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6)
2023(13392)
2022(10819)
2021(9662)
2020(7844)
2019(17719)
2018(17947)
2017(32792)
2016(17922)
2015(19780)
2014(20121)
2013(19400)
2012(18191)
2011(16934)
2010(17457)
2009(16283)
2008(16045)
2007(14617)
2006(13851)
2005(13245)
作者
(53202)
(44517)
(44047)
(42200)
(28465)
(20981)
(20006)
(17095)
(17077)
(15964)
(15398)
(14767)
(14744)
(14573)
(14183)
(13634)
(13141)
(12891)
(12811)
(12423)
(11809)
(11043)
(11032)
(10392)
(10038)
(9955)
(9945)
(9895)
(9120)
(8872)
学科
(92820)
经济(92721)
管理(44201)
(39848)
(30318)
企业(30318)
中国(29886)
地方(27725)
(23761)
方法(22765)
业经(21822)
(18964)
(18711)
数学(18681)
数学方法(18473)
地方经济(16213)
(16087)
金融(16080)
农业(16012)
(15854)
(15848)
银行(15824)
(15487)
(15272)
(14779)
理论(13506)
(12282)
贸易(12269)
环境(12141)
发展(11719)
机构
学院(255397)
大学(254734)
(111907)
经济(109460)
研究(103254)
管理(86096)
中国(78520)
理学(70598)
理学院(69669)
管理学(68352)
管理学院(67855)
科学(60555)
(57281)
(53979)
(53011)
研究所(48227)
(45344)
中心(44591)
(43190)
财经(39279)
(37866)
北京(37587)
师范(37440)
(37246)
(35309)
经济学(35140)
农业(34798)
业大(34795)
(34215)
(32930)
基金
项目(155652)
科学(120861)
研究(118580)
基金(108171)
(94778)
国家(93908)
科学基金(78063)
社会(74670)
社会科(70582)
社会科学(70565)
(62557)
基金项目(55058)
教育(54100)
(51981)
编号(48689)
自然(45763)
自然科(44652)
自然科学(44635)
自然科学基金(43797)
资助(43552)
成果(42241)
(40663)
课题(36804)
重点(36332)
发展(33320)
(33092)
(32787)
(31794)
国家社会(31377)
(30134)
期刊
(146528)
经济(146528)
研究(91292)
中国(68087)
(44546)
学报(40658)
(40120)
教育(39836)
管理(37250)
科学(36896)
大学(31074)
(30268)
金融(30268)
农业(29646)
学学(28598)
技术(24968)
经济研究(24453)
业经(23057)
财经(20789)
问题(18634)
(18226)
(15656)
(14547)
世界(13915)
国际(13565)
图书(13284)
技术经济(13283)
(12502)
论坛(12502)
改革(12086)
共检索到437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十九大重要理论成果是系统形成并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发展"命题认识的科学性、深刻性提升到全新的历史高度。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发展、改革、开放三方面基本命题的统一,指出:"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本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和解读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认为税收是联系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纽带,税制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为此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针对"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纵论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势,共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途径。本届峰会召开的首日即举行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确定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为首批国家数字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喆  汪海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着产权制度改革滞后、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跟进不力、发展规划评估科学性有待提升、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深化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近期改革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中期改革着眼于抓重点、统全局,远期改革着眼于再升级、再深入。要重视顶层设计,尊重首创精神,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创造包容性、宽容性、建设性和参与性的改革氛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和建立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持体系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一、新时代与新发展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发展有一个新的方位把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社会经济的变化。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推动了社会经济基础的演化,而经济基础的演化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化。这种历史变化使得整个社会有了新的时代性的特征。所以我们说进入新时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环境下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
关键词: 货币贮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新变化、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偏低、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提出的战略性举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野   马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升级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体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历史阶段,依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先分析了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现代化体系的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消费税改革也要支撑和服务这一目标。本文在对现行消费税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的情况下,根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金融发展五个方面对消费税改革提出了要求,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探讨了消费税的改革思路和重要构成措施。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何代欣  
中国改革从来离不开税制变迁。"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发展目标。为此,关于中国税制改革的长期性和规律性特征的探索持续推进。税制改革正肩负着在宏观调控、中观运行与微观治理等领域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使命。研究发现的改革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制优化与税负合理可成为助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推进剂;第二,很多公共领域的问题与税制改革紧密关联起来;第三,全球化及后工业化时代的现代税收制度设计正在加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玲娥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界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与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联系山西省的实际分析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动力转变、结构优化、体制完善、增长高效、环境改善、区域协调、开放提升和民生共享。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宇  沈坤荣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支撑,并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关键。该文在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省际数据,选择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方法,论证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该文的研究还发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基于此,该文从加强创新引领、坚持市场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高水平开放以及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针对不同区域有所侧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