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0)
2023(12758)
2022(10138)
2021(9139)
2020(7438)
2019(16461)
2018(16508)
2017(30819)
2016(17253)
2015(19637)
2014(20239)
2013(19208)
2012(18340)
2011(16764)
2010(17489)
2009(16404)
2008(16260)
2007(15403)
2006(14350)
2005(13044)
作者
(51803)
(43145)
(43091)
(41132)
(27785)
(20345)
(19497)
(16752)
(16465)
(15857)
(14830)
(14403)
(14247)
(14025)
(13937)
(13311)
(12865)
(12479)
(12427)
(12408)
(11377)
(10693)
(10676)
(10037)
(9900)
(9721)
(9713)
(9633)
(8933)
(8729)
学科
(86071)
经济(85986)
管理(49203)
(41329)
(32546)
企业(32546)
中国(25473)
地方(23897)
方法(23848)
(23030)
数学(19808)
数学方法(19493)
业经(19340)
(18411)
(17297)
(16912)
农业(15040)
地方经济(14102)
(13662)
理论(13305)
(13240)
银行(13211)
(13081)
(12917)
金融(12910)
(12772)
(12402)
环境(11759)
(11666)
贸易(11656)
机构
学院(251817)
大学(249615)
(107886)
经济(105320)
研究(94845)
管理(87192)
中国(72576)
理学(71969)
理学院(71100)
管理学(69615)
管理学院(69146)
科学(56089)
(54662)
(51438)
(48940)
研究所(43647)
(43134)
(42931)
中心(42717)
财经(38448)
(35615)
师范(35227)
北京(35089)
业大(34552)
(34550)
(34296)
(33554)
经济学(33498)
农业(33377)
(31101)
基金
项目(152734)
科学(118456)
研究(116282)
基金(106235)
(92293)
国家(91431)
科学基金(76639)
社会(72395)
社会科(68253)
社会科学(68236)
(61208)
教育(53702)
基金项目(53546)
(50596)
编号(48665)
自然(46176)
自然科(45045)
自然科学(45029)
资助(44188)
自然科学基金(44180)
成果(42488)
课题(36329)
(35213)
重点(35029)
(32749)
(30383)
(29880)
(29864)
国家社会(29651)
发展(29046)
期刊
(140320)
经济(140320)
研究(85147)
中国(61814)
(41966)
(39753)
学报(39455)
教育(37092)
管理(36809)
科学(35242)
大学(30353)
(28146)
金融(28146)
学学(28081)
农业(27952)
技术(25177)
经济研究(22557)
业经(21587)
财经(20441)
(17929)
问题(17723)
(14035)
图书(14032)
(13840)
技术经济(13201)
国际(12822)
世界(12580)
(12431)
论坛(12431)
统计(12178)
共检索到420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前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也要克服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消除部门间资本收益率严重不均衡现象,打破行政垄断、降低进入障碍;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尤其是处于短板状态的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分配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要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要正视和改善区域间开放不均衡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重点;完善绿色发展体系,要在制度建设上把环境保护成本内部化为财富;加速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的前提是加大对内开放的步伐;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从纵向改革转向横向改革,确立企业和个人的强势市场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前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也要克服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消除部门间资本收益率严重不均衡现象,打破行政垄断、降低进入障碍;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尤其是处于短板状态的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分配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要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要正视和改善区域间开放不均衡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重点;完善绿色发展体系,要在制度建设上把环境保护成本内部化为财富;加速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的前提是加大对内开放的步伐;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从纵向改革转向横向改革,确立企业和个人的强势市场主体地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新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必须从了解其提出的背景出发。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属性中,较为重要的是安全性、质量性、福利性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安全性与效率性、政府与市场等的重要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孙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符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基本国情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包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创新地位、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等六个方面。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深化制度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文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渐扩展,从经济建设为主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中国的"五位一体"、"四全面"现代化已经超越了以经济现代化、物质现代化为标志的西方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创新和实现全面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首先,现代化经济体系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其次,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的经济体系;第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文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渐扩展,从经济建设为主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中国的"五位一体"、"四全面"现代化已经超越了以经济现代化、物质现代化为标志的西方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创新和实现全面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首先,现代化经济体系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其次,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的经济体系;第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和建立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持体系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2020年,习近平对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间点、"十四五"时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和重点,以及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重点是理论、量化评价、实践路径和构建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本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和解读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认为税收是联系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纽带,税制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为此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汉阳   朱启贵   李旭辉  
本文基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1”战略构想,从7个维度选取33个指标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以及四大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性和渐进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揭示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吉耀  原倩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登高望远、审时度势,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7个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也是因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文玮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实现这样目标显然是要从生产端,也就是供给侧入手。我国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生产端,性质是结构性的,包括供给和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最终集中体现在市场上就是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矛盾。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煤炭、钢铁、水泥、平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