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6)
- 2023(9681)
- 2022(7653)
- 2021(7092)
- 2020(5772)
- 2019(13262)
- 2018(13179)
- 2017(24445)
- 2016(13277)
- 2015(15383)
- 2014(15259)
- 2013(14765)
- 2012(13630)
- 2011(12626)
- 2010(12408)
- 2009(11679)
- 2008(11878)
- 2007(10404)
- 2006(9387)
- 2005(8881)
- 学科
- 济(61819)
- 经济(61741)
- 管理(34412)
- 业(33526)
- 企(26205)
- 企业(26205)
- 方法(24356)
- 中国(21703)
- 数学(20755)
- 数学方法(20605)
- 农(16621)
- 业经(13804)
- 贸(13716)
- 贸易(13706)
- 财(13692)
- 易(13424)
- 学(13104)
- 制(12335)
- 农业(10989)
- 融(10221)
- 金融(10221)
- 银(10189)
- 地方(10186)
- 银行(10162)
- 行(9881)
- 发(9740)
- 理论(9532)
- 体(9389)
- 关系(8288)
- 策(8239)
- 机构
- 大学(200175)
- 学院(194570)
- 济(91046)
- 经济(89577)
- 研究(77647)
- 管理(68111)
- 中国(59450)
- 理学(58103)
- 理学院(57399)
- 管理学(56486)
- 管理学院(56135)
- 科学(44756)
- 京(44273)
- 财(40749)
- 所(39669)
- 研究所(36189)
- 农(33588)
- 中心(32730)
- 财经(32455)
- 经济学(30928)
- 经(29926)
- 北京(28776)
- 江(28093)
- 院(27930)
- 经济学院(27761)
- 业大(26626)
- 农业(26535)
- 范(26079)
- 师范(25765)
- 财经大学(24433)
- 基金
- 项目(127059)
- 科学(100966)
- 基金(95249)
- 研究(92665)
- 家(85206)
- 国家(84574)
- 科学基金(70701)
- 社会(61974)
- 社会科(58760)
- 社会科学(58746)
- 基金项目(48342)
- 省(44997)
- 自然(43550)
- 自然科(42562)
- 自然科学(42544)
- 教育(42290)
- 自然科学基金(41859)
- 划(40069)
- 资助(39573)
- 编号(34889)
- 部(30182)
- 成果(30062)
- 重点(29950)
- 发(28535)
- 国家社会(27799)
- 中国(27331)
- 创(26117)
- 教育部(25972)
- 课题(25468)
- 创新(24628)
共检索到30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当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既通过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市场和现代化,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回答了这个时代命题,从而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经验具有了世界性的开创性意义。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是世人公认的事实。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探索自主渐进式开放规律、利用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更重视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促进其他国家发展,是这个事实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政治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是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启示。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通过实践来实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在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加速推进。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始终注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统筹开放与安全。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和新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子健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一个百年梦想。但是,这个梦在闭关自守的旧中国只能是个梦。1979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现代化的梦一步一步地要实现了。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20余年的共同奋斗,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目标。该目标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但首要的是经济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慧中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足点1.独立自立、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三个基本方面。《决议》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庄强 孙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城乡关系发展也在不断更新,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反差,要素市场扭曲严重,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本等配置不合理。基于上述问题,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相东 杨丽花
我国对外资开放40多年,历经"地域扩大和产业差异化引入—加速推进和调整优化—负面清单持续缩减"三大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对外资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5年,统筹好对外资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对我国经济行稳致远至关重要。对外资市场准入进行适当限制,统筹对外资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也是国际通行做法。2017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多通过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和特定行业市场准入限制等三种形式对外资进行适当限制,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下一步,我国有必要对外资开放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未来,我国统筹对外资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总原则和基本思路,是既要让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和适当限制契合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略、公平竞争新理念、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新要求,也要避免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泛化、避免适当限制成为不当限制和过度限制。具体路径,可借鉴国际经验,基于我国国情,构建以健全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为主体、以推动对外资的反垄断规范化和谨慎放宽特定行业的外资市场准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开放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静 张力 谢丽君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阐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内源性的基础上,从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内需与外需、内资与外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关系层面上探究了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均衡的环境支持。
关键词:
国内发展 对外开放 内源性 环境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梁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全面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将内外经济政策统一于国家的战略利益。目前国内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转变片面的GDP导向思路,确立国家竞争力导向原则。要以我为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好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和经济安全的关系。
关键词:
统筹 开放 结构优化 自主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福林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理论擘画和全面部署,并确定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内外经济互动是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首先,本文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交互发展的历程,尤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共生的关联性,并阐述了两者交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与对外开放战略密切相关的若干重点议题展开探讨。最后,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素玲
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过程。但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统筹"三化"发展的理念,建立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系统总结了对外开放对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效应。对外开放,引进了我们需要的资金;引进、学习、吸收、消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的再创新;也使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现代的企业制度;而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边内陆开放,形成了我国全面开放的格局,这些开放地带和这种开放格局,使我们内生了新的体制机构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通过加工出口贸易,我们将数亿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劣势转变成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样的比较优势。这样一些对外开放的方面和内容,是30年来强劲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现代化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及更好地处理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关系等角度论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蕴涵,并从发展国民经济全局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出发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应采取"4个相结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蕴涵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长湧
4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转型的效应十分明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这个成就十分不易。过去50年,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只有日本、亚洲"四小龙"等13个经济体对外开放取得成功,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些经济体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多数经济基础本来就不错,发展过程中又得到西方的支持和援助。而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