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3)
2023(4354)
2022(3249)
2021(2773)
2020(2292)
2019(5066)
2018(5046)
2017(8939)
2016(4877)
2015(5701)
2014(5823)
2013(5686)
2012(5311)
2011(4752)
2010(4931)
2009(4383)
2008(4382)
2007(4015)
2006(3600)
2005(3235)
作者
(16624)
(13743)
(13600)
(13114)
(8982)
(6629)
(6281)
(5442)
(5302)
(4854)
(4774)
(4702)
(4519)
(4443)
(4374)
(4260)
(4219)
(4104)
(4018)
(4007)
(3504)
(3444)
(3407)
(3201)
(3033)
(3017)
(3002)
(2993)
(2796)
(2787)
学科
(25721)
经济(25699)
管理(16673)
(16476)
(12997)
企业(12997)
技术(10970)
方法(10479)
中国(10220)
数学(9046)
数学方法(8832)
地方(6749)
(6005)
城市(5967)
技术管理(5859)
(5564)
业经(4720)
农业(4431)
理论(4307)
环境(4306)
城市经济(4260)
(3888)
(3302)
(3164)
(3009)
产业(2862)
(2731)
地方经济(2637)
(2620)
贸易(2619)
机构
大学(78455)
学院(78265)
(31013)
经济(30083)
研究(29836)
管理(29386)
理学(25098)
理学院(24726)
管理学(24054)
管理学院(23893)
中国(20429)
科学(20238)
(18451)
(15405)
研究所(14188)
中心(12840)
(12820)
业大(12522)
(12098)
北京(11676)
(11558)
师范(11476)
(11441)
(11398)
技术(10492)
农业(10178)
(9598)
师范大学(9505)
财经(9493)
经济学(9460)
基金
项目(55551)
科学(44670)
基金(40563)
研究(37801)
(36535)
国家(36315)
科学基金(31456)
社会(24755)
社会科(23696)
社会科学(23688)
(21395)
基金项目(21326)
自然(21116)
自然科(20696)
自然科学(20694)
自然科学基金(20265)
(18723)
教育(16864)
资助(16299)
编号(14037)
重点(12846)
(12321)
(11747)
(11740)
创新(11226)
国家社会(10757)
计划(10755)
课题(10419)
成果(10206)
科研(10142)
期刊
(33582)
经济(33582)
研究(24347)
中国(16596)
科学(13126)
学报(12546)
管理(11204)
技术(11070)
(10755)
大学(9289)
学学(8843)
教育(8502)
农业(7894)
(7673)
城市(6703)
技术经济(6459)
统计(6032)
问题(5838)
科技(5720)
(5640)
经济研究(5145)
(5132)
决策(4808)
现代(4705)
(4523)
资源(4476)
业经(4385)
财经(4346)
(4204)
论坛(4204)
共检索到11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元元  陈柳钦  
科学合理的商圈布局既是城市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圈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外商圈布局技术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商圈布局的现实提出了现代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并为城市商圈布局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黄嘉颖  邱锦安  
针对流动人口密集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急疏散需求预测、应急疏散空间适宜性评价、应急疏散路径优化3个层面。通过3σ法、灰色关联法和熵权法、GIS、OD模型等技术,将研究框架应用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结果发现:上下九商圈疏散人口和疏散场地需求较大,目前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区域内疏散需求;适宜性强的紧急避难场所多为学校内操场用地,但有效避难空间极易受到建筑物倒塌影响,导致场地内避难空间不足;人口密集区大部分在选定紧急避难场所500 m服务范围和疏散用时在10 min内,但城市商圈路况复杂增加了疏散成本,同时降低了疏散效率。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疏散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静  
关中—天水城市圈是国家新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基于关中—天水城市圈农业产业集群的特征,通过历史考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其发展现状,认为推进关中—天水城市圈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可优化关中—天水城市圈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布局,具有合理性和紧迫性,对这一地区的均衡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卫东  
产业融合与布局一体化是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因素。武汉城市圈要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的重任,圈内产业整合的原则与方向要有重大转变,并须以政策机制为先导推进内产业融合与布局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交通同城化,扩大了送达范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变迁。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到城市圈内产业的区位专业化发展、产业的区位集聚或扩散、产业的区位合作与竞争。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带来的效应,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应在"一主三翼"的基本架构上,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交通同城化,扩大了送达范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变迁。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到城市圈内产业的区位专业化发展、产业的区位集聚或扩散、产业的区位合作与竞争。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带来的效应,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应在"一主三翼"的基本架构上,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发曾  
城市公安机构布局调整的必要性与方法王发曾我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指出,"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而现行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还很少见有系统的公安机构布局调整规划。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红涛  柳思维  朱艳春  
文章建立了一个城市商圈的基础框架,系统阐述了从城市商业企业到城市商圈再到城市商圈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而讨论了城市商圈聚集度、城市商圈发展下限、城市商圈临界点、新老城市商圈间扩散效应及城市商圈与商圈体系演化的分析工具等重要的学术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现代商圈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繁荣都离不开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商圈的带动,不同层次商圈的形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始动力。而城市规模的扩展带动城市商圈的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城市商圈的特性和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变化导致城市商圈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会促使城市商圈的形态和布局进行新的重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祥林  
任何模式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都遵循影响力衰减规则,衰减状况受地域影响而呈现很大差别,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在重叠以前如果已经衰减完毕则会出现大城市之间的城市化空白,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缓慢地段或者无进展地段,于是整个区域内以辐射为主的快速城市化区域和以吸收为主的缓慢城市化区域同时存在,城市化的夹生问题由此产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异速发展造成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京津冀城市圈的发展布局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因此,政府需要创新经济核布局,并且在经济波的延展模式与连续性方面文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兵明  
现代别墅选址布局应注重环境因素与区位因素。文章认为别墅选址要遵循崇尚自然,因地制宜,位于上风向、上游、无污染,交通顺畅等原则,并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别墅最优选址,同时运用区位分析原理对典型别墅选址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迅速发展尖端技术工业(指在80年代就能付诸应用的新技术,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导纤维,新型陶瓷等工业),并进一步发挥其宏观经济效益,已引起科技界与经济理论界的广泛注意。在尖端技术工业发展进程中,美国建成了“硅谷”(在国外“硅谷”已成为半导体工业基地的代名词)、“硅平原”,在日本也出现了“硅岛”、“硅路”等尖端技术工业中心。我国有些学者也提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龙龙  
柳思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市商圈论》2012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是国内商贸流通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商圈理论的一部力作,可喜可贺。重视区域中的城市群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必须关注流通与商业,必须关注城市商圈。从空间上讲,城市表现为工商业集中的狭小区域,而农村则为农业分散生产的广阔区域。城市的出现是离不开商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