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704)
2022(8468)
2021(8180)
2020(6836)
2019(15948)
2018(16041)
2017(30988)
2016(17034)
2015(19314)
2014(19381)
2013(19074)
2012(17398)
2011(15614)
2010(15506)
2009(13810)
2008(13402)
2007(11502)
2006(10026)
2005(8641)
作者
(48364)
(39805)
(39525)
(37713)
(25450)
(19072)
(17982)
(15804)
(15140)
(14223)
(13795)
(13269)
(12533)
(12473)
(12313)
(12029)
(12016)
(11873)
(11269)
(11203)
(10024)
(9663)
(9538)
(9088)
(8918)
(8853)
(8812)
(8720)
(7956)
(7808)
学科
(63978)
经济(63899)
管理(50925)
(46516)
(39290)
企业(39290)
方法(31332)
数学(26663)
数学方法(26349)
(17602)
中国(17086)
(16238)
业经(14942)
(14879)
地方(13524)
理论(12245)
农业(11951)
(11477)
(11272)
(10882)
贸易(10871)
技术(10521)
(10509)
(10429)
教育(10420)
财务(10368)
财务管理(10343)
环境(9986)
企业财务(9820)
(9607)
机构
大学(236354)
学院(233980)
管理(97655)
(87645)
经济(85549)
理学(85205)
理学院(84260)
管理学(82803)
管理学院(82393)
研究(74711)
中国(54684)
(50754)
科学(48072)
(39805)
(37081)
(35792)
业大(35560)
研究所(33980)
中心(33962)
(33344)
北京(32134)
财经(32124)
(32111)
师范(31860)
(29281)
农业(27942)
(27667)
(27298)
师范大学(25860)
技术(25155)
基金
项目(164969)
科学(129514)
研究(122037)
基金(119006)
(102973)
国家(102072)
科学基金(88150)
社会(74912)
社会科(70807)
社会科学(70785)
(64538)
基金项目(64270)
自然(58244)
自然科(56882)
自然科学(56871)
教育(56181)
自然科学基金(55849)
(54393)
编号(50890)
资助(48670)
成果(41031)
重点(36252)
(36105)
课题(34572)
(34290)
(34187)
创新(31726)
项目编号(31697)
科研(31396)
教育部(31036)
期刊
(95200)
经济(95200)
研究(68522)
中国(44446)
学报(37231)
管理(35800)
科学(34236)
(32309)
教育(29882)
(28923)
大学(28096)
学学(25942)
农业(23147)
技术(20927)
(17010)
金融(17010)
业经(16065)
图书(15942)
财经(14879)
经济研究(14258)
理论(13018)
(12505)
实践(12268)
(12268)
问题(12147)
科技(12085)
(11772)
技术经济(11287)
情报(11238)
现代(11160)
共检索到33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璐  刘洪  杨书生  
随着现代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日益模糊。目前关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的划分假设,缺乏对现代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中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涵的深度挖掘,从而局限了该领域研究的后续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研究不足,文章运用归纳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对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的内容、方式与原因进行了探索性调查与分析。文章对于学者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结论,以及企业组织重新构建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及其管理策略制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  林彦梅  刘润刚  
容许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通常被组织看作是提高员工幸福感的重要管理策略,然而,大量实证研究并不给予一致的支持。本文根据社会交换平等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认为工作与非工作的相互渗透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工作与非工作两者之间边界渗透性的程度,还取决于该边界渗透的方向性和不对称性,即当工作向非工作渗透程度低于非工作向工作渗透程度时,员工的幸福感高;当工作向非工作渗透程度高于非工作向工作渗透程度时,员工的幸福感低;在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相互渗透对称的情况下,该边界渗透程度越高,员工的幸福感越高。本文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为组织的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会  陈红  
基于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假设,研究渗透的方向性和不对称性对工作倦怠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工作向非工作渗透与工作倦怠正相关;非工作向工作渗透与工作倦怠呈正U形关系;非工作向工作渗透与工作向非工作渗透完全匹配与完全不匹配时构成的两条曲线把工作向非工作渗透、非工作向工作渗透与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U形曲面划分为四个区域,在区域Ⅰ和区域Ⅲ中,两者相互渗透的程度由趋近渐变为偏离时,工作倦怠先降后升;在区域Ⅱ中,两者偏离程度越高,工作倦怠越高;在区域Ⅳ中,两者偏离程度越高,工作倦怠越低。本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管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以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的对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永丽  张思琪  
当工作或家庭领域中某一个领域内的要素跨越边界进入另一个领域,便发生了工作-家庭边界渗透。以工作家庭边界理论为基础,探究工作-家庭边界渗透对工作家庭平衡的作用效果。采用810名员工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在控制员工的性别、工龄、职位层次后,不同类别的工作-家庭边界渗透对工作家庭平衡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家庭事件渗透或工作家庭心理渗透越多,工作家庭冲突越强,但工作家庭关系渗透越多,工作家庭冲突越弱;工作家庭事件渗透越多,工作家庭促进越强;家庭工作事件渗透越多,家庭工作冲突越强;家庭工作事件渗透越多,家庭工作促进越弱,但家庭工作心理渗透越多,家庭工作促进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贾西子  苏勇  
本文基于边界渗透性对于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以及个体偏好与组织政策匹配作用的意义,对于管理者如何调整工作领域中的资源供给、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目标,如何有效地了解员工偏好并制定工作-家庭友好的政策,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家庭的有效平衡,提出了管理实践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斌   董效臣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出并实施了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本研究旨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并分析其效果和影响。通过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力求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提供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结,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峦  蓝海林  谢卫红  黄培伦  
21世纪企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动荡,组织必须不断调整其内部结构以对付日益动态的竞争环境,传统组织中明确、固定的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已不适应变化的需求,组织内部边界的渗透已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齐昕  
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工作—家庭边界融合的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或匹配)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匹配比不匹配更容易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且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匹配水平越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越高;进一步还发现,在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中,组织认同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齐昕  
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工作—家庭边界融合的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或匹配)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匹配比不匹配更容易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且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匹配水平越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越高;进一步还发现,在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中,组织认同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庆文  朱鸿祥  
高职管理服务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具有良好的德育功能。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全程引领、内容匹配、遵循规律、潜移默化的原则,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工作以及师生交往中进行渗透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皛  
高校智库是一个开展"边界工作"的平台或者枢纽,知识经纪人、政策分析师、政策顾问、政学交往中介是高校智库人员的主要身份和角色,他们作为知识经纪人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资政报告,以政策分析师身份开展面向决策需求的调查研究,担任政策顾问提供契合政策情境的可行性建议,作为政学交往中介组织专家团队和维护资政通道。高校智库需建立一套合理的"边界工作"机制,将自身定位为学术知识整合与资政成果转化的平台,构建小机构与大网络相结合的组织框架,并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制度规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晓晖  张艳清  吴海波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取经验取样法探讨了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识别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两个边界条件对顾客不当行为负面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28位医护人员连续测量10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1023份数据。研究发现,每日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第二天早上的工作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对每日顾客不当行为的负面影响有显著弱化作用。此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的三重调节效应。这些结论对服务型企业有以下启示:需要关注顾客行为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甄选员工和培训员工要重视其主动性人格,提升工作常规化水平;员工主动性人格和工作常规化可以有效缓解顾客不当行为造成的员工工作投入低下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兰霞  王乐乐  
依据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和平衡理论,基于320份员工与配偶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响应面分析以及块变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不同匹配/不匹配类型对员工工作投入及情感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匹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情感平衡和工作投入水平;而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不匹配则会降低员工的情感平衡和工作投入水平。具体而言,当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匹配时,员工边界分割偏好高—配偶边界分割偏好高对员工情感平衡和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强;当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不匹配时,员工边界分割偏好低—配偶边界分割偏好高对员工情感平衡和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更强。无论员工—配偶工作家庭边界分割偏好是否匹配,情感平衡均在其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颖俊  黄剑  
文章首先介绍了知识员工及其工作内容,根据其工作内容的不同将知识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分类,然后通过对知识员工工作内容绩效特征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应该实行不同的考核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淑媛  
高校党建工作是影响其教学水平和育人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对学生和教职工政治素质培养并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工作中要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要从党建工作、教学实际、学生情况出发,立足于科学育人、思想育人视角,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下,积极应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带来的挑战,不断推动高校育人模式现代化,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