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1541)
2022(9282)
2021(8531)
2020(6972)
2019(16337)
2018(16422)
2017(30733)
2016(16732)
2015(19108)
2014(19359)
2013(18549)
2012(16839)
2011(15557)
2010(15938)
2009(14967)
2008(14512)
2007(12801)
2006(12029)
2005(11356)
作者
(49207)
(41027)
(40903)
(39249)
(26293)
(19590)
(18608)
(15877)
(15872)
(14659)
(14276)
(13915)
(13589)
(13458)
(13089)
(12782)
(12333)
(11818)
(11785)
(11508)
(10607)
(10268)
(10231)
(9660)
(9356)
(9341)
(9159)
(8871)
(8462)
(8054)
学科
(90858)
经济(90774)
管理(42323)
(37925)
方法(31736)
(30651)
企业(30651)
数学(28296)
数学方法(27733)
中国(24255)
地方(21490)
(20123)
业经(18842)
(17589)
(16298)
(15038)
地方经济(13487)
农业(13242)
(12936)
理论(12788)
(12551)
金融(12550)
(11900)
银行(11871)
(11599)
(11485)
(11335)
贸易(11325)
(10864)
(10749)
机构
大学(239695)
学院(238709)
(106405)
经济(104308)
研究(92051)
管理(84940)
理学(71677)
理学院(70801)
中国(69725)
管理学(69143)
管理学院(68708)
科学(54772)
(52263)
(48094)
(47686)
研究所(42999)
(41159)
中心(40137)
(37913)
财经(36542)
业大(33895)
经济学(33786)
北京(33769)
(33115)
(32909)
(32663)
师范(32275)
农业(31984)
经济学院(29806)
(29561)
基金
项目(151758)
科学(118799)
研究(109441)
基金(108995)
(96352)
国家(95584)
科学基金(80652)
社会(70133)
社会科(66414)
社会科学(66392)
(59341)
基金项目(55383)
教育(51407)
自然(51167)
(50266)
自然科(49992)
自然科学(49977)
自然科学基金(49054)
资助(46098)
编号(43529)
成果(36274)
重点(35570)
(34450)
(33058)
课题(32176)
(30723)
国家社会(29513)
创新(28930)
科研(28513)
教育部(28325)
期刊
(129678)
经济(129678)
研究(80993)
中国(56197)
学报(39007)
(38635)
(36806)
管理(36190)
科学(36041)
教育(31515)
大学(30012)
学学(27930)
农业(25882)
(24310)
金融(24310)
技术(24214)
经济研究(22574)
财经(19593)
业经(18810)
(17149)
问题(16186)
(14150)
统计(14127)
技术经济(13367)
(12805)
世界(12504)
(12269)
国际(12186)
决策(11205)
(10951)
共检索到38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吉瑞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人均GNP方面,大约相差30倍左右。要在半个到一个世纪内赶超上发达国家,必须创造连续几十年人均GNP每年增长5—6%或7—8%,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于3—4%,否则,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难缩小。为此,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90年代基本上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者设想,可以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民间独立经营、市场自动协调、中央宏观控制”的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攻坚战宜在近期发动,过迟会丧失战机,使我们的战略目标不能实现。我们现在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机,改革前进一步,中国的现代化充满光明和希望,后退一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军  
一、关于改革的目标。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实行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必然以某种形式相结合。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中国有三种选择:一是基本上维持现状;二是重新集中行政部门对资源分配的极力与控制;三是通过进一步改革,使计划与市场更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三种选择应该是中国下一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传宝  孙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对俄罗斯 2 0世纪 9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反思 ,私有化没有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反而使少数人成为暴发户 ,形成金融寡头 ;经济自由化造成经济管理真空 ,宏观经济失控 ;货币主义政策最终使俄罗斯金融体系崩溃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来看 ,俄罗斯经济本身不存在复苏的机制 ,必须加大国家的投资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曙东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冲破了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禁锢下把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90年代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90年代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完成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历史任务;经济机制中的一些深层矛盾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更加复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客观地认识改革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长远目标和当前的任务,在此基础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朝华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锦松  
经济改革模式(美)哥伦比亚大学王念祖福建社科院亚太所肖锦松摘译ModelsofEconomicReform¥N.T.WangAbstract:ThisisasequeltoProf.N.T.Wang'spaperforthefirstconferen...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爱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模式包括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模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中国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稳定红利"),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口红利"),以及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开放红利")。政府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选择改革路径、制定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保障以稳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成功的主导作用。本文要探讨和分析的正是中国模式的这两个方面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刁永祚  
改革的承受能力,即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所能允许改革推进的步幅和力度,对改革的进程和实效影响极大。整个90年代,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需要进一步搞好企业、市场、价格、财税、计划、投资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推进,将调整现有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峰  
农业技术变迁的动力一是需求诱导,二是供给推动。经济体制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方向择定机制的差异。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地区差异性、社会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多层次性及农村资源结构的动态性,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的多向化。90年代,我国农业技术长入经济应选择以科研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技术成果的二元转化机制和主动进入机制为内涵的二元复合驱动主动长入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西化”与“中化”之辩──评30年代前后关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两种观点俞可平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是在外部刺激下发生的国家,现代化过程对社会意识形态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合法性要求和合理性要求。前者解决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后者解决如何现代化的问题。自从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用深   余新平  
90年代粮食价格改革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根据“国家指导市场,市场引导生产与消费”的总体设想,逐步理顺购销价格,放开粮价,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一、粮食价格改革要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模式。但人们在理解上,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主张价格改革应以调为主,即通过国家有计划的调整,使粮食价格反映其价值和供求关系,价格的主要形式是计划价格;另一种是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主张价格改革应以放为主,即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价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