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2)
2023(11364)
2022(9061)
2021(8485)
2020(6979)
2019(15899)
2018(15748)
2017(29841)
2016(16365)
2015(18544)
2014(18673)
2013(17366)
2012(15422)
2011(13479)
2010(13277)
2009(11603)
2008(11111)
2007(9407)
2006(7891)
2005(7004)
作者
(43498)
(36342)
(36181)
(34544)
(23269)
(17448)
(16384)
(14287)
(14185)
(12642)
(12344)
(12343)
(11548)
(11434)
(11294)
(11117)
(10958)
(10843)
(10393)
(10355)
(9046)
(8896)
(8716)
(8381)
(8230)
(8110)
(7917)
(7844)
(7366)
(7169)
学科
(63563)
经济(63502)
管理(43250)
(42287)
(34857)
企业(34857)
方法(30272)
数学(26072)
数学方法(25692)
中国(19087)
(18459)
(15637)
业经(15497)
理论(14332)
(13272)
农业(12247)
(11972)
教育(11935)
地方(11386)
(10229)
贸易(10226)
(9913)
技术(9884)
(9870)
财务(9825)
财务管理(9802)
(9399)
企业财务(9359)
(8942)
教学(8826)
机构
大学(220468)
学院(219324)
(87587)
经济(85665)
管理(83759)
理学(73163)
理学院(72413)
研究(71130)
管理学(70894)
管理学院(70497)
中国(50256)
(45370)
科学(42422)
(39576)
(34606)
(33435)
中心(32560)
财经(32383)
业大(32379)
(32269)
研究所(30662)
(30526)
师范(30200)
(29727)
经济学(28180)
北京(27510)
农业(26998)
(26712)
(25632)
经济学院(25419)
基金
项目(155476)
科学(123346)
研究(116166)
基金(112415)
(97857)
国家(97024)
科学基金(84225)
社会(73678)
社会科(69800)
社会科学(69786)
(61785)
基金项目(59238)
教育(56583)
自然(53820)
自然科(52619)
自然科学(52605)
(51904)
自然科学基金(51619)
编号(47583)
资助(44953)
成果(37362)
重点(35921)
(34821)
(33534)
课题(33491)
(33365)
创新(31103)
国家社会(30899)
教育部(30483)
科研(29948)
期刊
(91585)
经济(91585)
研究(63207)
中国(44951)
教育(35268)
学报(34085)
管理(31376)
(31290)
(31118)
科学(30960)
大学(27170)
学学(25387)
技术(22462)
农业(21622)
财经(16341)
(15826)
金融(15826)
业经(14934)
经济研究(14337)
(14159)
问题(12326)
(11774)
职业(10715)
(10659)
技术经济(9826)
科技(9586)
图书(9481)
理论(9363)
现代(9272)
(9244)
共检索到31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杜连森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应是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根本出发点。英格尔斯的人格框架理论提出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分野。借鉴该理论,通过对传统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再审视,发现传统工匠具有浓厚的前现代特征,生长于前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遭遇生存危机。因此,要继承发扬工匠精神,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进而言之,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塑造现代工匠为根本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源波  
文章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联系及价值向度,认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有着强烈的时代诉求。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考核体系固化、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从院校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苏维  
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从分析古代学徒制的历史意蕴,到归纳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发现,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工匠精神"考核标准;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政府要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社会力量要继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连军   干雅平   何艺  
现代学徒制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包括构建现代学徒制校企联盟、构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打造工匠型“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颖娜  申承林  
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中国制造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本文在分析了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工匠精神培育为职业人格培育建立专门的内容框架,可以通过5个途径来实现,即设计专门的课程,建设具有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校园活动中渗透与工匠精神相符的品格教育;与家庭和企业合作营造学校外的人格培养第二学堂;利用现代社交网络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形成与工匠精神相符的职业人格品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新时代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工匠人才成为广受关注的时代课题。基于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结构与时代意义的理论辨析,梳理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基于培育理念、培育内容、培育手段、培育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弘扬工匠文化、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明荣  
在新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核心竞争力作为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并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巨大的利润份额,就必须建立起能对未来顾客所重视的价值起巨大作用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讨论较多,说法不一,但其意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婷  
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石,而"工匠精神"则支撑起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依托现代学徒制加强工匠精神培育,能够有力推动受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企业导师的职业生涯,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加和创新文化的培育。为了提升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应加强协作,政府加快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顶层制度设计中,学校推动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资源,企业将工匠精神融入学徒培养,并辅之制度、师资及文化这三大载体,将工匠精神在规范的制度下传承,在教师的影响下塑造,在校企文化整合中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敖永红  刘霞  李美清  
工匠精神培育是"大国工匠"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强化工匠精神培育,职业院校应从协同学角度研究工匠精神培育,分析工匠精神培育与协同学的耦合性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协同学特征,通过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三育"协同的工匠精神培育新路径,加强工匠精神锻造,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词。在广泛且热烈的讨论之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存在三种误读,如将工匠精神理解为慢工出细活、机械地重复、工匠的精神等。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理性纠偏的基础上,赋予工匠精神现代性的意涵阐释,包含专注坚守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勇于创新的卓越精神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为此,在创新培育职校生工匠精神路径上应借力现代学徒制,凸显工匠精神;依托专门课程及大纲,培育工匠精神;植入专业教育,渗透工匠精神;融入文化建设,熏染工匠精神;提升教师素养,助力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德祥  
在建设行业中不乏"工匠精神",鲁班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鲁班文化的育人实践来培养建设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鲁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理念思路以及策略选择,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昌勇  
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耦合性。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育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企合作未形成有效机制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景式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推动"工匠精神"内化于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