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5)
- 2023(15130)
- 2022(12619)
- 2021(11727)
- 2020(9961)
- 2019(22399)
- 2018(22371)
- 2017(43356)
- 2016(23388)
- 2015(26349)
- 2014(26029)
- 2013(25922)
- 2012(23508)
- 2011(21026)
- 2010(21095)
- 2009(19962)
- 2008(19804)
- 2007(17732)
- 2006(15786)
- 2005(13917)
- 学科
- 济(98960)
- 经济(98837)
- 业(98140)
- 企(80536)
- 企业(80536)
- 管理(77971)
- 农(47560)
- 方法(43265)
- 数学(33807)
- 数学方法(33483)
- 业经(32706)
- 农业(31722)
- 财(29123)
- 中国(24193)
- 务(21528)
- 财务(21468)
- 财务管理(21443)
- 学(20892)
- 企业财务(20306)
- 技术(19643)
- 制(19356)
- 理论(18944)
- 和(17987)
- 地方(17606)
- 策(16828)
- 贸(16596)
- 贸易(16588)
- 划(16130)
- 易(16097)
- 体(15058)
- 机构
- 学院(341163)
- 大学(336391)
- 管理(141859)
- 济(138159)
- 经济(135383)
- 理学(122838)
- 理学院(121625)
- 管理学(119931)
- 管理学院(119318)
- 研究(106842)
- 中国(81953)
- 京(70889)
- 农(66867)
- 科学(65817)
- 财(61519)
- 业大(54459)
- 所(52759)
- 农业(51239)
- 江(51012)
- 财经(49641)
- 中心(49114)
- 研究所(47863)
- 经(45104)
- 北京(43966)
- 范(43231)
- 师范(42892)
- 州(40733)
- 经济学(39946)
- 经济管理(38713)
- 院(37905)
- 基金
- 项目(229081)
- 科学(181589)
- 研究(171911)
- 基金(166552)
- 家(143140)
- 国家(141746)
- 科学基金(123601)
- 社会(109404)
- 社会科(103208)
- 社会科学(103178)
- 省(91091)
- 基金项目(89052)
- 自然(79252)
- 自然科(77378)
- 自然科学(77362)
- 教育(77094)
- 自然科学基金(76018)
- 划(74319)
- 编号(72252)
- 资助(66597)
- 成果(57249)
- 部(50411)
- 重点(49996)
- 创(49685)
- 发(49379)
- 课题(47521)
- 创新(45629)
- 业(45110)
- 国家社会(44296)
- 项目编号(43452)
- 期刊
- 济(160135)
- 经济(160135)
- 研究(97467)
- 农(67383)
- 中国(62100)
- 管理(52392)
- 学报(51200)
- 科学(48815)
- 财(48632)
- 农业(45830)
- 大学(39669)
- 学学(37558)
- 教育(35100)
- 业经(32579)
- 技术(30390)
- 融(28829)
- 金融(28829)
- 财经(24131)
- 业(23373)
- 经济研究(22851)
- 问题(21330)
- 经(20574)
- 技术经济(18625)
- 版(17157)
- 现代(16797)
- 图书(16669)
- 科技(16507)
- 理论(16037)
- 商业(15991)
- 世界(15205)
共检索到49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镕基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生态、文化、能源与旅游等多种功能,并相应表现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能源与旅游价值,农业功能的拓展与强化是农业内在价值提升的必然结果。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有哲学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等价值学的理论支撑,加强对它的研究可以彰显农业的重要地位、为农业摆脱弱质低效开辟现实途径。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要把农业生产主体的逐利行为与农业不同功能的成长规律相结合。政府对处于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现代多功能农业应加以培育与扶持。
关键词:
现代 多功能农业 价值学 功能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乌东峰 张世兵 曾栋梁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但实际上都在探索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明确多功能农业的概念、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和区别,建立能反映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使整个现代多功能农业成为一个可以度量的对象,能有效地提升全社会对农业内涵的认识,以及更进一步地为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实施农业政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AHP 多功能农业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深刻理解农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坚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农业的经济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性 现代农业 自然性 社会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岭
评述了农业多功能概念及东北多功能定位。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理论、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实证分析东北农业多功能性,得出东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8863.48亿元,其价值大于当地的经济总值,说明当地的农业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东北农业在我国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应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并用以促进东北地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东北 多功能农业 功能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卫华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即经济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陕西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取得初步成效,表现在经济生产功能突出、社会保障功能明显、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初步显现。但也存在经济要素投入不足、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从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强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加大陕西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多功能性 开发 陕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磊 党明
[目的]构建西安市现代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多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并从功能层面对西安市农业空间分布进行探讨和分区,对于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基于农业的多维功能构建评价体系,文章选择熵值法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休闲4个维度量化评估。[结果](1) 2011—2020年西安市农业经济、社会、休闲功能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 2016年具有明显的拐点意义,变化原因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的减少和农药施用负荷增加等原因。(3) 2020年西安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的优势区域主要集中于高陵区及其周围的阎良区、临潼区和灞桥区;农业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明显的边缘向城市中心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优势区主要集中在阎良区和临潼区以及远郊的周至县;农业生态功能整体表现为由边缘区域向中心城区逐渐减弱的趋势,蓝田县的农业生态功能最高;农业休闲功能方面表现为沿中心城向外援区域逐渐减弱的趋势。[结论]西安市农业主导功能分区共分为7个二级功能区,包括高陵“西安菜园子”粮菜主产区、阎良临潼农业就业生活保障区、蓝田秦岭北麓生态涵养区、周至秦岭北麓和渭河农业涵养区以及灞桥白鹿原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区、鄠邑区沿渭河农业生态观光区、长安山地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赖焕明 吴大放 杨木壮 刘毅华 卢奕帆 吴钊骏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广东省农业多功能及其各功能的发展状况,划分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辨析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先慢后快,向非生产性主导的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空间格局呈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农业各类功能指数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呈现以粤东、粤西为中心集聚,并向粤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地区低值集聚的特点;社会服务功能在区域内中等水平均衡分布;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粤北环海”的北部生态屏障与“圈层递增”的总体格局;休闲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点。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主要向生态型、休闲型复合功能空间转型,形成生产—生态服务型、生产—社会服务型、生产—休闲服务型、社会—休闲服务型、社会—生态服务型5种类型的农业复合功能空间新格局。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持续融合、复合功能空间类型多元化发展,但区域间农业功能模式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统筹规划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开发与保护并举,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功能空间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广东省农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环洞庭湖区和湘中南区部分区域生产供给功能较强,以长株潭区为中心向外社会保障功能逐渐降低,环洞庭湖部分区域以及湘西山区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长株潭以及湖南省中部地区休闲旅游功能较强。[结论]该文还根据农业主导功能分区方法,划分了4个农业主导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位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东峰 张世兵 滕湘君
现代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有机农业、能源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都市农业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组成,并用灰色理论得到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评价模型,并用模型对案例试图进行定量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新
人类和农业相伴而生;从农业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农业文明的发展史。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农业的功能也发生了拓展与深化。经济上,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经历和见证了这一过程;就"三农"而言,内容复杂而多样,深刻而尖锐,持续不断而变化多端,不断考验和挑战着人类的智慧。当前,在我国农业的功能深化仍在继续,结合"三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当前的困境,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进行相应分析和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功能 多功能农业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岭
产业融合使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本文根据现有产业融合理论,对农业产业融合涵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农业产业融合类型做了分类,在多功能农业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对多功能农业的影响和相关效应。
关键词:
发展 产业融合 农业多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业 功能 关系 制度构建 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若琪 蔡运龙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国际竞争日益剧烈。除了粮食生产型态上有所转变,农村空间角色也应朝向多样化,甚至是可持续发展。在大量理解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多功能农业制度,检视我国农业目前发展情形。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仍处于中、低度多功能农业制度的发展,代表我国对于未来农业政策的发展,仍需继续改革,以期达到高度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关键词:
农村空间 多功能农业制度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