)
大学(42357)
创新(42169)
期刊
(143439)
经济(143439)
研究(103447)
中国(67577)
学报(50449)
教育(49055)
管理(47847)
(47815)
(46610)
科学(45811)
大学(39726)
学学(35881)
农业(31991)
(29078)
金融(29078)
技术(28246)
业经(24002)
财经(23642)
经济研究(21392)
(20099)
图书(19318)
问题(18668)
理论(16617)
科技(15933)
(15289)
(15204)
实践(15170)
(15170)
现代(14956)
技术经济(14761)
共检索到492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志敏  
目前,现代大学制度已作为一种明确的话语纳入国家政策文本,以制定大学章程为起点的大学组织内部转型改造也在着手进行。纵观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与探讨,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陷,使其难为目前大学制度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而全面的智力支持。而从伦理关系这一核心构念入手,阐释现代大学制度,并提出有关大学伦理关系呈现、解析与建构的理论解释框架,不失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与实践的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旭炎  
制度是大学科学有序运行的关键,大学制度伴随着大学产生而不断发展,现代大学需要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突破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束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摆脱"三个困境"纵观我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有两个因素对大学制度产生着影响:一是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永建  李冲  
"双一流"建设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远程控制、对于绩效合法性的过度追求以及院校层面隐性的行政集权则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挑战。利益相关者应理性认识和评估"双一流"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建立"双一流"政策实施的配套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觉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并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同时,在宏观层次上要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要完善大学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在"制度决定一切"的理论预设下,制度构建被视为现代大学建设的根本。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及制度规范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治与控制、自由与责任、行政与学术、集权与分权等内在矛盾冲突,时刻困扰着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进程。理解现代大学制度内在冲突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是消解制度内在冲突,走出"制度失灵"梦魇,寻求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现实路径的理性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志敏  
十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近期依循的几种研究取向到目前注重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完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陷以及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使转换现有的研究模式在逻辑上成为必要。尝试提出一种以"学术伦理"为核心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力图为这种探索提供一条出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智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形势,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迈进。文章着眼于推动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阐述了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回顾了我国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我国推动制度型开放面临的挑战,重点从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探索新兴领域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路径和举措,以此顺应乃至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助推我国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中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云  史仕新  谭安富  
内部控制是现代组织的重要特征,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促使公办高校将内控体系建设提上日程。在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解析大学治理、大学管理与高校内部控制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当前阶段将公办高校内控对象界定在经济活动层面的适合性,并从意识、业务边界与组织边界三个方面,观察了四川省7所公办高校内部控制构建现状,以整体主义方法论提出内部控制构建要遵从的共同内核——"大学章程为纲领、大学治理为基石、大学管理为承载",期望内部控制自成体系,内容上覆盖治理层、管理层和操作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绍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那么,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与方法去"完善"呢?笔者认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应从科学的顶层设计、充分的实践探索、深入的理论研究、有效的措施推进四个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兢  彭兰  
现代大学制度,是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用以规范大学内外关系的规则和运作机制;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动的主体有大学、政府、社会,客体是规则和运行机制,本文拟从大学、政府、社会的行动路径来思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一、大学:从分权而治到有序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的主责在于遵循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使命及特性,藉以《大学章程》的制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宝珠   陈煌   王金霞  
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生态补偿理论,休耕生态补偿制度的成效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空间瞄准率、补偿机制和监管体系。然而,目前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却存在微观经营主体的瞄准效率低、补偿方式不够灵活、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从如何提升空间瞄准率、实施有区别的补偿策略以及强化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大学的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治理主体手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元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刚  
无论回顾历史,还是环顾现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大学的具体治理机制各不相同,各国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关于美国高校就有"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的说法。大学制度并没有统一的、绝对一成不变的模式。一所高校有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取决于社会选择、市场选择及政府选择的角力。因为从制度的角度讲,适合的就是好的。但是,这并不否认中西大学作为同一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准则。在世界大学以及中国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大学制度的构建隐含着一些基本规则。而这些基本规则和一般规律,根源于大学的根本属性。任何一个组织,其制度建设的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