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8)
- 2023(2960)
- 2022(2217)
- 2021(2112)
- 2020(1635)
- 2019(3827)
- 2018(3695)
- 2017(7029)
- 2016(3886)
- 2015(4405)
- 2014(4582)
- 2013(4344)
- 2012(4059)
- 2011(3777)
- 2010(4005)
- 2009(3792)
- 2008(3926)
- 2007(3325)
- 2006(3098)
- 2005(2982)
- 学科
- 济(19222)
- 经济(19201)
- 管理(10476)
- 业(9518)
- 土地(7937)
- 企(7737)
- 企业(7737)
- 学(7565)
- 方法(5948)
- 农(5631)
- 中国(5214)
- 理论(4986)
- 经济学(4931)
- 业经(4650)
- 农业(4077)
- 数学(3998)
- 财(3951)
- 数学方法(3904)
- 问题(3768)
- 发(3397)
- 和(3352)
- 地方(3315)
- 制(3224)
- 教育(2713)
- 策(2540)
- 环境(2498)
- 体(2488)
- 划(2413)
- 资源(2389)
- 发展(2154)
- 机构
- 大学(61589)
- 学院(60211)
- 济(23089)
- 研究(23072)
- 经济(22376)
- 管理(21320)
- 理学(17862)
- 理学院(17563)
- 中国(17312)
- 管理学(17259)
- 管理学院(17147)
- 京(15005)
- 科学(14468)
- 所(11673)
- 财(11187)
- 农(10963)
- 研究所(10574)
- 中心(9778)
- 范(9769)
- 江(9721)
- 师范(9717)
- 北京(9416)
- 业大(9168)
- 院(8971)
- 财经(8788)
- 农业(8708)
- 师范大学(8072)
- 经(7952)
- 州(7581)
- 经济学(7419)
- 基金
- 项目(37462)
- 科学(29752)
- 研究(27376)
- 基金(27251)
- 家(24280)
- 国家(24089)
- 科学基金(20283)
- 社会(17521)
- 社会科(16488)
- 社会科学(16483)
- 基金项目(14003)
- 省(13902)
- 自然(12941)
- 划(12790)
- 自然科(12578)
- 自然科学(12574)
- 教育(12534)
- 自然科学基金(12325)
- 编号(11398)
- 资助(10538)
- 成果(9375)
- 重点(8758)
- 部(8431)
- 课题(8394)
- 发(8047)
- 国家社会(7339)
- 创(7338)
- 制(6989)
- 教育部(6887)
- 创新(6864)
共检索到95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演变 文献综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昌品
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这门学科成为大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程序的重要实践平台。由王万茂与韩桐魁合著的《土地利用规划学》一书,对高校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帮助。该书紧密结合了土地利用规划学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系统地阐述了该学科的基本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风险管理 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郑振源 马彦琳
研究目的:初步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分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总体理论和主题理论三个层次。基于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包括建立规划模型的方法、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以及评价规划方案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物,宜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以及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变革中不断发展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持续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谢俊奇 杜官印 纪文燕
研究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宜采用规划导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程序上主要采取与规划过程并行的方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体系相适应,选择相应的模式。研究结论:评价对象的差异决定了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方法有所不同,宜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出发,使评价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寒峰 杨涛 杨明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规划模式,指出交通系统不仅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还要引导城市的发展。分别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发展、差别化分区和交通战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交通分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小克 李乐
当前,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涌现,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后期管理中环境公义设计和管制模式的缺失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态均衡发展。如何维护和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精明增长,将是一种极大考验。何为环境公义缺失?环境公义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维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祚继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变革,明晰国土空间规划的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和实施要求,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要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处理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把重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作为新时代规划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基础性方法和前沿性方法研究,创新规划实施的行政、法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注意克服其不足,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规划观念、规划体系、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性变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东奇 罗光莲 张孝成 田水松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特性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源的五个方面,即土地利用规划的预测性、实施的长期性、决策主观性、土地利用的低可逆性、土地资源的系统性,描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的主要表征:诱发泥石流或其发生频率增加、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气候异常变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风险 风险源 风险表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春云 严金明
研究目的:为科学地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构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结论:系统地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政策执行评价指标(控制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程度提升评价指标(非控制指标)体系、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研究结论:中国应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加拿大BC省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庄立
研究目的:以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目标,针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作者从模拟与优化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已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由传统单一数量结构研究向数量、空间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基于GIS技术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重耦合空间协同决策模式,是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模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国土空间多尺度转换机理解释是中国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优化 模拟 国土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