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7)
2023(6171)
2022(4929)
2021(4653)
2020(3843)
2019(8960)
2018(8933)
2017(17223)
2016(9282)
2015(10555)
2014(10449)
2013(9983)
2012(8693)
2011(7867)
2010(8238)
2009(7397)
2008(7391)
2007(6581)
2006(5668)
2005(4926)
作者
(26713)
(22143)
(22087)
(21215)
(14253)
(10648)
(9940)
(8580)
(8477)
(7748)
(7742)
(7617)
(7133)
(7089)
(6950)
(6746)
(6616)
(6433)
(6349)
(6317)
(5465)
(5450)
(5435)
(5207)
(4959)
(4936)
(4873)
(4649)
(4373)
(4345)
学科
(41968)
经济(41933)
管理(22878)
(20603)
方法(20250)
数学(18555)
数学方法(18047)
(16286)
企业(16286)
中国(13526)
地方(9926)
(9637)
(8822)
业经(7983)
理论(7651)
城市(6941)
农业(6507)
(6203)
环境(6166)
(5559)
(5480)
(5335)
(5121)
贸易(5117)
城市经济(5041)
(4915)
(4839)
技术(4811)
教学(4665)
(4386)
机构
学院(130662)
大学(129517)
管理(50110)
(49239)
经济(47871)
研究(43911)
理学(43657)
理学院(43045)
管理学(41796)
管理学院(41574)
中国(31923)
科学(29431)
(28268)
(21559)
(21009)
中心(20001)
研究所(19927)
(19319)
(19314)
业大(19279)
师范(19157)
(19051)
北京(17534)
财经(17173)
(16890)
师范大学(15750)
(15651)
(15638)
农业(14949)
经济学(14895)
基金
项目(93280)
科学(74969)
基金(68698)
研究(64394)
(60883)
国家(60496)
科学基金(52961)
社会(41289)
社会科(39317)
社会科学(39306)
基金项目(36828)
(36573)
自然(36219)
自然科(35485)
自然科学(35481)
自然科学基金(34774)
(31602)
教育(30443)
资助(28009)
编号(25532)
重点(21546)
(19944)
(19509)
成果(19138)
(18948)
课题(18401)
科研(17839)
创新(17836)
计划(17656)
国家社会(17157)
期刊
(51588)
经济(51588)
研究(37711)
中国(23659)
科学(19860)
学报(18980)
管理(17999)
(16379)
教育(14845)
大学(14609)
(14403)
学学(13856)
技术(13213)
农业(11434)
统计(8886)
业经(8518)
经济研究(8451)
(8247)
问题(8117)
资源(7984)
城市(7828)
财经(7759)
(7735)
金融(7735)
(7429)
决策(7412)
现代(6842)
(6679)
(6661)
技术经济(6518)
共检索到18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群元  喻定权  
和谐的城市空间模式,会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使城市各项功能高效运转。人类对城市空间和谐模式的追求变化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变化。但由于城市规模大小、经济水平、人文习俗、社会制度与自然环境基础等的不同,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于每个城市的空间和谐模式。基于此,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探讨了城市空间和谐模式应该具有的特征,以期为各城市在构建和谐空间结构与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刁琳琳  
选取山东省双核心城市——传统单中心城市济南和组团城市青岛,对其城市空间重构模式和特征作对比研究。借助ArcGIS9.0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功能,对研究时期内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用地扩展、人口和生产力空间分布变动等各种空间特征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构建用地与人口异速增长模型、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和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生产力分布模型。研究表明:①济南和青岛正在经历完全相异的空间演进过程,即济南由单中心向东西组团式分散扩展、青岛组团式发展空间被不断填充连片而趋向紧凑;②两个城市用地扩张、人口分布以及投资、就业分布边缘化的趋向表明,单中心城市扩张的集约度更高,但未来用地供给也易受到城市形态制约,可持续度较低,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戴铁军  
扼要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我国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时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及其中国特色,并从党的领导、理念先行、统筹兼顾、规划部署、问题导向、长效机制、大家动手、国际合作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的做法和经验,最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若干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戴铁军  
扼要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我国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时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及其中国特色,并从党的领导、理念先行、统筹兼顾、规划部署、问题导向、长效机制、大家动手、国际合作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的做法和经验,最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若干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敏勤  
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学习知识,让每一知识都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在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段或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及时回归到知识的上位系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志刚  
劳动关系是雇佣双方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中兼具冲突性和合作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内在冲突和合作动因的探讨,分析其心理契约内核,认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社会交换关系的外在和内在平衡,并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指出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有关城市扩展度量指标和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城市扩展规模、强度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区各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相对集中于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方向,并分别构成城市扩展的南北轴向和东西轴向,不同时期各轴向城市用地扩展性质和强度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各时期城市扩展表现为以城镇用地为主(1987~1990)到城镇用地与工业开发区并存(1990~1995)以及以工业开发区扩展为主(1995~2000)的形式;②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较简单的以中心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主的“单核扩展”为主的模式,逐渐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刘玉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历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重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城市人口郊区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重构存在明显差别,城市人口空间重构过程的相似性特征减弱而差异性特征增强。对中国城市工业和商业空间重构的分析表明,郊区化和离心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因子与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社会区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区构成则经历了由单一到混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而90年代末的模式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异质性特征突出,而且带有多中心结构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进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研究提出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五个维度,作为文化的心理软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和谐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的建设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丰富和谐城市的文化内涵,在深刻了解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做好和谐城市的建设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梁梦鸽  焦华富  
跨江发展是滨江城市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跨江发展中产业如何选择和布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特征,并分析了城市跨江发展产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跨江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采取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园区发展模式、金融及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发展模式和高端外资驱动模式;②空间布局呈现多中心集群式空间布局模式、"一轴三带"总体布局形态和呈圈层状向外拓展格局;③城市规划、政策机制、全球化等因素对上海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滨江城市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丽丽  
产业活动作为城市边缘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不仅是定义边缘城市的关键,也是边缘城市空间演变的核心动力机制之一。本文以成都市边缘区为分析对象,依据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理论,对其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模式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后认为,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动力来源于工业经济的提升发展,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化拓展,并呈现出粗放型的空间扩张特征,形成了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小华  
我国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浪潮,不仅是一个规模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重构与社会分化的过程,并带来城市居住空间上的“阶层化”。这种社会阶层在生活空间上的疏离与隔膜对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解决的途径可选择:适度的多样化混居;改造和提升弱区位的公共服务;充分考虑到外来工的生活居住问题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浩斌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来源于"刺激-回应"的历史实践。具体而言,基于中国传统的价值理性的自觉乡土想象与基于西方工具理性的自为物化幻影之间的矛盾关联和价值张力,构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一基本问题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多重模式化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光  袁海军  肖萍萍  
现代产业学院是国家推行的一项产教融合计划,具有协同多主体办学、分流人才培养与供给、回归教育人本价值等功能性特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实现了产教融合的组织创新,形成了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建设,普通本科高校、民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竞相举办的格局。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任务,是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实行“专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双学院制”全覆盖,并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引领学校的综合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