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3)
2023(9737)
2022(8134)
2021(7443)
2020(6459)
2019(15144)
2018(15182)
2017(29227)
2016(16141)
2015(18585)
2014(19118)
2013(18771)
2012(17548)
2011(16049)
2010(16327)
2009(15586)
2008(15921)
2007(14626)
2006(12687)
2005(11741)
作者
(48366)
(40770)
(40730)
(38843)
(25849)
(19435)
(18559)
(15860)
(15285)
(14519)
(13834)
(13617)
(12964)
(12925)
(12918)
(12712)
(12477)
(11941)
(11836)
(11823)
(10256)
(10123)
(9925)
(9251)
(9233)
(9136)
(9115)
(9066)
(8284)
(8088)
学科
(68717)
经济(68615)
管理(51924)
(47728)
(40020)
企业(40020)
方法(32016)
数学(27275)
数学方法(26972)
(21032)
(19134)
(17999)
中国(17643)
(15826)
业经(15738)
(12635)
财务(12591)
财务管理(12553)
农业(12440)
(12411)
贸易(12409)
理论(12076)
地方(12049)
(12048)
(12004)
企业财务(11893)
(11876)
银行(11844)
(11348)
(11244)
机构
大学(245921)
学院(242971)
(101212)
经济(98973)
管理(91799)
研究(81503)
理学(78564)
理学院(77668)
管理学(76404)
管理学院(75934)
中国(62408)
(51746)
(50399)
科学(49443)
(41931)
(41078)
财经(39190)
(38036)
研究所(37742)
中心(37606)
业大(35537)
(35321)
北京(32609)
农业(32371)
经济学(31913)
(31603)
师范(31295)
(29583)
(28965)
财经大学(28870)
基金
项目(155461)
科学(121867)
研究(114080)
基金(112604)
(97663)
国家(96853)
科学基金(82321)
社会(72575)
社会科(68659)
社会科学(68638)
(60352)
基金项目(59392)
教育(53248)
自然(52178)
(51057)
自然科(50907)
自然科学(50889)
自然科学基金(49994)
编号(46889)
资助(45951)
成果(39641)
重点(35460)
(35413)
(32988)
(32577)
课题(32476)
(32053)
教育部(30461)
创新(30063)
国家社会(29871)
期刊
(114293)
经济(114293)
研究(72677)
中国(48504)
(41731)
学报(38526)
(37572)
科学(34681)
管理(33293)
大学(29162)
学学(27355)
教育(26020)
农业(24610)
(22248)
金融(22248)
技术(21227)
财经(20377)
业经(17885)
经济研究(17811)
(17482)
问题(15453)
(13063)
(12389)
技术经济(12311)
理论(12195)
(12142)
图书(11378)
统计(11033)
商业(10948)
实践(10908)
共检索到36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翟钢  
一、公共商品与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与国库制度的民主决策。 根据商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可以把商品分成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两大类。私人商品通常兼有排它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特征。而公共商品则必须同时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公共商品不限于物质产品,一些由政府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也是公共商品,如法律、规章、政策、环境保护、天气预报、消防、社会保障、失业保险,甚至有效率的政府本身也被视为一种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生产同私人商品的生产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的结果。人们通过公共商品的消费获得满足,人们缴纳的税款则是为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对国库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国库与其它公共部门安排一样,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建立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其主要是以提供资金资源的安排为主体,并以此为平台形成对预算资金使用的保证系统。因而,国库制度在整个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中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同时它也是一个资金运行的强制性控制系统。我们把这样的特殊的制度供给认定为,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唯一的垄断性供给制度。因此,国库制度应当在公共资源的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国库制度的出现,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静涛  
一、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研究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职能定位、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有哪些。(一)现代财政国库的职能定位。目前国际上对国库职能的定位,一般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即国库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丽京  王平  
国库制度的合理设置是实现财政收入体制改革、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项改革目的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库功能单一,造成了人们的错误认识,认为国库仅是承担财政出纳功能而已,国库应有的职能未被充分重视。虽然今天国库制度改革已经处于财政改革的"风口浪尖",成为最为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现代国库制度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问题、就事论事上,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本文拟从理论上对建立现代国库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一、公共选择与国库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国库制是各国政府各个时代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库制度变迁会对市场造成各种重要影响,从而必须对国库制度作深入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国库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但理论研究对国库制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传统的"三分法"国库制分类体系并不足以解释当前的国库制度改革,银行存款制、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均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混合国库制才是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现实与最优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按照公共预算制度的要求推行的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旨在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共预算制度,通过在全国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对财政收支总额的控制,保持我国政府预算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细化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合理有效的分配财政资金。2001年财政部制定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系统阐述了国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敏  
目前,我国现行的分级分散国库支付管理制度问题日益突出,改造迫在眉睫,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尽管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及局部支出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也存在着一些近期难以克服的障碍。 一、非规范的行政干预 1.财政分配中的非规范干预。从收入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光明  杨海平  
本文中心议题是研究国库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核心内容是通过考察我国国库制度演进的历史,分析影响国库制度演进的主要因素,探寻国库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力,比较和分析其成长、壮大以及发生冲突的历史过程,尝试抛开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理清国库制度演进的运动轨迹,从中总结出国库制度演进的规律,尤其是分析了中国的国库制度基础及其演进的背景和条件、演进的影响力量,以及变革路径的内在规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英华  
为推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研究,《财政研究》编辑部于2015年7月21日召开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研讨会,财政科学研究所白景明副所长主持会议,刘尚希所长作总结发言。来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财政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就我国国库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光明  杨海平  王小中  
基于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从现行国库制度安排的契约、激励、监督以及制衡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经理国库制度缺陷的主要特征及行为取向。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国库制度安排,使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人员既有激励机制产生的动力, 又有来自于监督和制衡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经理国库的低效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在近日召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我国国库管理改革实践情况,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国际实践情况,《预算法实施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涉及国库管理业务相关条款的修改以及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全新机制和统一框架。回顾10多年的改革历程,尤其是近些年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改革有重要突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形成体系,并于2012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和政策功能日益完善。国债市场化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翰文  
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预算执行的根本性制度。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国债管理和国库现金管理是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相互促进。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和高效国债管理的基础,国债管理特别是国债余额管理则为国库现金管理运作创造了灵活的机制,国库现金管理是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继续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大量、滚动发行短期国债是完善我国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自2001年至今,我国启动并持续推进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也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当前,特别是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的国库,如何建立现代化的国库等重大问题需要理论思考与历史反思。作为一个古老而且发展缓慢的国家机构,国库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与职能,总结国内外国库管理发展规律,可以明晰我国现代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为我国财政财务管理运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财政报告体系和财政、财务信息完整性和透明度得到强化,国债和地方债券发行以及国库现金管理逐步走向依托市场配置,财政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财政国库业务运行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围绕贯彻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