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6)
2023(12514)
2022(9856)
2021(9030)
2020(7656)
2019(16750)
2018(16954)
2017(31837)
2016(17877)
2015(20276)
2014(20507)
2013(19595)
2012(17696)
2011(15690)
2010(16195)
2009(15208)
2008(15403)
2007(14443)
2006(12982)
2005(11858)
作者
(51835)
(43487)
(43405)
(40851)
(27600)
(20732)
(19502)
(17042)
(16598)
(15686)
(14823)
(14537)
(14127)
(14048)
(13785)
(13162)
(12906)
(12861)
(12828)
(12344)
(11192)
(11040)
(10774)
(10167)
(10151)
(9847)
(9669)
(9666)
(9005)
(8935)
学科
(84479)
(70392)
经济(70286)
(67611)
企业(67611)
管理(59784)
(45660)
农业(30435)
业经(29944)
方法(25438)
(23724)
中国(21603)
(18777)
数学(17456)
(17346)
财务(17311)
数学方法(17300)
财务管理(17293)
理论(16734)
技术(16696)
企业财务(16325)
(16080)
(15702)
(13365)
(13333)
(12931)
地方(12828)
(11844)
(11652)
银行(11617)
机构
学院(257368)
大学(245602)
(102936)
经济(100796)
管理(98553)
研究(84388)
理学(83717)
理学院(82947)
管理学(81595)
管理学院(81157)
中国(67501)
(62193)
(52043)
科学(51701)
(47888)
农业(47646)
业大(43997)
(43734)
(43610)
研究所(39398)
中心(39015)
财经(37010)
(33647)
(33415)
(31939)
北京(31885)
师范(31559)
(30568)
(30166)
技术(29824)
基金
项目(165222)
科学(129769)
研究(125099)
基金(116291)
(101107)
国家(99997)
科学基金(86004)
社会(78568)
社会科(73870)
社会科学(73850)
(69763)
基金项目(61554)
教育(57072)
(55472)
自然(53843)
编号(53662)
自然科(52620)
自然科学(52603)
自然科学基金(51684)
资助(45731)
成果(42625)
(39132)
(37238)
(37142)
课题(37014)
重点(36946)
(35545)
创新(33962)
(33869)
(32649)
期刊
(129870)
经济(129870)
研究(73599)
(65032)
中国(60010)
农业(43462)
学报(41411)
(40109)
管理(39172)
科学(38244)
教育(32217)
大学(32133)
学学(30711)
业经(29250)
(26412)
金融(26412)
技术(25686)
(22946)
财经(18511)
经济研究(18058)
问题(17582)
(16061)
农村(14808)
(14808)
(14638)
农业经济(14199)
技术经济(13966)
世界(13687)
现代(12734)
商业(12595)
共检索到40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赫昊疆  夏咏  
构建现代化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式,改善并创新传统的基础农业生产。因此,首先要从政策及金融方面耐心地走好、走稳培育进程,现阶段就是要把政策指向主体、金融辅助主体视为一切行动的基础,与实际切合,与行业联系,最终发展为适合国情、适合农民的高水平农业生产模式,推进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岳含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却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要素。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认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基础上,探索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及保证实现的注意事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皓  
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根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强国建设呈现出供给安全、共享富农、功能强化、绿色集约和开放合作的核心内涵指向,形成了融汇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展示出不同于西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开新特质。农业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文化基因等内源性优势,构设了“大安全—大食物—大空间—大福利”的全面性内容贯通体系,并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多元战略的耦合互补,拓展了外围纵深。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亟待构建多维集成、一体推进、灵活支持和双源保障的政策转化机制,并以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苏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依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三大合作"达4.01万个,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2万个,登记成员307.6万户,实有成员467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100个,成员129.5万户;农地股份合作社1800个,成员28.5万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壮  
“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398~399页)这个论述精辟地概括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研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必须把握住这个基本特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  张淑英  夏心旻  
为及时了解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发现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促进各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全国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即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开展。本文在理清了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紧扣其本质要求,构建了一套由6大类18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这18个指标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标值。最后结合江苏建设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垚  张戈  
如何通过调整县域农业布局结构发展低碳农业,也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课题。该文通过调查研究、现场走访的方式,总结了辽中县17个乡镇中几个重点农业乡、镇的现状、区域优势及其特点,根据这些优势、特点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北、中、南3个示范区域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强  
本文分析了农户兼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体农业现代化的三个阶段,以及我国在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提出了主体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轶歆  霍学喜  孔荣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探寻政策演变与实践响应拟合程度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厘清政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位、要素供给和发展导向方面的变化;利用软件Citespace以文献计量分析法剖析主体培育的现实困境,识别、评价政策目标与实践响应偏差。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经历了发展摸索期和创新探究期两个阶段,政策供给呈现第一阶段要素匹配平衡和第二阶段要素匹配乏力的特点;两阶段内实践发展对政策演变追踪程度较高,实践反馈出主体培育多元化需求,并在主体发展路径讨论上有效补益于后续政策制定;在政策对主体实践矛盾性分析方面存在定位与定性不平衡、金融资源普适性与区域性不平衡以及经济诉求与治理诉求不平衡问题。本文深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与实践响应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下阶段性状态的研究,明确了宏观政策对培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期实践对政策倒逼的现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小勇  张巍巍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应予以矫正。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政府应恢复工商资本农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地位,积极培育在乡小农为新型农业职业农民,消减和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促进种养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带动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达华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重点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新布局。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理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探索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千峰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本文引入"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功能拓展"的分析框架,围绕破解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面临的困境提供路径参考。研究认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依靠"引进来、留得住、能增值"的路径高效配置要素,二要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路径优化农业结构,三要以"提质量、增效益、促竞争"的目标拓展农业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已5年多了。据考证,在全国最早提出农业产业化口号的是山东省潍坊市,并于1993年8月见诸于《农民日报》。但是,当时并未引起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直到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后,农业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