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1067)
2022(8522)
2021(7424)
2020(6118)
2019(13256)
2018(13151)
2017(24849)
2016(13378)
2015(15197)
2014(15514)
2013(14631)
2012(13539)
2011(12424)
2010(12918)
2009(12449)
2008(11144)
2007(10291)
2006(9652)
2005(9139)
作者
(39250)
(32591)
(32325)
(31103)
(20795)
(15243)
(14714)
(12551)
(12487)
(11596)
(11285)
(10849)
(10637)
(10564)
(10325)
(10142)
(9525)
(9503)
(9202)
(8938)
(8540)
(8009)
(7890)
(7524)
(7505)
(7290)
(7156)
(7028)
(6643)
(6554)
学科
(74331)
经济(74264)
管理(36059)
(33074)
中国(26885)
(26352)
金融(26345)
(26194)
企业(26194)
(23887)
银行(23861)
(23193)
地方(22436)
方法(19396)
(16993)
业经(16971)
数学(16544)
数学方法(16440)
(16166)
(15120)
(14599)
地方经济(12957)
(12752)
农业(12092)
中国金融(11208)
理论(10754)
(10398)
产业(10267)
(8992)
财务(8951)
机构
学院(192542)
大学(190361)
(89199)
经济(87307)
研究(72291)
管理(65086)
中国(60589)
理学(53961)
理学院(53352)
管理学(52412)
管理学院(52071)
(41595)
科学(40868)
(40236)
(36852)
中心(33750)
研究所(33043)
财经(32185)
(31903)
(31120)
经济学(29841)
(28974)
经济学院(26512)
(25881)
北京(25640)
业大(25293)
(25248)
(25114)
师范(24953)
农业(24534)
基金
项目(119127)
科学(92828)
研究(90125)
基金(84389)
(73079)
国家(72438)
科学基金(61067)
社会(58955)
社会科(55896)
社会科学(55882)
(48057)
基金项目(43140)
教育(40385)
(38909)
编号(36438)
自然(35344)
自然科(34520)
自然科学(34506)
资助(34124)
自然科学基金(33867)
成果(30783)
(28499)
重点(27517)
课题(26858)
(25260)
国家社会(25098)
(24532)
发展(23826)
(23475)
(23469)
期刊
(110426)
经济(110426)
研究(65664)
中国(44199)
(34830)
金融(34830)
(32508)
(31146)
学报(29938)
管理(26955)
科学(26317)
大学(23018)
教育(21907)
学学(21825)
农业(19742)
经济研究(19026)
技术(17863)
财经(17716)
业经(16233)
(15469)
问题(14050)
技术经济(10283)
(10130)
世界(9722)
国际(9685)
(9654)
统计(9208)
现代(9122)
经济问题(8967)
商业(8894)
共检索到319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德旭  
新时代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金融业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几个基本标志:一是金融体
关键词: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现代金融不仅是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现代化经济包含着广泛的涵义,与追赶型、粗放式发展的经济体系不同,强调的是具有更高效益的经济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魏杰  
十九大报告给我们经济学界提了很多任务,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经济绝不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报告当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十九大开会期间,在讨论这个任务的时候,提出来一个名词叫"明斯基时刻"。大家知道明斯基是著名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受马克思影响很大。他在1986年曾经出过一本书《稳定与不稳定经济》,这本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十九大提出了要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中间隐含着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准备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汉阳   朱启贵   李旭辉  
本文基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1”战略构想,从7个维度选取33个指标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以及四大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性和渐进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揭示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2020年,习近平对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间点、"十四五"时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和重点,以及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重点是理论、量化评价、实践路径和构建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本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和解读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认为税收是联系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纽带,税制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为此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威  周士跃  
文章主要从时代背景、内涵特征、基本要素、重大意义以及实现路径五个方面解读、梳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包括中国国情和国际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内涵特征主要包括系统论和状态论,系统论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状态论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一种客观经济状态或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主要从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世界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实现跨越性发展,更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困难和新挑战,是统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论述为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系统论"角度进行论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不足主要体现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解释;研究成果理论性阐述较多,缺乏量化分析;没有同世界其他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验做法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柏  温彬  李洪侠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瓶颈,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现"六个转变":发展目的从先富转向共富;发展动力从要素高投入和低价格转向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产业体系从各自发展转向协同发展;市场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转向绿色发展;管理方式转向供给管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吉耀  原倩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登高望远、审时度势,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7个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也是因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柏  温彬  李洪侠  
(一)发展目的:先富转向共富20世纪80年代,为尽快启动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着力解决的是"先富"的问题,那么现代化经济体系则要突出解决"共富"的问题。衡量指标要从过去的经济规模和速度转向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