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4)
2023(10645)
2022(8660)
2021(8048)
2020(6794)
2019(14947)
2018(14816)
2017(27252)
2016(14704)
2015(16673)
2014(15996)
2013(15060)
2012(13640)
2011(12324)
2010(12709)
2009(11999)
2008(11986)
2007(11244)
2006(10002)
2005(8946)
作者
(38415)
(32356)
(31978)
(30298)
(20513)
(15184)
(14499)
(12186)
(12168)
(11739)
(10969)
(10720)
(10477)
(10267)
(9973)
(9857)
(9398)
(9310)
(9231)
(9180)
(8141)
(7733)
(7641)
(7509)
(7342)
(7212)
(7174)
(7157)
(6403)
(6286)
学科
管理(51475)
(50773)
经济(50689)
(45968)
(41017)
企业(41017)
中国(18477)
技术(16488)
(16356)
方法(16349)
(15738)
业经(15007)
(14878)
数学(12669)
数学方法(12460)
技术管理(12152)
理论(11330)
地方(11124)
(10874)
教育(10833)
(10357)
银行(10344)
(9931)
(9671)
农业(9652)
(9645)
金融(9643)
财务(9630)
财务管理(9607)
(9522)
机构
大学(197659)
学院(194276)
(77640)
经济(75875)
管理(73913)
研究(65570)
理学(62423)
理学院(61689)
管理学(60593)
管理学院(60178)
中国(49699)
(42201)
(40461)
科学(36351)
(32354)
(30840)
财经(30158)
中心(29902)
(27540)
师范(27322)
(27259)
研究所(27167)
北京(26938)
(25654)
(25169)
(24728)
业大(24432)
经济学(23594)
财经大学(22187)
师范大学(21821)
基金
项目(125757)
科学(100974)
研究(99255)
基金(89353)
(76019)
国家(75302)
科学基金(65989)
社会(64008)
社会科(60492)
社会科学(60479)
(50954)
教育(47844)
基金项目(46776)
(42151)
编号(40273)
自然(39495)
自然科(38614)
自然科学(38606)
自然科学基金(37938)
成果(34869)
资助(34155)
(32284)
课题(30367)
(29967)
创新(29101)
重点(28863)
(27941)
(27011)
国家社会(26117)
大学(26112)
期刊
(94437)
经济(94437)
研究(66615)
中国(53691)
教育(38183)
管理(33584)
(33558)
学报(26397)
科学(25399)
(24989)
大学(22748)
技术(19852)
学学(19526)
(19345)
金融(19345)
农业(16601)
财经(15743)
业经(15392)
经济研究(14689)
(13688)
图书(12270)
科技(11770)
问题(11262)
职业(10654)
(10386)
论坛(10386)
技术经济(9885)
(9410)
书馆(9379)
图书馆(9379)
共检索到320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研讨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厘定现代大学制度整体设计和机制创新的主要依据,既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应为”,也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可为”之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契机。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应借助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学校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峰  
民办高校规模迅速扩张,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筹资渠道多样、生源争夺激烈以及教育质量提高和办学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入问责制是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形成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应有之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郝广龙  冯春杏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应牢固树立"学生学习中心"的教育理念。但是,面对现实,当今学科建设仅仅单一从学科建设本身出发,弱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教学的疏离,学科建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弱化。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理应莫忘初心,坚守"学生学习中心"理念:确立"学生学习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师"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能力,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凸显"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评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对19世纪德国大学和20世纪美国大学的兴起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是指在国家危机中催生的、一种比既往模式更能有效运作的知识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因此是大学组织在制度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健  焦志勇  
中国的高等学校已开始踏上建设"两个一流"的新征程。大学制度建设是"双创一流"的关键所在。依法制章与依章治校是"双创一流"的制度保障。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在论述大学有关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科技孵化、先进文化创造、辐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尤其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制度创新、科研手段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 ,创新是世界大学发展的动力。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应以创新为核心 ,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以研究为抓手 ,多种职能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玲玲  蔡三发  
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章程结合高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等,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制度权威的真正确立不仅在于其完善程度,而且需要敬畏之心。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尚桂  盛振文  
学生管理机制创新应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章程的不断完善,对学生管理运行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充分发挥绩效评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引领、过失惩戒和榜样激励作用。学生管理机制是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思想、学术、人格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成长的核心工作机制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国际化办学,用"互联网+"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从这些理念出发,学校着力开展了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