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9909)
- 2022(8026)
- 2021(7415)
- 2020(6119)
- 2019(13630)
- 2018(13588)
- 2017(23986)
- 2016(13502)
- 2015(15427)
- 2014(15468)
- 2013(14315)
- 2012(12983)
- 2011(11720)
- 2010(12033)
- 2009(11142)
- 2008(11071)
- 2007(10494)
- 2006(9275)
- 2005(8202)
- 学科
- 管理(48418)
- 业(43252)
- 济(42087)
- 经济(42010)
- 企(38253)
- 企业(38253)
- 中国(17084)
- 技术(16578)
- 财(14362)
- 制(14360)
- 农(13905)
- 方法(13793)
- 业经(13648)
- 技术管理(12035)
- 教育(11942)
- 理论(11791)
- 数学(10663)
- 数学方法(10502)
- 体(9919)
- 地方(9431)
- 教学(9150)
- 银(9096)
- 银行(9081)
- 农业(9048)
- 划(8770)
- 行(8715)
- 务(8494)
- 财务(8460)
- 财务管理(8440)
- 融(8327)
- 机构
- 大学(181786)
- 学院(180365)
- 济(68374)
- 管理(67774)
- 经济(66649)
- 研究(59154)
- 理学(57295)
- 理学院(56623)
- 管理学(55647)
- 管理学院(55274)
- 中国(43408)
- 京(38533)
- 财(35686)
- 科学(33421)
- 江(30628)
- 所(27774)
- 中心(27144)
- 财经(26704)
- 范(26408)
- 师范(26186)
- 农(24847)
- 研究所(24564)
- 北京(24468)
- 经(24105)
- 州(23779)
- 业大(23582)
- 院(22419)
- 技术(22391)
- 师范大学(20580)
- 经济学(20490)
- 基金
- 项目(117496)
- 研究(94447)
- 科学(93704)
- 基金(81040)
- 家(68664)
- 国家(67958)
- 科学基金(59452)
- 社会(58987)
- 社会科(55651)
- 社会科学(55640)
- 省(49616)
- 教育(47365)
- 基金项目(42841)
- 划(40756)
- 编号(39376)
- 自然(35452)
- 自然科(34647)
- 自然科学(34640)
- 自然科学基金(34055)
- 成果(33973)
- 创(30887)
- 资助(30732)
- 课题(30415)
- 制(28440)
- 创新(27756)
- 重点(27242)
- 部(26153)
- 年(25298)
- 发(25274)
- 大学(24537)
共检索到29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两个直逼症结核心的议题,关乎学术创新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倾向:好像谈论制度建设就只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而涉及人才培养就只是教学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德宽
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尤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尽管承担的任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所差别。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科研水平和成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进行过多种尝试,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普遍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家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并明确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站在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以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改玲 蔡琼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建立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科群 研究生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浙江大学以创建"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秉承求是精神,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浙江大学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由多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教育教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重建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国栋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定位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12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新时期提升高校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给出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澜 刘军仪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高等院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本文在分析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治理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大学制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若干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三点具体政策建议:制定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起草大学章程,及完善大学管理决策与交流沟通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平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南京地区三所交通类高职院借鉴我国古代游学教育思想联合培养面向"大交通"物流人才为例,提出合作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三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游学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齐 武明伟 杨明
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下,现代工程实训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应运而生。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深入思考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功能定位、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贴近产业实际的现代工程实训平台,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工程实训 平台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小平 刘博涵 赵璞 李延武
学术软环境建设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界定了学术软环境的概念范畴,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机制、文化、精神三个层面,归纳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途径与特点。结合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分析了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学术软环境 创新人才 学术志趣 导学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荣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要求高校教育为之培养它所需的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高校教育技术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改革。具体措施是 :( 1)更新传统教育技术手段 ,创新现代教育技术 ;( 2 )实现电化教育 (国际上称教育技术 )的四个转变 ,即观念转变、教育功能转变、教育知识结构的转变和教育组织结构的转变 ;( 3)开创教育技术新模式 ,为高校教育技术扩大生存空间 ;( 4 )发动和依靠教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
教育技术 高校 创新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