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4.109.11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1)
2023(11194)
2022(9350)
2021(8718)
2020(7622)
2019(17868)
2018(17991)
2017(34362)
2016(19051)
2015(22359)
2014(22845)
2013(22544)
2012(20217)
2011(18150)
2010(18635)
2009(17611)
2008(17990)
2007(16595)
2006(14377)
2005(13153)
作者
(55857)
(46570)
(46567)
(44289)
(29589)
(22284)
(21315)
(18372)
(17446)
(16743)
(15836)
(15711)
(14819)
(14759)
(14618)
(14416)
(14371)
(13947)
(13504)
(13322)
(11670)
(11644)
(11461)
(10590)
(10524)
(10479)
(10356)
(10344)
(9450)
(9227)
学科
(84921)
经济(84854)
管理(62290)
(54847)
(47181)
企业(47181)
方法(41239)
数学(35746)
数学方法(35114)
中国(21463)
(21310)
(21209)
地方(19279)
业经(18129)
(17252)
理论(15954)
(14989)
(13986)
贸易(13982)
(13969)
财务(13881)
农业(13869)
财务管理(13842)
(13771)
(13464)
企业财务(12774)
(12588)
银行(12566)
(11869)
(11808)
机构
学院(278471)
大学(276945)
管理(110809)
(110524)
经济(107872)
理学(93928)
理学院(92853)
管理学(91046)
管理学院(90496)
研究(87920)
中国(69624)
(59266)
科学(55513)
(52059)
(45177)
(43757)
(43425)
中心(41545)
研究所(40927)
财经(40500)
业大(40028)
北京(37433)
(36689)
(36487)
师范(36362)
(35046)
农业(34484)
经济学(33179)
(31428)
技术(30782)
基金
项目(178444)
科学(139844)
研究(130340)
基金(127186)
(109787)
国家(108913)
科学基金(93834)
社会(80579)
社会科(76363)
社会科学(76337)
(71755)
基金项目(66679)
教育(61871)
自然(61111)
(59986)
自然科(59655)
自然科学(59640)
自然科学基金(58505)
编号(54447)
资助(53594)
成果(44282)
重点(40563)
(38960)
(38623)
课题(38322)
(36880)
创新(34538)
科研(34383)
教育部(33269)
大学(33102)
期刊
(124858)
经济(124858)
研究(78351)
中国(56102)
(42877)
管理(42320)
学报(40615)
(38694)
科学(38468)
教育(32333)
大学(30727)
技术(30404)
学学(28670)
农业(26030)
(23549)
金融(23549)
业经(20421)
财经(20056)
经济研究(19510)
(17244)
(16213)
统计(15966)
问题(15842)
技术经济(15398)
(14624)
图书(14054)
商业(14052)
(13466)
决策(13263)
理论(12914)
共检索到4161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文颖  蔡永云  
指出现代区域物流协调运输管理模式即是要依托现代物流的发展条件,以区域物流为基础,构建多部门和多种运输方式之间协同合作的管理模式,这一物流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协调",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来实现,并具体分析了协调管理模式及其应用于现代区域物流体系中的机制构建理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雷  黄素心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制定上既要利用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又要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在不对称信息框架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级政府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集权、分权以及授权三种政策模式下的信息损失与协调损失,比较三种模式的优劣。研究表明,分权和授权模式均优于集权模式,而授权模式与分权模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地区之间经济规模的大小与区域政策协调重要性的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綦方中  赵文波  周根贵  
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于提升农业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深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考虑农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需求,以农产品供应链上关键节点为服务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留法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及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及现状的分析,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得出了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一般过程。用实际案例总结电子商务管理在区域经济发展应用中的经验和不足。指出,在我国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区域失调是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阐述城市群生态环境协调含义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城市群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资源性、外部性和人工性等四个主要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按区域协调管理模式、按行业协调管理模式、综合协调管理模式这三种城市群生态环境协调模式的基本类型,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了政府主导的、法制化的、资源化管理的、公众参与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协调管理模式,作为现阶段我国城市群生态环境管理的推荐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葆坤   朱敏   胡荣毅  
一、益昌公司与“益昌模式”的提出益昌薄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昌公司),是一家没有外方直接参与管理的中外合资企业。益昌公司承担了1990年上海市一号重点工程——冷轧薄板工程的生产准备。这一工程的建成与投产,对缓和国内和上海对特薄规格冷板的需求矛盾,对调整和优化上海冶金工业的产品结构,乃至对振兴整个上海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8年的物流产业面板数据,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对区域物流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宏观协调机制、微观协调机制与互动协调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物流产业技术与管理的协调状况进行了研究,基于莫兰指数分析了耦合协调的空间相关、空间集聚特征,并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物流产业技术与管理处于初级耦合协调水平;区域物流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协调状况呈现区域差异;区域物流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协调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区域物流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互动关系不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慧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SBM-DEA模型测算物流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地区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的演变趋势;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西部地区相对偏低;省份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从集聚向随机转变、差异越来越小的变化趋势;大多数省份与周边省份存在较强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效应较为明显。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熠  陶旭辉  韩雨晴  
当年轻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时,低收入地区社会保障赡养负担和缴费率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引发更多人口流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了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分析发现,“区域独立”和“全国统一”模式均未能实现效率最优,前者导致各地实际费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规模过大,而后者则过小,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然而,如果兼顾公平性,只需付出微小的效率损失就可以大幅增进区域公平,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的“公平—效率转换比”极高。实证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已接近效率最优,但仍需大力推进公平性。未来推动区域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应当加大调剂和统筹的力度以及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保稽核力度,并预防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区域发展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少军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祖君  侯宏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回顾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总结为立足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点""线""面"相结合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多维手段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五种模式,从制度优势与有为政府、央地财政关系、区域均衡与人的均衡等视角分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解决南北分化、协同推进大中小城市建设、细化经济区划、完善顶层设计四个方面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树敏  
结合个人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现代物流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展开了讨论,分别从现代物流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现代物流发展具有强化扩散效应的作用,现代物流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几方面展开分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