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9)
- 2023(11833)
- 2022(10136)
- 2021(9670)
- 2020(7885)
- 2019(18203)
- 2018(18210)
- 2017(34630)
- 2016(19049)
- 2015(21433)
- 2014(21576)
- 2013(20956)
- 2012(19144)
- 2011(17228)
- 2010(17140)
- 2009(15561)
- 2008(15318)
- 2007(13238)
- 2006(11386)
- 2005(9976)
- 学科
- 济(78934)
- 经济(78851)
- 管理(53742)
- 业(49453)
- 企(41826)
- 企业(41826)
- 方法(36383)
- 数学(30696)
- 数学方法(30260)
- 农(19586)
- 中国(19569)
- 地方(18686)
- 学(18686)
- 业经(17722)
- 财(17107)
- 理论(15475)
- 农业(13559)
- 和(13485)
- 环境(12269)
- 制(12134)
- 贸(12127)
- 贸易(12123)
- 易(11644)
- 技术(11518)
- 教育(11446)
- 务(10952)
- 财务(10887)
- 财务管理(10864)
- 划(10784)
- 地方经济(10529)
- 机构
- 大学(270747)
- 学院(269055)
- 管理(108192)
- 济(101844)
- 经济(99440)
- 理学(94474)
- 理学院(93356)
- 管理学(91622)
- 管理学院(91138)
- 研究(89172)
- 中国(64291)
- 京(58654)
- 科学(57917)
- 财(45245)
- 所(44571)
- 研究所(41044)
- 农(40663)
- 业大(40271)
- 中心(39547)
- 江(37775)
- 范(37686)
- 师范(37370)
- 北京(37128)
- 财经(36904)
- 经(33488)
- 院(33039)
- 农业(31927)
- 州(31516)
- 师范大学(30439)
- 经济学(29708)
- 基金
- 项目(188912)
- 科学(148305)
- 研究(139253)
- 基金(135618)
- 家(117993)
- 国家(116990)
- 科学基金(100508)
- 社会(85724)
- 社会科(81075)
- 社会科学(81053)
- 省(74261)
- 基金项目(72385)
- 自然(65762)
- 自然科(64140)
- 自然科学(64127)
- 教育(63933)
- 自然科学基金(62929)
- 划(62638)
- 编号(57890)
- 资助(55551)
- 成果(46667)
- 重点(42413)
- 部(40913)
- 发(40446)
- 课题(39864)
- 创(39050)
- 创新(36324)
- 科研(35936)
- 项目编号(35666)
- 大学(34976)
- 期刊
- 济(110470)
- 经济(110470)
- 研究(77739)
- 中国(47679)
- 学报(42884)
- 科学(39848)
- 管理(38813)
- 农(36411)
- 教育(34355)
- 财(32790)
- 大学(32062)
- 学学(29890)
- 农业(26191)
- 技术(24633)
- 融(18477)
- 金融(18477)
- 业经(17966)
- 财经(17171)
- 经济研究(17081)
- 图书(16348)
- 经(14520)
- 问题(14000)
- 理论(13716)
- 科技(13540)
- 技术经济(13037)
- 业(13003)
- 资源(12794)
- 实践(12786)
- 践(12786)
- 现代(12325)
共检索到38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杨昊昌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围绕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未来研究应着力在5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域功能生长发育驱动机制的集成分析、地域功能的空间结构与时空过程规律研究、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地域功能空间尺度转换与综合地理区划、空间规划与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杨昊昌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会珍
本文介绍了极值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该理论方法在自然科学和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并总结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极值理论 市场风险 波动 金融时间序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莎娜 李晓青 胡宝清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是喀斯特地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由于喀斯特地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使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地域系统向多样化发展并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地域多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进展,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喀斯特地域功能的类型与形成演变的机制,梳理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思路,形成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架构。最后指出,未来我国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基础理论研究、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变化动态监测及优化情景模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带来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剧烈变革和人地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乡村地域的多功能价值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城乡转型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和保障民生的背景下,构建并完善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论构架,科学评判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系统研究基于多功能评价的土地利用配置,深入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统筹的长效机制等,有助于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晶 吴绍洪 唐炳舜
在述评国内外地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生态"框架下进行综合地域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区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尺度下的生态区都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因此生态区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导致区划单元界线划定存在分歧。②受基础数据资料精度的限制,指标选取较多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数理统计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学上的意义和作用。③人类活动在生态区中既受到自然因子的制约,也对自然因子产生偏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自然、人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生态区包含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的信息。文中指出掌握自然—人文因子相互作用机制实现自然—人文因子的拟合是综合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运用自然—人文因子空间化技...
关键词:
地域系统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查先进 黄程松 严亚兰 郭佳
认知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即信息处理的过程和能力。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是一种资源消耗,个体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消耗认知资源,影响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内部的本质特征、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认知负荷理论已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商业经济、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提出认知负荷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借助SSCI/SCI数据库,对引用了该论文的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从施引文献视角展现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内容抽取了四个主题: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态、认知负荷对学习的影响、认知负荷对信息系统用户行为的影响、认知负荷对协同行为的影响,再针对这四个主题对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亚兰 张勇 查先进
[目的/意义]旨在展现国外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设计/方法]美国学者Ronald Burt以多种方式对结构洞理论进行了阐述,他于2004年发表的一篇阐述结构洞理论的论文得到了广泛引用,施引文献主要分布在商业经济、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将这篇论文作为种子论文,对图书情报领域引用该论文的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再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引用该论文的更多领域的文献以及Ronald Burt的相关文献,对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结论/发现]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展现了图书情报领域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主要体现在:结构洞的位置优势、结构洞对创新的影响、结构洞对行为的影响。[创新/价值]结合施引文献展现了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进展,对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结构洞理论开展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龙睿
在生产高度分工、全球贸易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一国经济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多个国内外企业的中间产品予以支持。企业间形成的复杂供应、销售网络不仅便利了贸易来往、降低生产成本,也带来了外部负面冲击跨区域、跨行业传播的潜在风险。梳理和分析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产网络研究发现:(1)生产网络理论的发展在考虑要素替代弹性、市场扭曲和网络内生调整后对现实的解释力增强;(2)生产网络分析在准确刻画产业网络结构特征、合理评估外部冲击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中国复杂的国内外产业网络体系、产业政策的应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面临的不确定性冲击都为生产网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场景;(4)生产网络除了广泛应用于评估各类冲击的传播外,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还在于挖掘大样本的供应网络数据、考虑网络内生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的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穆子丹 杨清萍
自20世纪90年代末“地域资本”(Territorial Capital)这一新概念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区域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探讨了地域资本的概念、内涵、类型及构成因素,并采用综合指标或代表性指标对地域资本进行测度,进而研究地域资本禀赋对区域发展水平及地区发展差异、区域经济韧性、区域内企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有效性等的影响。地域资本是特定区域所拥有并可利用的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潜力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其包含促进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和非传统要素、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不但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边界,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解释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演变。地域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处于探索拓展阶段,在理论架构和测度方法上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研究对象仍集中于欧洲地区。目前,地域资本研究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应将地域资本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在科学刻画地域资本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地区发展差异的成因以及地域资本影响区域发展的机制,进而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关于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最初的目标设置理论,以探讨目标的属性为特征;到随后出现的成就目标理论,开始将目标区分为成绩与掌握两大类;到后来的期望理论,从目标的"数量"角度研究目标的激励作用;再到最近提出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内容的"质量",从目标内容本身能够解释目标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影响。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当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目标内容理论的主要思想,讨论了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介绍了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目标 目标内容 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关于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最初的目标设置理论,以探讨目标的属性为特征;到随后出现的成就目标理论,开始将目标区分为成绩与掌握两大类;到后来的期望理论,从目标的"数量"角度研究目标的激励作用;再到最近提出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内容的"质量",从目标内容本身能够解释目标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影响。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当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目标内容理论的主要思想,讨论了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介绍了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目标 目标内容 环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查先进 杨海娟 严亚兰 刘坤锋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AST)于1994年提出,已在商业经济、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ST结合群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环境,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Fechnologies,IT)的结构化属性和适应性使用角度阐述信息技术、社会结构和人际交互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以提出AST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以SSCI/SCI数据库中图书情报领域引用了该论文的文献为考察对象,结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肖春来 宋然
VaR理论是目前国际上风险评价的主流方法。引入VaR理论研究我国的股票市场 ,可以为投资者控制投资风险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本文利用VaR理论对我国深、沪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 ,发现VaR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评价中也有很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VaR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倪红福
全球价值链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多个经济研究领域,成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热点。全球价值链的测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索: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宏观测度、基于企业与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的微观测度。首先,本文沿着这两条线索对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历程、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如宏观和微观层面测度的融合和一致性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最后,对这些测度指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