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3)
- 2023(4233)
- 2022(3075)
- 2021(3070)
- 2020(2108)
- 2019(4838)
- 2018(4682)
- 2017(8025)
- 2016(4421)
- 2015(5024)
- 2014(4872)
- 2013(4372)
- 2012(4134)
- 2011(3848)
- 2010(3806)
- 2009(3217)
- 2008(3172)
- 2007(2725)
- 2006(2679)
- 2005(2540)
- 学科
- 济(12113)
- 经济(12097)
- 图书(10132)
- 书馆(9640)
- 图书馆(9640)
- 管理(8596)
- 中国(6964)
- 工作(6577)
- 业(6228)
- 农(5548)
- 学(5083)
- 地方(4749)
- 农业(4099)
- 理论(3983)
- 业经(3961)
- 企(3905)
- 企业(3905)
- 读者(3778)
- 教学(3703)
- 教育(3404)
- 和(3275)
- 发(3071)
- 方法(3062)
- 化(2974)
- 建设(2885)
- 学法(2591)
- 教学法(2591)
- 络(2565)
- 网络(2565)
- 制(2503)
- 机构
- 大学(58643)
- 学院(54648)
- 图书(19975)
- 书馆(19493)
- 图书馆(19492)
- 研究(18645)
- 管理(18128)
- 济(15933)
- 经济(15190)
- 理学(14432)
- 理学院(14104)
- 管理学(13752)
- 管理学院(13603)
- 中国(13380)
- 京(12926)
- 范(12330)
- 师范(12245)
- 科学(12015)
- 江(10322)
- 师范大学(9912)
- 州(9465)
- 中心(8939)
- 大学图书馆(8647)
- 所(8336)
- 北京(8057)
- 财(7802)
- 技术(7728)
- 研究所(7594)
- 农(7323)
- 院(7225)
- 基金
- 项目(37427)
- 研究(31221)
- 科学(28909)
- 基金(25325)
- 家(21560)
- 国家(21356)
- 社会(19044)
- 科学基金(18319)
- 社会科(17986)
- 社会科学(17983)
- 编号(15526)
- 教育(14867)
- 省(14501)
- 成果(14264)
- 基金项目(13573)
- 划(12116)
- 项目编号(10050)
- 一(9922)
- 课题(9805)
- 自然(9665)
- 自然科(9421)
- 自然科学(9420)
- 自然科学基金(9225)
- 年(9189)
- 研究成果(8421)
- 国家社会(8377)
- 重点(8313)
- 资助(8137)
- 发(7907)
- 规划(7669)
共检索到9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范红 闫小斌
空间是图书馆基本服务资源之一,空间再造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研究现代图书馆空间变迁的历史逻辑、理论基础和再造实践,对于进一步挖掘图书馆空间资源价值,把握图书馆空间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空间社会学理论对现代图书馆空间观念和空间再造实践的影响,认为现代图书馆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生产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空间与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与人以及空间与空间的关系,是空间再造的核心问题。未来空间再造将呈现出空间边界模糊化、空间互嵌多元化、空间矛盾复杂化等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尚 彭晨曦
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表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实际的现代化,具有规模性、普惠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全面性特征。推进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需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升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雨乔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红色文献助力公共图书馆红色研学活动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进行的创新探索,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与红色研学活动的内涵,红色文献助力红色研学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动力,结合目前的实践困境提出了红色文献助力公共图书馆红色研学活动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红色文献 红色研学 文化自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惠君 王元 翟中会 张幸芝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主题空间"建设思路,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题空间再造的两个案例,系统阐述两个主题空间建设的创意和实践,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探讨,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内涵。[方法 /过程]通过对两个主题空间的创意背景、方案设计、建设内容的分析,论述两个主题空间的建设目标和使用成效。[结果 /结论]提出高校图书馆宜建设主题空间,认为正确认知空间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基础,主题创意先行为空间再造赋予灵魂是空间再造的前提,秉持"空间+"思维是
关键词:
主题空间 空间建设 空间再造 空间创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宇飞 刘建华 汪鹤 石磊
[目的/意义]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在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将空间再造的过程视为文化育人的过程,使空间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过程,结合东北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工作实践,深入思考通过其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结果/结论]文化视角下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更有利于统筹规划工作,实现高校图书馆空间的教育功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艺凡 黄健
公共图书馆空间兼具建筑学、社会学、哲学意义,需要运用跨学科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重塑和再造。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观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不能局限于物质层面,还需打通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虚拟空间,实现理性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统一。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探索“虚实空间”的整合与创新应用,创新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方式,丰富文化和精神内涵,增强互动和交流属性,提升空间的审美性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一个集知识、学习、文化和社交于一体的开放空间,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发展潜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伟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优质案例为基础,阐述了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四大理念,从人本理念、创新理念、人文理念、绿色理念方面分析了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理念的经典案例,剖析了我国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并对国内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理念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民间图书馆 空间再造 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颖 王慧 邵莉娟 陈劲节 郭君
空间再造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关键举措,是图书馆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结合公共空间、功能空间、主题空间、信息空间建造的实践,明确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发展方向,并从人文关怀、主题创意、用户体验、生态环保方面探讨空间再造与建设的策略,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雄标
空间再造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公共图书馆开设新的服务空间。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深圳图书馆的新型服务空间,总结其空间再造与服务拓展的经验,提出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应成为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和社会学习的平台并加强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第三空间 空间再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土地制度百年变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和科学内涵。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的土地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以革命为主线""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的历史逻辑,分析了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直接指导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为未来土地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鸣镝
文章对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做了进一步细分:1.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文献知识;2.图书馆学的逻辑中介——知识重组;3.图书馆学的逻辑终点——知识消费,并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卫卫 唐伟杰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数字化人才的缺失已成为掣肘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大数据时代,乡村数字图书馆是乡村智慧治理的产物,也是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变量。文章在科学界定数字乡村和数字图书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机理—逻辑—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系统阐释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机理,从“技术赋能”和“话语赋权”两个维度探讨其实践逻辑。最后,文章从数字化理念的形塑、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数字化人才的引育和数字化治理机制的建构等方面提出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驱动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数字中国”的实践进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星星
图书馆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公民文化权益保障、文化传承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塑造理念上都具有耦合性,并从服务端、资源端和技术端展开,形成理念、服务、资源和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助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主要形成主题场馆模式、阅读支撑模式、联盟合作模式和数字再现模式。同时,为推动图书馆更好地助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当确立“宜助则助、能助尽助”的总原则、文化资源的共享性原则和内容阐释的共通性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和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构建“本体—精神—设施”于一体的内容体系,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
图书馆 国家文化公园 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艳艳
智慧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如何利用智慧图书馆产品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从产品支撑、资源聚合、数据汇集、精准服务、创新模式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重要价值。随后,从解决方案、提升能力、创造业态、变革模式、转变目标、重构生态六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实践逻辑;最后,从提升智慧图书馆产品性能、推动智慧图书馆产品推广普及、促进图书馆创新实践、构建协同高效的共治机制、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典范、持续提升用户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推进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