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8)
2023(10547)
2022(8261)
2021(7552)
2020(6115)
2019(13291)
2018(13367)
2017(24828)
2016(13629)
2015(15275)
2014(15096)
2013(14226)
2012(12401)
2011(11082)
2010(11218)
2009(10673)
2008(10605)
2007(9991)
2006(9136)
2005(8082)
作者
(36427)
(30068)
(29971)
(28553)
(19088)
(14173)
(13805)
(11557)
(11397)
(10757)
(10286)
(10169)
(9565)
(9502)
(9272)
(9188)
(8929)
(8928)
(8809)
(8623)
(7577)
(7419)
(7252)
(6911)
(6897)
(6842)
(6767)
(6588)
(6081)
(5910)
学科
(53325)
经济(53174)
管理(45822)
(37126)
(32831)
企业(32831)
中国(18685)
(17242)
方法(17031)
业经(16760)
地方(16699)
(14813)
理论(11998)
数学(11535)
(11499)
(11466)
数学方法(11411)
农业(11352)
(10136)
(9533)
财务(9481)
财务管理(9459)
(9002)
(8968)
(8939)
企业财务(8902)
(8866)
银行(8860)
地方经济(8716)
环境(8410)
机构
学院(179750)
大学(175902)
管理(68904)
(67310)
经济(65483)
研究(59031)
理学(56557)
理学院(55867)
管理学(54861)
管理学院(54484)
中国(47432)
(38226)
科学(36026)
(34368)
(30370)
(28913)
中心(28308)
(26227)
(26127)
师范(26008)
研究所(25833)
财经(25478)
(24517)
北京(23691)
业大(23151)
(22874)
(21838)
技术(21224)
师范大学(20478)
(20272)
基金
项目(115282)
科学(91311)
研究(89948)
基金(80517)
(68890)
国家(68267)
科学基金(59289)
社会(57920)
社会科(53719)
社会科学(53701)
(47348)
基金项目(42291)
教育(41700)
编号(39137)
(38727)
自然(35582)
自然科(34725)
自然科学(34719)
自然科学基金(34056)
成果(32054)
资助(30720)
课题(27733)
重点(26459)
(26276)
(24144)
(23897)
(23729)
项目编号(23545)
国家社会(23101)
创新(22267)
期刊
(88037)
经济(88037)
研究(54552)
中国(45061)
管理(29589)
(29293)
教育(28341)
(25745)
学报(24470)
科学(24252)
大学(19233)
技术(18211)
(17562)
金融(17562)
农业(17386)
学学(17374)
业经(15926)
经济研究(13059)
财经(12741)
图书(12544)
(11148)
问题(10547)
(10345)
职业(9529)
现代(9391)
书馆(9258)
图书馆(9258)
(9000)
论坛(9000)
(8922)
共检索到290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同时作为新的时代主题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是二者却具有不同的内涵,各自有着特定的指向。社会建设重在"建",而社会管理重在"管"。所以,不能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混为一谈,也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管理纳入社会建设的范畴,更不宜以社会管理代替社会建设。但是,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内在的联系,两者范畴中若干交叉的内容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社会建设的进行有利于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社会管理的创新同时促使社会建设落到实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永亮  张宾  
以中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农村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质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和扩展,利用CSS2017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质量、社会质量的内部(城乡之间)差异以及中国农村社会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做量化分析。通过对农村社会质量现状和城乡社会质量比较分析发现,农村社会质量在整体上弱于城市社会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质量这一概念的现代化属性有关;农村地区居民在社会底线保障对社会质量评价的影响效应上要高于城市地区。社会质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除在于讨论个体与社会关系及社会整体运行状况外,同时也是一种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方式,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既可以看到城乡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也可看到传统乡村社会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宁波  
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公众信赖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才可能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政府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解决社会矛盾,能够大大提升政府公信力。在目前政府公信力日益削弱的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的提出正当其时,政府应当树立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健全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取信于民;培育公民社会,放权于民,执政为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琳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考验着我党的执政能力,更对我国的社会管理提出新的创新要求。本文在社会管理政策创新的指引下,以危机应急管理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危机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必要性和改进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关义  胥力伟  
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司治理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税收治理,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税收法治,税收法治反过来助推公司治理现代化。文章采用规范分析方法,从微观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宏观税收法治建设,提出助推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税收立法和税收执法法治化。现阶段税收立法技术导致实体税法内容较原则、较简单,大量复杂涉税处理需要依据规范性法律文件,稳定性不足,给规范化的公司治理带来极大挑战,建议继续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健全税收立法的动态调整机制。现阶段税收执法存在纳税服务法治化不足消耗公司治理能力、税收执法法治化不足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问题,建议完善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体系法治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尧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在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具有积极且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社会治理阶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农村社会保障治理实现自身发展的创新路径需要遵循法治化原则,以共享发展治理理念为理论依据,重新定位农村社会保障治理目标,立足农村社会结构,整合农村社会保障治理管理与运行机制,与时俱进地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在农村社会治理的重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启容  
社区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逐步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全民终身教育。鉴于此,有必要从国际的视野出发,对美国、北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取向、模式和体系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对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社区教育和国外进行对比,从国外社区教育发展重点、运作机制、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得出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利用政府的行政统辖力,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到了覆盖面广、师资队伍稳定、课程体系完整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现代化方向的整体规划思路,就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看,未来社区教育可以聚焦在个体学习、群体组织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怀国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道德哲学体系,不仅为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开启的英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其关于政治修明、法律严正、社会包容和经济自由的学术思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亦具有重要启发。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围绕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易、普遍勤劳和资本积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理论经济学体系,不仅为经济学所有之前和所有之后的发展提供了问题和尺度,而且对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一定启发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卫  
法团主义强调由国家主导下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商来协调利益冲突,对创新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有独特吸引力。在法团主义视域下,首先,农村多元利益主体应能通过各种民间组织来实现表达和整合利益诉求;其次,要凸现农村正式权威组织在利益协调中的主导作用,应合理限制强势利益群体的力量与权威,使其不损害公益并承担公共责任,同时,还应通过发展公民社会、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来增强农村弱势社会组织的力量,以实现利益主体的竞争性均衡;再次,培育多方参与的公共领域,村民通过基层民主选举活动、协商性会议、大众传媒等公共论坛来参与协商,形成公共意见。通过以上措施,来实现多元利益的均衡和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周文利  
乡村社会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高校服务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乡村社会治理具有有效化解乡村利益矛盾和乡村利益冲突、提高制度整合力与精细化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社会功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生态环境恶化、人才短缺、村民基本权利未落实等问题,提出以高校服务乡村社会治理为视角,科学谋划乡村社会治理发展、满足民众社会需求、合理规避乡村治理困境以及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文红  马惊鸿  
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是教育形成并释放社会政治功能的首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社会治理使法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法学教育一直饱受远离社会的诟病,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尚待改革创新。应该在资源整合的路径下,构建法治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打造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模式,回应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程  李平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视角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明确"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兴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把助力民族复兴视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使命,把协力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支撑,把聚力服务提升视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多元化、多路径培养人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社会,全面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合作共管是实现善治的两个基本前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鲜明地体现了善治的基本取向。我国现行的乡村社会管理体制脱胎于长期实行的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尽管管理主体已经多元化,但它们自身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在乡村社会管理中合作共管功能的发挥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治理和善治的理念,完善乡村社会管理各主体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架构起主体间社会管理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静  
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是指从虚拟社会构成单元即虚拟社会主体特质把握出发,以虚拟社会自组织特性的分析为基点,转换研究路向,构建起融战略规划、秩序体系、管理模型、网络文化"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