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7)
2023(14718)
2022(11925)
2021(10641)
2020(8862)
2019(19547)
2018(19773)
2017(36983)
2016(20338)
2015(22635)
2014(22686)
2013(21660)
2012(19716)
2011(17886)
2010(18319)
2009(17688)
2008(17172)
2007(15620)
2006(14345)
2005(13527)
作者
(57108)
(47597)
(47502)
(45609)
(30315)
(22451)
(21537)
(18242)
(17919)
(17078)
(16622)
(15798)
(15518)
(15461)
(15189)
(14708)
(14122)
(13759)
(13738)
(13488)
(12335)
(11691)
(11622)
(11017)
(10732)
(10677)
(10575)
(10574)
(9626)
(9348)
学科
(93143)
经济(93032)
管理(59997)
(51377)
(43384)
企业(43384)
方法(26560)
中国(26527)
(24980)
(23127)
地方(22917)
(22422)
业经(22225)
数学(21953)
(21845)
数学方法(21742)
税收(20391)
(20222)
(18447)
(17520)
(15385)
银行(15354)
(15196)
金融(15188)
农业(14853)
(14748)
理论(14295)
地方经济(13930)
(13350)
环境(13305)
机构
学院(284445)
大学(281786)
(123233)
经济(120619)
研究(103110)
管理(99603)
理学(83353)
理学院(82422)
管理学(81016)
管理学院(80476)
中国(78904)
(64690)
(59839)
科学(58937)
(52500)
财经(48167)
(46585)
研究所(46478)
中心(45566)
(44086)
(43234)
经济学(39269)
北京(38046)
(37535)
(37249)
师范(37144)
业大(36987)
(36214)
财经大学(35025)
经济学院(34815)
基金
项目(176654)
科学(138447)
研究(134682)
基金(125733)
(108916)
国家(107999)
科学基金(91782)
社会(86681)
社会科(82056)
社会科学(82038)
(70045)
基金项目(64709)
教育(61877)
(57751)
编号(55621)
自然(54654)
自然科(53356)
自然科学(53337)
自然科学基金(52365)
资助(50548)
成果(47769)
重点(40554)
课题(40147)
(39788)
(38440)
(37564)
(36702)
国家社会(36529)
(35725)
创新(34520)
期刊
(153741)
经济(153741)
研究(98358)
中国(65600)
(52189)
(42771)
学报(42222)
管理(41431)
科学(37878)
教育(36921)
大学(32558)
学学(30490)
(29484)
金融(29484)
农业(28208)
经济研究(26069)
技术(25667)
财经(24895)
业经(23510)
(21614)
问题(19178)
(17931)
(16265)
(15382)
国际(14576)
税务(14482)
(14291)
世界(13771)
技术经济(13616)
现代(13092)
共检索到46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何代欣  
中国改革从来离不开税制变迁。"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发展目标。为此,关于中国税制改革的长期性和规律性特征的探索持续推进。税制改革正肩负着在宏观调控、中观运行与微观治理等领域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使命。研究发现的改革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制优化与税负合理可成为助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推进剂;第二,很多公共领域的问题与税制改革紧密关联起来;第三,全球化及后工业化时代的现代税收制度设计正在加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本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和解读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认为税收是联系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纽带,税制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为此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消费税改革也要支撑和服务这一目标。本文在对现行消费税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的情况下,根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金融发展五个方面对消费税改革提出了要求,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探讨了消费税的改革思路和重要构成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喆  汪海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着产权制度改革滞后、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跟进不力、发展规划评估科学性有待提升、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深化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近期改革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中期改革着眼于抓重点、统全局,远期改革着眼于再升级、再深入。要重视顶层设计,尊重首创精神,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创造包容性、宽容性、建设性和参与性的改革氛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十九大重要理论成果是系统形成并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发展"命题认识的科学性、深刻性提升到全新的历史高度。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发展、改革、开放三方面基本命题的统一,指出:"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水斌  
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端来看,存在着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失衡、扶贫职能发挥不充分、办学国际化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根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快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具体而言,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全面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统筹配置资源,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服务下沉,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拓展国际交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之兵  
经济体系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质量的系统性概念,而区域则是经济体系的载体。基于区域经济理论视角,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运行规律要求与区域的主观能动性、效率要求与产业的空间要素性以及空间叠加性、持续升级要求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级差性等三个层面来讨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难点。进一步地采取这一理论框架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以完全的空间一体化、深化产业本质与规律研究、赋予先发地区自主发展权为前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现代金融不仅是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现代化经济包含着广泛的涵义,与追赶型、粗放式发展的经济体系不同,强调的是具有更高效益的经济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
关键词: 货币贮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威  杨弘业  李明浩  
(一)加快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完善经济体系制度保障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需求方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进行拉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需求管理体系,但我国供给侧各生产要素的监管体系中缺乏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因此,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加速构建整个供给体系的制度,为充分释放供给侧要素活力奠定制度基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平新乔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新时代财政税收体制讲了三句话: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这就从财政、预算、税收三个方面指出了新时代中国财税体制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含义十分丰富。从十九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蓝图里,我们可以读出新时代人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2020年,习近平对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间点、"十四五"时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和重点,以及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重点是理论、量化评价、实践路径和构建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汉阳   朱启贵   李旭辉  
本文基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1”战略构想,从7个维度选取33个指标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以及四大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性和渐进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揭示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