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4)
2023(6947)
2022(5239)
2021(4639)
2020(3699)
2019(7766)
2018(7984)
2017(14890)
2016(8086)
2015(8826)
2014(8565)
2013(7554)
2012(6160)
2011(5413)
2010(5447)
2009(5210)
2008(4832)
2007(4186)
2006(3755)
2005(3504)
作者
(20146)
(16593)
(16413)
(15758)
(10548)
(7773)
(7525)
(6266)
(6259)
(5733)
(5604)
(5487)
(5140)
(5086)
(5052)
(5018)
(4975)
(4961)
(4897)
(4591)
(4113)
(4050)
(4002)
(3796)
(3737)
(3728)
(3651)
(3614)
(3316)
(3240)
学科
(27776)
经济(27742)
管理(21006)
(20463)
(16074)
企业(16074)
中国(11311)
(11166)
业经(9351)
方法(7773)
农业(7506)
(6927)
地方(6547)
(6123)
数学(5981)
(5967)
数学方法(5889)
理论(5780)
(5388)
发展(5217)
(5209)
(5163)
贸易(5159)
(4974)
(4932)
产业(4910)
(4730)
银行(4724)
(4513)
教育(4418)
机构
学院(102597)
大学(98290)
(38201)
经济(37331)
管理(35785)
研究(32678)
理学(30439)
理学院(30134)
管理学(29455)
管理学院(29282)
中国(24723)
(20211)
科学(19726)
(18595)
(16208)
(15927)
(15636)
中心(14896)
(14869)
师范(14732)
财经(14516)
研究所(14172)
业大(13616)
(13117)
(13108)
技术(12908)
北京(12162)
农业(12080)
(12070)
经济学(11739)
基金
项目(67646)
科学(53510)
研究(53084)
基金(47263)
(40475)
国家(40120)
科学基金(34737)
社会(33726)
社会科(31880)
社会科学(31874)
(28130)
教育(25009)
基金项目(24471)
编号(23622)
(22766)
自然(20549)
自然科(20096)
自然科学(20092)
自然科学基金(19697)
成果(18817)
资助(17848)
课题(16520)
重点(15661)
(15645)
(14878)
(14424)
项目编号(14314)
国家社会(13850)
(13812)
(13509)
期刊
(47031)
经济(47031)
研究(30373)
中国(22496)
(16594)
教育(16437)
(14738)
学报(14640)
管理(14083)
科学(13482)
农业(11454)
大学(11374)
学学(10514)
业经(10157)
技术(9830)
(8982)
金融(8982)
经济研究(8268)
财经(6962)
职业(6171)
问题(6064)
(6057)
图书(5838)
(5775)
商业(5524)
现代(5380)
(5233)
会计(4896)
(4831)
论坛(4831)
共检索到15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晔  
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工匠之师是培育大国工匠的关键。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工匠之师,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制造业提品质、创品牌的现实需要。现代化背景下认识和理解工匠之师,既要挖掘和继承传统内涵,也要体现时代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李克强总理对工匠之师六个方面的科学论断是深刻认识工匠之师内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华  
工匠之师的提出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工匠精神传播的客观要求,符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是"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继承与发展。工匠之师是传统"工匠"与"师"角色的继承与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师角色,重塑了新时代教师形象。工匠之师代表了一种角色期待,是产教融合的统一体,内蕴了一种理想人格。传承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仅是工匠之师的时代使命,而且贯穿于自身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始终。工匠之师的培育过程也即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匡和平  
现代化语境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目的性在于其对农民和社会的发展价值无以替代。在中国语境中,其合规律性则在于必须由党的"倡导"和政府的"引导"。积极发挥该组织的作用内在地要求在把握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理清政府与其利益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承萍  赵蒙成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引性和规定性,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必然要加快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职业教育必须强化中国特色、类型教育特色,体现实践进程的方向性与过程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坚守价值追求,围绕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和竞争力不强两大关键问题,着力于重塑职业教育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以良法善治消除职业教育系统性歧视,优化学制以打破阻碍学生持续发展的藩篱,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企业办学主体身份认同,让更多的大国工匠成为职教良师,全面赋能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杜连森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应是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根本出发点。英格尔斯的人格框架理论提出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分野。借鉴该理论,通过对传统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再审视,发现传统工匠具有浓厚的前现代特征,生长于前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遭遇生存危机。因此,要继承发扬工匠精神,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进而言之,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塑造现代工匠为根本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铭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既是促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释放公司法改革红利,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而发挥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给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审视域外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清晰推演出其对自由、公平市场环境的依附,灵活自治、效率增进、权责均衡更是功能主义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公司治理的症结,本文认为应在两权分离的基本前提下予以解决,借助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构建来实现突破。配合控股股东义务的强化和各机关权责的均衡配置,在因应公司实际自治需求中实现改革目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玉文  
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必须要对历史语境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启动要件进行追溯。面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寻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启动的历史前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启动的思想基础,它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启动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中国式现代化启动提供了动力源泉。从历史前提、思想基础、政治保障、动力源泉四方面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启动要件,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显著区别于西方原生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拉美地区的依附型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玉文  
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必须要对历史语境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启动要件进行追溯。面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寻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启动的历史前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启动的思想基础,它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启动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中国式现代化启动提供了动力源泉。从历史前提、思想基础、政治保障、动力源泉四方面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启动要件,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显著区别于西方原生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拉美地区的依附型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应杭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不仅是对“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一认知迷障的彻底破除,也不仅是对全球化进程中现代化模式之中国创新的高度肯定,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出场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就商业文明的守正与创新而论,激活已有的儒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新儒商精神正是在这一历史与现实语境下应运而生的。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来思考新儒商的内涵,至少应有三个维度的内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匡和平  
现代化语境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目的性在于其对农民和社会的发展价值无以替代。在中国语境中,其合规律性则在于必须由党的"倡导"和政府的"引导"。积极发挥该组织的作用内在地要求在把握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理清政府与其利益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君录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工匠精神"是传统工匠精湛技艺、审美志趣、实践品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要在信息社会的时代变迁中得到彰显与弘扬,亟待赋予新的价值内涵,融入时代内容,实现现代性转换,从而使"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燕玉霞  
工匠精神是"道德精神"引领下的从事专门技艺的德性生活过程,属于职业精神的一种。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认识不足、建设流程不科学、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深耕课堂的精神等问题,通过探讨工匠精神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及有机结合点,提出工匠精神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基础、以"双渠道""三步骤"培训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兼职教师为补充几个方面并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做好做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静渊  
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工匠精神作为我国古老的工匠职业规范,可以广泛适用于服装设计行业。文章阐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从以德为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爱国为民4个方面,明确了工匠精神在当代服装设计师职业中的体现及其当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