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7)
2023(6243)
2022(4672)
2021(4199)
2020(3477)
2019(7300)
2018(7523)
2017(14635)
2016(7872)
2015(8955)
2014(9141)
2013(8615)
2012(7691)
2011(6760)
2010(6825)
2009(6429)
2008(6380)
2007(5704)
2006(5054)
2005(5014)
作者
(21818)
(18024)
(17962)
(17468)
(11628)
(8592)
(8271)
(6916)
(6915)
(6483)
(6309)
(6226)
(5850)
(5845)
(5801)
(5664)
(5414)
(5351)
(5271)
(5229)
(4688)
(4480)
(4348)
(4205)
(4142)
(4053)
(3992)
(3929)
(3596)
(3545)
学科
(32487)
经济(32444)
管理(23661)
(22950)
(17830)
企业(17830)
方法(12481)
中国(11102)
(11016)
数学(10437)
数学方法(10321)
(9840)
业经(9151)
农业(7780)
(6538)
地方(6231)
(6194)
财务(6177)
财务管理(6160)
(6001)
企业财务(5904)
(5767)
(5659)
银行(5652)
(5547)
金融(5547)
(5341)
(5236)
贸易(5234)
理论(5161)
机构
学院(111394)
大学(110957)
(45741)
经济(44773)
管理(40200)
研究(37182)
理学(33798)
理学院(33444)
管理学(32732)
管理学院(32539)
中国(30654)
(23671)
(23506)
科学(21555)
(18842)
财经(18218)
(17150)
中心(16948)
(16882)
研究所(16645)
(16559)
(15245)
北京(15211)
师范(15109)
业大(14586)
经济学(14282)
(13784)
(13421)
财经大学(13407)
农业(13145)
基金
项目(70110)
科学(55489)
研究(52230)
基金(51172)
(43930)
国家(43513)
科学基金(37655)
社会(34463)
社会科(32654)
社会科学(32645)
(26633)
基金项目(26394)
教育(24028)
自然(23252)
自然科(22623)
自然科学(22617)
自然科学基金(22196)
(22032)
编号(21805)
资助(20538)
成果(17463)
重点(15477)
(15434)
(14897)
课题(14770)
国家社会(14509)
(13636)
教育部(13477)
(13344)
(13253)
期刊
(55387)
经济(55387)
研究(35550)
中国(24277)
(18758)
(16636)
学报(16531)
管理(15938)
科学(14791)
(13687)
金融(13687)
大学(13145)
教育(13094)
学学(12143)
农业(11154)
业经(10041)
经济研究(9574)
财经(9254)
技术(9159)
(7903)
问题(7047)
商业(6496)
(6298)
图书(6156)
现代(5453)
(5403)
(5373)
世界(5266)
统计(5194)
国际(5095)
共检索到175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安琪  
现代化《德国民法典》注重消费者的特殊保护,在民事主体部分统一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为避免双轨制私法体系的威胁,通过2002年债法改革将消费者特别法体系化整合进入民法典,达到统一保护消费者的目的。我国正在编纂的民法典可以对此借鉴,通过总则部分纳入"消费者-经营者"的一体化概念,在"合同编"规定"消费者合同"的重要制度——细化格式条款的法律干预,纳入并完善消费者的撤回权制度,达到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如此通过消费者法的民法回归实现民法的再法典化和现代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安琪  
现代化《德国民法典》注重消费者的特殊保护,在民事主体部分统一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为避免双轨制私法体系的威胁,通过2002年债法改革将消费者特别法体系化整合进入民法典,达到统一保护消费者的目的。我国正在编纂的民法典可以对此借鉴,通过总则部分纳入"消费者-经营者"的一体化概念,在"合同编"规定"消费者合同"的重要制度——细化格式条款的法律干预,纳入并完善消费者的撤回权制度,达到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如此通过消费者法的民法回归实现民法的再法典化和现代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昱茜  
为贯彻欧盟《消费品买卖指令》等法令并修正1900年生效的《民法典》债法部分,德国于2002年颁布了《债法现代化法》并完成民法典改革,改革成果显著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国内对其研究的角度多从民事债法出发,而少有从消费者法的角度考虑其对于中国消费者法发展的经验借鉴作用,本文力图从后一角度进行考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夏瀛洁  李西霞  
劳动关系从雇佣合同时代演进到劳动合同时代,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干预,但并未完全排除雇佣合同的作用。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带有雇佣性质的社会关系长期游离在法律规范之外,同时,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脱离民法契约法基础,这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不符,亟待我国民事立法填补这些法律空白。本文基于德国和意大利民法典关于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立法实践,认为民法典编纂应将雇佣合同纳入我国《合同法》之有名合同类别,并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作为雇佣合同的特殊规则,为其提供民法契约法基础,使其规范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国栋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环境社会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范式。该理论着力思考"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把环境变革和改善作为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认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国家和地区走向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观点交锋试图说明,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相当的演进和发展空间,它依托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根本理念,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制度创新和整合、组织创新和发展等多个角度拓展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思路,为环境变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府培生  
1 德国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经验 1992年5月中旬,我们苏州市代表团一行5人,应德国科隆大学地理学院教授约瑟夫·尼帕博士的邀请,对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农业现代化考察,主要参观了他们的农牧区、山区和市场,感触很深,颇受启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四川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联合课题组   李杰   罗元义   何睿   冯迪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特别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税收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税收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探求税收现代化服务国家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教训,研究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考量、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谦  
当今世界上农业现代化强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以及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农业总产值或者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形成了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其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一。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但其农业坚持集约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涛  
新加坡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建国之后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治理模式,在规划编制、治理体制、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我国应当借鉴新加坡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经验,通过完善治理体制、健全治理体系、加强文化建设、扩大居民参与、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等措施推进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概念内涵不断更新、充实和演进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归纳,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动力。在对世界有代表性国家农业现代化条件和模式进行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俊明  
生态现代化是西方环境政治理论研究的新主题,其理论主旨在于瓦解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零和关系"的理论解读,寻求一种生态和经济之间正向结合的理论意蕴和现实出路。生态现代化理论表明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正向结合不仅是可欲的,也是可行的,这对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获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尧  刘维刚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都市圈建设是通过对人才、资源的聚集和城市之间的合作,达到城市群的整体实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有效激发投资活动和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内生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都市圈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都市圈建设的宏观战略指导,充分分析和借鉴世界主要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尝试提供我国都市圈建设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卫娣  
发展现代化农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农业生产大背景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在20世纪50年代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在农业科研、立法等方面极具特色,值得中国参考借鉴。中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发展理念,将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国雄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必须与我国实际相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农业现代化与整个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经验与立足自身实际的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纪生  
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很少,自然环境急剧恶化,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殊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必须重视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的历史条件差异,不能照般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利益和意愿,纠正工农关系,发展模式应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