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9)
2023(9034)
2022(7403)
2021(6906)
2020(5526)
2019(11731)
2018(11503)
2017(21083)
2016(11337)
2015(12323)
2014(11556)
2013(10714)
2012(9586)
2011(8682)
2010(9005)
2009(8251)
2008(7934)
2007(7114)
2006(6294)
2005(5481)
作者
(30729)
(25634)
(25600)
(23977)
(16182)
(12361)
(11516)
(9749)
(9561)
(8847)
(8692)
(8656)
(8095)
(7977)
(7825)
(7762)
(7639)
(7610)
(7397)
(6989)
(6512)
(6191)
(6180)
(5839)
(5731)
(5709)
(5641)
(5621)
(5143)
(5051)
学科
(42645)
经济(42597)
管理(31248)
(27368)
(21954)
企业(21954)
(14991)
地方(13476)
方法(13141)
中国(12861)
环境(11722)
业经(10940)
(10626)
数学(10529)
数学方法(10394)
农业(9905)
(9367)
(8335)
(8173)
地方经济(8034)
(7735)
理论(7393)
(7205)
(6791)
金融(6789)
生态(6711)
(6663)
贸易(6660)
(6390)
(6390)
机构
学院(152064)
大学(146810)
(56577)
经济(55286)
管理(54585)
研究(53320)
理学(46818)
理学院(46204)
管理学(45286)
管理学院(45015)
中国(38512)
科学(34514)
(30805)
(26471)
(26004)
(25687)
中心(24339)
研究所(24333)
(22935)
(22612)
师范(22395)
业大(22231)
财经(20551)
农业(19887)
(19724)
北京(18979)
(18930)
(18485)
技术(18004)
师范大学(17817)
基金
项目(107401)
科学(84985)
研究(81052)
基金(75821)
(67669)
国家(66681)
科学基金(56368)
社会(51697)
社会科(48861)
社会科学(48845)
(44000)
基金项目(39714)
(36901)
教育(36814)
自然(34496)
编号(33943)
自然科(33520)
自然科学(33509)
自然科学基金(32835)
资助(28629)
成果(27160)
重点(25414)
(25116)
课题(23987)
(22871)
(22247)
国家社会(21603)
创新(21387)
(20284)
(20242)
期刊
(68193)
经济(68193)
研究(41448)
中国(31197)
(24883)
学报(24679)
科学(23402)
教育(20380)
(19607)
管理(19604)
大学(18241)
农业(17758)
学学(17234)
业经(13316)
技术(12584)
(10811)
金融(10811)
经济研究(10532)
(10034)
财经(9403)
资源(8897)
(8564)
(8254)
问题(8121)
科技(7834)
图书(7257)
职业(7170)
商业(7075)
现代(6950)
(6862)
共检索到22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冠军  刘永功  
国家政权建设,并非只涉及权力扩张,更为实质性的内容是它涉及权力本身性质的变化。伴随着近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进行,草场生态治理方式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传统社会的多维治理,到革命时代的国家强制,再到改革时期的市场化运作。同时,草场生态政策出现了"再集中"的趋势。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背景,未来的草场生态治理有必要尊重牧民权利,增强牧民集体行动能力,强化地方基层政府的功能,进而实现牧民与国家,特别是与地方基层政府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远江  
和平解放后西藏草场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西藏牧区草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牧区草场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张景华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物质起点,税收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工作效能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没有税收治理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税收制度的改革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文章旨在张扬税收领域对治理理论的回应,从治理范式的拷问中生成对税收治理观的初步认识,并进一步解读税收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应有作用,进而推导出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在于现代税收制度的建立,最终形成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方位阐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国根  
"林长制"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制度创新。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责任性和可问责性、创新性和本土性的优势,也存在着治理方式面临"人治"还是"法治"、治理理念面临"利益"还是"人本",治理主体面临"一元"还是"多元"的问题。"林长制"在化解传统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九龙治水"和"小马拉大车"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现阶段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从加强"林长制"法律制度建设、夯实"林长制"思想道德基础和提高"林长制"社会参与程度三方面入手,推进"林长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林长制"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建利  
改革开放30年来,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从改革之初的草场承包发展到现在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草场整合。草场整合作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是对草场承包的否定,而是在草场承包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草场整合将对传统牧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牧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草原的生态保护和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根达来  
外嫁女承包权争议是牧区社会特定时期的转型性矛盾纠纷,不仅体现了草场产权制度调整下人地关系的变化,更反映了制度变迁中草原社会集体边界与秩序权威的转变过程。随着草场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公共使用的草场被承包给个体牧民。正式制度与地方传统、集体与牧户之间的复杂博弈,在草场产权界定的过程中催生一系列关于成员权的争议,其中以外嫁女的承包权纠纷为主。外嫁女承包权争议凸显了集体成员权界定的社会建构逻辑。本文以牧区外嫁女维权运动为切入点,以事件过程脉络为线索,一方面揭示了制度变革对牧区集体成员权界定的现实影响;另一方面也重现了女性在制度演变和落实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根达来  
外嫁女承包权争议是牧区社会特定时期的转型性矛盾纠纷,不仅体现了草场产权制度调整下人地关系的变化,更反映了制度变迁中草原社会集体边界与秩序权威的转变过程。随着草场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公共使用的草场被承包给个体牧民。正式制度与地方传统、集体与牧户之间的复杂博弈,在草场产权界定的过程中催生一系列关于成员权的争议,其中以外嫁女的承包权纠纷为主。外嫁女承包权争议凸显了集体成员权界定的社会建构逻辑。本文以牧区外嫁女维权运动为切入点,以事件过程脉络为线索,一方面揭示了制度变革对牧区集体成员权界定的现实影响;另一方面也重现了女性在制度演变和落实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玮  
近年来,预算绩效评价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了重要工具。但同时,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仍相对滞后,对其价值取向、概念范畴、功能定位等基本认识尚未上升至理论层面,对于“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相对模糊,对实践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也缺少方法论指导。基于此,文章提出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应把握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实践研以致用、以质量求生存三大基本原则,预算绩效评价应处理好顶层制度设计与具体实践、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评价与监督三组关系,并构建了“内核+支撑+工具”的理论框架。聚焦预算绩效评价现实难题,未来应构建预算绩效评价准则规范体系,增强同类项目或资金间的可比性;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和绩效信息需求选取适当成本计量方法,进一步提升成本计量的科学性;促进部门协调联动,拓展预算绩效评价范围,形成参与式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中长期绩效跟踪评估机制,缓解当期评价与长期绩效的矛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霄男  
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承载着国家治理的价值内核,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可资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是在精神要义还是在价值旨归上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人们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航向奋勇奋进,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方向的功能;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人们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拼搏精神,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石的功能;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涵育我国公民的政治意识、革命意识、奉献意识,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远旺  陆继锋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一大趋势。国家转型既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其条件。与现代化相伴随的国家转型体现在现代国家的建构。本文通过总结比较传统与现代国家乡村治理结构的几种模式,考察不同时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及其绩效,同时指出,民主合作模式代表了未来乡村治理结构变迁的理想目标与根本方向。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曙光  陈志斌  
文章基于"理论分析——经验借鉴——机制构建"的逻辑,首先综合运用治理工具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剖析了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需求与目标定位;其次,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实践,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准则等方面提出可供中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机制建设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委托机制、执行机制、结果报送与运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层面构建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机制,解决了"谁来审、审什么、如何审、审计结果如何报送与运用、如何保障审计有效实施"等基本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枫  朱立志  
以牧民收入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分位数回归对甘南牧区的牧户生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与纯牧区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存在较大不同。农牧交错区牧民收入在不同分位点上受到家中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家中常住人口数量、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放牧牲畜的数量、有无科技培训、有无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纯牧区牧民收入只受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的显著影响。总体看来,牧民对补贴和放牧依赖度高,难以转变生计结构,为促进增收需倡导舍饲养殖,转变原有粗放的牧业生产结构,谋划牧业发展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东山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乡城关系变迁可分为二元发展、同质发展、包容发展三个阶段。在党的领导下,乡城关系变迁符合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渐进式改革方式,满足了人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乡城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乡城一体化,在市场效率优势充分显现的基础上,统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而构建基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容构成和动力来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理念,将现代国家的国家治理与财政视为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对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的分析因此也必须以国家治理的阶段性变化为依据。本文回顾了发达国家历史上国家治理与财政的同步演进。根据国家意志与国民意志之间所经历的冲突、并立和融合三种状态,将国家治理划分为“强国”“富民”和“民主”三个发展阶段,并据此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特征。在各个时期,财政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虽然有所差别,但满足该阶段国家治理的需要都是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力,突出表现为财政的经济治理职能、社会治理职能和政府治理职能相继成为财政制度建设的重点。通过明确国家治理概念、划分国家治理阶段、界定与国家治理相匹配的财政职能和梳理国家治理背景下的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本文尝试将“国家治理”理念构建为真正能够用于阐释和说明具体财政现象的分析性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