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3)
2023(10399)
2022(8167)
2021(7687)
2020(6419)
2019(14283)
2018(15006)
2017(26849)
2016(15922)
2015(18211)
2014(18597)
2013(16636)
2012(15070)
2011(13486)
2010(13885)
2009(13293)
2008(13641)
2007(12524)
2006(11392)
2005(10737)
作者
(41842)
(35201)
(34933)
(33745)
(22478)
(16699)
(16045)
(13505)
(13415)
(12773)
(12059)
(11939)
(11487)
(11247)
(11142)
(10761)
(10593)
(10441)
(10218)
(10122)
(9222)
(8580)
(8519)
(8318)
(8062)
(7915)
(7883)
(7877)
(7174)
(6951)
学科
(51676)
经济(51584)
管理(46392)
(38675)
(33256)
企业(33256)
中国(20279)
(18511)
(16840)
方法(16417)
(16210)
业经(15051)
(14010)
教育(13277)
数学(13021)
数学方法(12740)
理论(12007)
体制(11390)
(11070)
(10868)
银行(10851)
(10364)
(10116)
金融(10114)
农业(10091)
地方(9997)
教学(9714)
(9564)
财务(9524)
财务管理(9493)
机构
大学(216172)
学院(208112)
(78707)
经济(76675)
研究(72741)
管理(71258)
理学(59465)
理学院(58699)
管理学(57261)
管理学院(56868)
中国(54876)
(46782)
(43115)
科学(42607)
(36311)
(35253)
中心(32747)
(32630)
(32567)
师范(32340)
研究所(32113)
财经(31763)
北京(30001)
(28610)
业大(28463)
(27580)
(26655)
师范大学(25622)
农业(24998)
经济学(24327)
基金
项目(128989)
研究(100863)
科学(100847)
基金(89579)
(76446)
国家(75702)
科学基金(64664)
社会(62556)
社会科(58906)
社会科学(58894)
(51728)
教育(50434)
基金项目(46252)
(42964)
编号(42793)
成果(39560)
自然(38785)
自然科(37889)
自然科学(37879)
自然科学基金(37177)
资助(35709)
课题(32209)
重点(29663)
(29201)
(28804)
大学(27355)
(27242)
(27117)
(26836)
(26830)
期刊
(98419)
经济(98419)
研究(73242)
中国(58087)
教育(46397)
(36494)
学报(33402)
(32039)
管理(30607)
科学(28724)
大学(28000)
学学(23867)
(21372)
金融(21372)
农业(21129)
技术(18718)
财经(17221)
业经(15271)
(14981)
经济研究(14886)
图书(14856)
问题(12658)
职业(11187)
书馆(11143)
图书馆(11143)
(11117)
(10996)
(10144)
(9850)
论坛(9850)
共检索到34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相明  谢凌凌  
行政化是中国大学因缺失现代大学制度而呈现出的一种病象",去行政化"只是中国大学组织变革的行动思路或改革过程,本身不足以构成大学改革的行动方案。理性地看,这种"去行政化"的大学组织变革更应强调根本性的制度更新,当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和旨归,以防止掉进"为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的认识与实践误区。着眼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系统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大学组织管理两个层面展开,从组织职能、权力结构、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去管制化、趋学术化"重构,在努力建构大学自治、学术自主、行政服务之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矫治大学内外部的行政化体制弊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欲真正"去行政化",就必须改革用人制度。本文提出我国大学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采取"民选"基础上的职业校长制、聘用制度下的教育职员制和"双轨"型的教师聘任制三种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革  姜群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为认识这项改革开启了新的视野,而且为推进这项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更好地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更好地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和义  
近几年,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克服行政化倾向方面的讨论很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造成大学行政化色彩浓,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既需要政府改进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大学主动的自觉作为,整体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而推动大学在自主办学的过程中认真考虑并切实履行其对国家、民族及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徐梅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其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其永恒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精神品格表现为自由与独立。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现代大学本质,坚守学术本位价值、学术组织责任和学术逻辑导向,高扬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秋发  刘桂辉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改革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改变高校内部治理模式两个维度入手,结合我国国情,主张重构政府、高校和教师三者的职能和权限,提出了"政府放权、高校分权、教师享权"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成  蔡玲丽  赵春鱼  
本文基于服务行政的视角,概括了高校服务行政有限、法治、民主、有效等特征。提出构建高校"服务行政"模式,要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和绩效观,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健全"服务行政"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和决策及提高服务行政效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合文  
高校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行政化的宏观制度表现为一种干预主义,标志是政府和高校之间形成了"行政文化",以及高校实质性办学自主权受到干预。解除管制是在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对政府干预主义的一种回应,但不是解决行政化的正确选择。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制度选择是要建立一种管制治理模式,正确区分政府与高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契约管理、增强管制透明度和政策回应性等对政府干预行为进行限制,对市场力量进行引导,对高校行为进行约束。从干预主义到管制治理的改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稳步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洋  龚怡祖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的改革取向,并不能必然实现公众所期待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在现实中,校长既是沟通学术与行政的关键使者,也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筹资者,让这一角色远离学术决策中心并不妥当。在我国,导致这种简单化改革取向的根源在于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行政化。为此,在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去行政化改革中,应谋求建立一种大学、政府、市场多方选择力量较为平衡的选拔体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云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一项目标明确的教育改革项目。当前,学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显著增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是解决这些困难的重要工作。高校财务治理作为大学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在组织机构治理中起着衔接、支撑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可以认为,公办高校财务治理是从财务视角对我国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有益研究。本文在分析、界定公办高校财务治理涵义的基础上,描述了公办高校财务治理的现状,进而为构建公办高校财务治理展开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冯昭昭  
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它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与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的需要。调整行政权力关系,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转变行政工作性质,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团队;调整学术权力关系,重在落实教授治学,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三青  
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并非始于今日,可以说,它在近十年来一直被关注着。尤其是部分大学主要领导明确"副部长级"之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就变得更加热烈了。只不过以往的争论基本是在学者之间,属于"潜入水底"的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荣司平  
大学"行政化"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倾向。大学"去行政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含义。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弱化"行政",而是要加强、改进行政,实现科学行政,高效行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赵义华  黄海军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