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3)
- 2023(7294)
- 2022(5736)
- 2021(5450)
- 2020(4349)
- 2019(9587)
- 2018(9723)
- 2017(17087)
- 2016(10027)
- 2015(11672)
- 2014(11757)
- 2013(10664)
- 2012(9703)
- 2011(8789)
- 2010(9036)
- 2009(8479)
- 2008(8480)
- 2007(7661)
- 2006(6777)
- 2005(6442)
- 学科
- 管理(32367)
- 济(30251)
- 经济(30171)
- 业(26458)
- 企(22919)
- 企业(22919)
- 制(12238)
- 中国(11929)
- 财(11706)
- 方法(10185)
- 农(9846)
- 业经(9369)
- 教育(9288)
- 理论(8735)
- 体(8657)
- 数学(7986)
- 数学方法(7837)
- 体制(7274)
- 务(6956)
- 教学(6937)
- 财务(6935)
- 财务管理(6916)
- 银(6642)
- 银行(6635)
- 企业财务(6563)
- 学(6558)
- 农业(6342)
- 行(6337)
- 融(6191)
- 金融(6189)
- 机构
- 大学(137284)
- 学院(132640)
- 济(49648)
- 经济(48311)
- 管理(46400)
- 研究(44931)
- 理学(39036)
- 理学院(38493)
- 管理学(37717)
- 管理学院(37439)
- 中国(33367)
- 京(29304)
- 财(27934)
- 科学(25174)
- 江(22610)
- 所(21299)
- 财经(20769)
- 范(20707)
- 师范(20526)
- 中心(20398)
- 北京(18807)
- 研究所(18753)
- 经(18715)
- 农(18180)
- 州(17391)
- 院(16880)
- 业大(16850)
- 师范大学(16591)
- 教育(16522)
- 经济学(15354)
- 基金
- 项目(84451)
- 研究(68004)
- 科学(66735)
- 基金(58949)
- 家(49723)
- 国家(49234)
- 社会(42620)
- 科学基金(42563)
- 社会科(40151)
- 社会科学(40143)
- 教育(34879)
- 省(33754)
- 基金项目(30295)
- 编号(28832)
- 划(28374)
- 成果(26239)
- 自然(24752)
- 自然科(24139)
- 自然科学(24134)
- 自然科学基金(23701)
- 资助(22978)
- 制(22129)
- 课题(22099)
- 重点(19624)
- 部(19513)
- 大学(18845)
- 年(18685)
- 创(18371)
- 性(18204)
- 项目编号(17812)
共检索到219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廷奇
现代大学制度既是大学制度改革的实践方略,又是大学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在我国大学转型时期,大学制度变革不仅要强调制度理念的选择,更要注重制度实践的有效性。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确立以学术为本的价值取向,克服消极的路径依赖,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理念 实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关键词:
大学理念 现代大学 制度 变革 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雅声 马德山
新时期,民族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必须完成和实现自身的第二次跨越,即"现代化"——向现代新型民族大学的转变。要树立办现代化大学的理念,强化竞争意识;要树立办新型民族大学的理念,强化特色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质量意识;要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改革"的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要树立办学的国际化理念,强化开放意识。要坚持方向性、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民主化、系统化和创新性的大学制度建设原则。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现代大学制度 理念 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静
大学是社会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组织,其组织主体、组织活动、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正是大学组织文化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大学制度的文化取向。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应关注大学组织文化特性,以现代大学理念引导大学制度的构建;重视教育立法,转换政府职能,实行政校分开,切实保障大学法人地位;树立大学自主办学意识,建立大学良性运行机制,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调整大学内部组织结构, 协调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突出学术权力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大学 文化组织 组织文化 大学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学术自由的实现既包括“外在自由”的实现又包括“内心自由”的实现 ,故学术自由的实现有内外两种尺度 :外在的尺度主要体现为保障学术自由的政策法规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完善 ,内在的尺度则表现为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认同。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密切相关。我国建构现代大学制度 ,既要完善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 ,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东红
系统论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学是人类参与组建和科学管理的生态系统。生态大学是将开放、竞争、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和谐与竞争的统一,体现和谐的管理体制,突出竞争的运行机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研究生态大学,有利于探讨和阐明生态大学的系统结构、功能和层次,从而引导现代大学的发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关键词:
系统论 生态大学 现代大学制度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雄军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主体是高校自身而不是政府。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既是由政府自身的有限理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在现代大学制度建构中应把握好政府权力不能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和行为施加限制这一基本原则。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 政府 权力边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铭钟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应当提升文化自觉,努力构建以和谐理念为内涵的大学制度文化,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识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当前,和谐正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而和谐的基础,则是高等教育内部架构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就一所大学来说,能体现其底蕴的,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物质形态,还在于它的内在精神形态。因而,一所大学的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光雄
文章历史地考察了图书馆读者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现代图书馆读者是一个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图书馆读者确立自己在图书馆主人的地位和权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只有进入了民主社会制度,图书馆读者权利才能得到确立和保障,而保障读者权利,是现代图书馆对维护民主社会价值的贡献。我国图书馆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变革,以符合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彰显读者地位,保障读者权利,承担图书馆在变革时期的社会职责。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 读者权利 图书馆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大学的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治理主体手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元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大学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 决策权结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刘洪仁 许盈 刘永峰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契合高校自身发展实际、体现高校文化传统、彰显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统一体。立足于山东农业大学办学实际,分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问题导向的理念、循序渐进的理念、继承创新的理念;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作用、党务校务公开、管理体制等方面阐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汪庆华
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主题话语",处于不断建构、改造、变革与完善的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普遍进入了"国家主义"时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建构具有更加深厚的国家主义体制文化传统。考察中国大学制度形成的逻辑路向,体现为"适应论"的制度实践逻辑、"同生互构"的制度结构特征以及"国家需要"的制度功能导向,对此,应从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的视角给予认识、尊重、变革和现实关怀。有理由认为: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仍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现实途径,但是,要对"国家主义"予以重新认识和解读。目前,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转型期已经到来。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大学制度 实践逻辑 建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长吾 李莉 钱强
绿色管理理念视角下的新时期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以管理控制论为理念基础,强调"无污染"管理本质要求,履行"以人为本"服务宗旨,促使管理者以"主动意识"完成制度建设。它能够对大学领导决策制度、基层信息反馈制度、人事制度、教学制度、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实践思路,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探索性的一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实践,通过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在完善大学领导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大学组织结构、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保障民主管理、扩大社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成效,积累了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政策支持、指导有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搭建机构、统筹规划、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尊重规律、体现特色等经验。面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做好以章程为载体的制度建设,彰显学术调整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