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9)
- 2023(5398)
- 2022(4380)
- 2021(4600)
- 2020(3809)
- 2019(8842)
- 2018(9342)
- 2017(16721)
- 2016(10688)
- 2015(12509)
- 2014(13137)
- 2013(11906)
- 2012(11090)
- 2011(10288)
- 2010(10936)
- 2009(9809)
- 2008(9834)
- 2007(9058)
- 2006(8490)
- 2005(8103)
- 学科
- 济(28744)
- 经济(28701)
- 教育(21255)
- 管理(20396)
- 中国(19771)
- 业(17520)
- 企(13041)
- 企业(13041)
- 制(12196)
- 理论(10729)
- 方法(10581)
- 农(10484)
- 教学(10152)
- 数学(9160)
- 数学方法(9046)
- 财(9024)
- 体(8491)
- 银(7942)
- 银行(7940)
- 行(7731)
- 体制(7231)
- 学(7114)
- 业经(6949)
- 税(6612)
- 发(6350)
- 税收(6300)
- 收(6248)
- 融(6245)
- 金融(6245)
- 农业(6073)
- 机构
- 学院(138993)
- 大学(135941)
- 研究(50050)
- 济(48709)
- 经济(47247)
- 管理(40171)
- 中国(34276)
- 教育(32937)
- 理学(32521)
- 理学院(32005)
- 京(31963)
- 管理学(31400)
- 管理学院(31091)
- 范(29508)
- 师范(29403)
- 财(29197)
- 职业(26877)
- 科学(26091)
- 所(25233)
- 技术(24337)
- 江(24279)
- 师范大学(23867)
- 北京(22398)
- 研究所(21989)
- 财经(21191)
- 中心(20442)
- 州(19227)
- 经(19074)
- 职业技术(18849)
- 院(17548)
- 基金
- 项目(70990)
- 研究(67569)
- 科学(56117)
- 基金(43710)
- 教育(42622)
- 社会(37189)
- 家(35021)
- 社会科(34633)
- 社会科学(34627)
- 编号(34466)
- 国家(34453)
- 成果(31607)
- 省(30493)
- 课题(28489)
- 科学基金(27871)
- 划(27407)
- 年(25270)
- 基金项目(21537)
- 规划(20004)
- 项目编号(19594)
- 性(19373)
- 部(18435)
- 度(18329)
- 资助(18216)
- 重点(17903)
- 阶(17053)
- 发(17028)
- 段(16992)
- 阶段(16951)
- 教育部(16916)
共检索到240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阳
现代和谐职业人以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制器"的冲动与"育人"关怀不足为背景之域,以内涵维度为人文之基,以关系维度为内容之联,面向人、职业人、和谐、发展等关键内涵的"和合"一体与未来方向,应该成为我国"重才轻人"取向的高职教育理念变革的应然方向。
关键词:
现代和谐职业人 高职 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步松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以后,需要回归到教育的逻辑起点,反思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转换办学理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对现代"和谐职业人"的目标定位,对教育对象与自身、自然、他人、社会达成和谐所需的主体性条件作整体观照,解析其本质内涵,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和谐职业人 教育理念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庆祥
高职培育和谐职业人是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外在的宏观环境和内在微观环境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综合诉求。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以"道德领导"的理念,提出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具体内涵以及培育工程的系统建构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步松 邵庆祥 葛军燕 潘军 沈光明 姜宇国 郑芝玲 张妮佳
本成果基于企业需求调研,依据科技人文相融的绿色教育理念,原创性地提出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和谐职业人"新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新模式。本着价值引领、系统构建、有序递进、立体展开、考核保障原则,以企业文化融化、传统文化内化、课程建设深化、校园文化优化、社会实践悟化、专业渗透细化、师资队伍强化为实施路径,构建和实施了以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和谐职业人 创新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现状入手,指出了其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和谐理念 大学生 职业发展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工
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医学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战略定位。基于医教协同对医学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内在价值基础的解读,提炼高职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和育人新理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医学职业教育存在的"五个分离"的问题,提出医教协同医学教育改革"五融通"的破解路径,构成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前新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应确立的教育理念三大办学理念——市场理念、产业理念、特色理念;三大人才理念——素质理念、创新理念、创业理念。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 人才 理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邬智 彭铁鹏 孙侠
回顾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和谐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学记》中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教育目标的和谐是指引,教与学的和谐是根本,教学内容的和谐是载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媒介。
关键词:
《学记》 和谐 和谐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在简析教育元评估要义的基础上,从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缺失与发展走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国际经验的视角,论证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的应然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提出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的路径,主要包括:一是营造元评估制度的文化环境;二是做好制度安排与"文本开发";三是建构体制机制;四是选择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庞学光
现代职业教育应将完满职业人的培养作为终极的目的追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特点。现代社会的完满职业人的能力素养应包括基本的学术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这些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和项目综合等完整课程内容的支撑,以及融合人性化的教学资源、民主型的教学关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彰显主体观照的教学实践的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鲁
现代职教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育体系包括教学实践、实践教学、实例教学三部分内容,其中,教学实践对于理论教学发挥着辅助作用,实践教学在知识转化为素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实训教学对学生能力增强发挥着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实践教育的关键是过程的实施,要建立健全强劲的实施动力机制、严格的过程控制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现代职教理念 实践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缪昌武 檀祝平
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其现代化发展承载着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对"人"的关注逐步强化,以"人的现代化"引领高职教育现代化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愿景。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公平与质量,也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释放"人才红利"。在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期、高职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特殊期,高职教育如何突破新的矛盾,探索"适合的"高职教育现代化之路径,回答好"何为适合"以及"何以适合"的深刻问题,才能实现理念到行动的蜕变与升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银芳
和谐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娱乐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旅游构建离不开旅游活动参与者的相互尊重与和谐相处。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能否体验到愉悦之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其职业道德的优劣程度则决定了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幸福指数的高低。因此,探索导游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旅游 导游员 职业道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培养现代工匠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却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化以致技术技能分类式定位难改变、能力养成短视化以致全面发展复合型培养难实现、培养过程孤立化以致技能培养适应性对接难匹配、培养模式割裂化以致产教融合协同化育人难落地、职业成长阻隔化以致人才机制一体化设计有堵点等现实困境。为推进现代工匠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应围绕培养目标从“技能人才”向“现代工匠”转变、培养规格从“单一向度”向“多元维度”升级、培养场域从“在学校里”向“于职业中”拓展、培养模式从“相对割裂”向“跨域融合”转换、培养机制从“单侧施力”向“共同发力”延伸等思路构建变革路径及行动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昆欣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简单的"双元制"模式和独具特色的课程及教学模式,更在于其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本关怀、理性光芒和社会责任意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若干启示:提升"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人本教育"理念统摄下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
关键词:
德国 人本教育 高职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