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9)
2023(13011)
2022(11080)
2021(10550)
2020(8704)
2019(20493)
2018(20521)
2017(39107)
2016(21636)
2015(24996)
2014(25203)
2013(24585)
2012(22494)
2011(20055)
2010(19999)
2009(17996)
2008(17767)
2007(15371)
2006(13777)
2005(11489)
作者
(62206)
(51501)
(51179)
(48879)
(33207)
(24678)
(23304)
(20069)
(19921)
(18586)
(17967)
(17423)
(16484)
(16041)
(15956)
(15722)
(15373)
(15105)
(14962)
(14577)
(12843)
(12687)
(12457)
(11960)
(11510)
(11506)
(11499)
(11421)
(10342)
(10281)
学科
(84167)
经济(84070)
管理(60478)
(53841)
(44206)
企业(44206)
方法(36588)
数学(31208)
数学方法(30781)
中国(26361)
(24492)
地方(22319)
业经(19943)
(19940)
(19171)
农业(16371)
理论(15458)
(14640)
环境(14378)
(13676)
(13287)
贸易(13278)
(12745)
技术(12393)
教育(12363)
(11931)
财务(11840)
财务管理(11819)
(11789)
企业财务(10865)
机构
大学(301181)
学院(300528)
管理(118628)
(109722)
经济(106869)
理学(102552)
理学院(101242)
研究(101213)
管理学(99330)
管理学院(98783)
中国(73035)
(66235)
科学(66180)
(50539)
(49291)
(48863)
研究所(46434)
业大(46389)
中心(45712)
(44501)
(43686)
师范(43324)
北京(41832)
财经(39660)
农业(38335)
(37635)
(36664)
(35915)
师范大学(35220)
技术(33507)
基金
项目(210049)
科学(163950)
研究(154344)
基金(149290)
(129844)
国家(128723)
科学基金(110361)
社会(93956)
社会科(88693)
社会科学(88662)
(83320)
基金项目(80857)
自然(72918)
自然科(71129)
自然科学(71110)
教育(71089)
(70460)
自然科学基金(69755)
编号(64412)
资助(60475)
成果(52169)
重点(46960)
课题(45104)
(45074)
(44997)
(43009)
创新(40078)
科研(39746)
大学(38655)
项目编号(38588)
期刊
(123087)
经济(123087)
研究(88163)
中国(58385)
学报(48354)
科学(45093)
(44318)
管理(41515)
教育(39268)
大学(36290)
(35878)
学学(33489)
农业(31442)
技术(29157)
(20965)
金融(20965)
业经(20930)
图书(20103)
经济研究(18077)
财经(17803)
问题(17281)
资源(15832)
(15653)
(15059)
科技(15009)
(14757)
理论(14412)
现代(14390)
(14030)
书馆(13684)
共检索到43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占英华,易虹  
本文在界定物流及物流中心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建设城市物流中心的必然性。并以深圳市平湖物流基地为例 ,通过对其发展条件分析 ,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建设构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静  
1引言城市规划环境下要对城市布局、各项工程建设进行综合部署。而物流中心一般具有较完善的物流环节,是集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于一体的物流据点。狭义的物流中心是指物流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广义的物流中心是指其空间上的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毅飞  
利用改进的SLP技术对物流中心进行设施规划与布局,并通过举例对改进SLP方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例证说明,改进SLP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能对很大范围的企业布置设施产生影响,对研究物流中心布局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娟  冯淑贞  
针对我国物流中心规划中市场调研普遍缺失、建设投资盲目的状况,创造性地对物流中心市场调研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物流中心规划及市场调研现状的分析、物流中心市场调研理论的系统描述、物流中心市场需求和供给调研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物流中心市场调研的方法、内容与指标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静泉  
系统介绍了烟草行业集散中心建设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集散中心网络规划设计的主要模式,详细阐述了集散中心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最后结合烟草行业实际物流运营情况,对集散中心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祥荣  王桤伦  
“钱塘江时代”的来临 ,标志着杭州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江干作为新的城市中心区 ,在分析有利条件和现实难点的基础上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杭州“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丹  崔翀  
通过规划编制技术、规划控制与管理路径等创新,探索低碳发展目标下街区地块高效协调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方法,在弹性指引和刚性控制相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从街区、子单元两个层面进行规划控制,将子系统规划要素分解落实于法定图则的子单元,并形成子单元低碳规划控制图表,直接用于规划管理和指导规划实施,以期为低碳规划实施作出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权亚玲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人类活动引发碳排放的重要方面,如何在国家及城市制定的减碳目标与行动纲领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模式与策略进行反思及调整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一个成功实现减碳目标的城市开发项目——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湖城为例,详细解析其基于低碳目标的规划与建设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松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的物流热潮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对各地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尊玉  冯现学  李飞  尚鸣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70%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农村现代化的速度始终决定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整体速度,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农村的现代化。如何持续的改善和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黎红  
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产业竞争、供应链管理等角度分析,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中心的选址决策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在区位选址及区内选址两个层面上对仓储中心的选址规划决策进行研究,选出综合评分最高的候选地点,构建以普通托盘机械立体库形式并参与VMI管理为方向规划仓储中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金辉   周晴   李玉民  
为探析目前国内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现状,把握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分析方法,运用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工具,从布局方法、布局模型、模型求解和仿真优化等方面对近5年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了现有研究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总结了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进展与不足,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双  梁毅  吕林  
详细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贵州民族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阐述了新教育环境下实训中心的特色教学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省内示范性实训中心,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双一流"任务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永红  刘秋玲  
我国普遍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脱节,已严重影响到规划先导统筹与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促进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结合提出迫切要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规划领域的制度创新,在推动"目标规划"向"行动规划"的转变,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的刚性和先导性、促进规划的滚动编制与适时调校和指导规划管理运作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深圳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出建立年度实施计划制度,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推动一系列的配套体制与制度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赟赟  马文军  
旨在建立"四个中心"的上海,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不仅要以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发展,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目标。本文在对现有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分析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同时也为上海均衡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