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1)
- 2023(6207)
- 2022(4597)
- 2021(4092)
- 2020(3224)
- 2019(7377)
- 2018(7571)
- 2017(14508)
- 2016(8024)
- 2015(9336)
- 2014(9454)
- 2013(8840)
- 2012(7829)
- 2011(7020)
- 2010(7385)
- 2009(6734)
- 2008(6805)
- 2007(6371)
- 2006(5810)
- 2005(5659)
- 学科
- 济(34729)
- 经济(34696)
- 业(25838)
- 管理(23342)
- 企(21996)
- 企业(21996)
- 中国(12536)
- 业经(11119)
- 农(10969)
- 方法(10705)
- 地方(8682)
- 贸(8654)
- 贸易(8647)
- 易(8443)
- 制(7635)
- 数学(7586)
- 数学方法(7489)
- 农业(7402)
- 财(7096)
- 理论(7034)
- 策(6946)
- 发(6756)
- 融(6555)
- 金融(6555)
- 银(6326)
- 银行(6319)
- 行(6083)
- 和(6046)
- 划(6005)
- 学(5889)
- 机构
- 学院(115716)
- 大学(114161)
- 济(49016)
- 经济(47977)
- 管理(43255)
- 研究(41280)
- 理学(36390)
- 理学院(35979)
- 管理学(35452)
- 管理学院(35215)
- 中国(31318)
- 京(24718)
- 科学(23289)
- 财(21826)
- 所(20446)
- 江(18451)
- 研究所(18444)
- 中心(17555)
- 财经(17037)
- 农(16655)
- 范(16414)
- 师范(16297)
- 北京(15688)
- 经(15380)
- 院(15189)
- 州(14860)
- 经济学(14698)
- 业大(14050)
- 经济学院(13139)
- 师范大学(13060)
- 基金
- 项目(71420)
- 科学(56771)
- 研究(55251)
- 基金(50959)
- 家(43720)
- 国家(43355)
- 科学基金(37201)
- 社会(35355)
- 社会科(33587)
- 社会科学(33578)
- 省(27744)
- 基金项目(26013)
- 教育(25481)
- 编号(23542)
- 划(23322)
- 自然(22232)
- 自然科(21762)
- 自然科学(21759)
- 自然科学基金(21385)
- 资助(20277)
- 成果(19752)
- 课题(16936)
- 发(16637)
- 重点(16464)
- 部(15505)
- 创(14732)
- 国家社会(14575)
- 项目编号(14315)
- 性(14128)
- 发展(13855)
共检索到18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如果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历史"中,宏观把握和分析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和动态趋势,我们就发现一个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者胜"的基本法则。正是由于"以人为本者胜"作为铁律在起支配作用,积极进行深度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普遍选择。在近代,中国与日、俄等国几乎同时遭遇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然而后者经过冲刺进入列强之后,中国却依然长期徘徊在现代化的门槛外。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曾以极大的"革命热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干快上"、试图"超英赶美",结果几十年过去了仍没有圆成国人的"现代化之梦"。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
关键词:
现代化 国际竞争力 人力资本 人本方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燕娟
跨国种业巨头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不断强化科技先发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并以知识产权、基因专利等手段对中国种业实行压制。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创新存在着种子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产学研严重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培植中国种业旗舰,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等一系列提升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种业 国际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青 马晶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思想,拓展了大国竞争背景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在安全中追求产业控制和市场占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观,并从“安全稳定-体系完整-开放协同-引领控制-市场占有”五个维度识别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特征。其后基于“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总结了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实践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体现是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由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在当今城市的国际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学者们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设定指标以及通过指标数量对比的办法来进行。但对于近代上海而言,由于缺乏应有的资料和数据,我们试图从开放性的国际观念、租界与外籍人口、外贸依存度、外国资本的集中度和对外金融的活跃度、上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国际活动场所以及与香港的竞争力比较等方面来认识和比较近代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上海城市 近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针对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基于生态链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林伟明 许澎捷 余建辉
在分析指出技术创新是提升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相关数据对中国人造板产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人造板产业技术创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创新模式不合理、新产品对销售收入贡献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应通过建立人造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提升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国际竞争力 人造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玉兰 亦冰
一、国际竞争力研究发展的简明考察 近年来国际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现有资料看,美国是最早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早在1978年,应白宫和参议院的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就开始了美国竞争力的研究。1979年,美国总统签署的贸易协定(草案)明确规定:总统应向国会报告有关影响美国厂商在世界市场竞争能力的因素,以及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政策。1983年,美国总统建立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关于工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竞争力问题。当时里根总统的要求是:研究并找出把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商业生产及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机会;对美国各级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美国私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凡银 冯宗宪
环境资源因素从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和贸易壁垒等方面与国际竞争力有着密切关系。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式经济增长 ,对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已受到国际环境标准、生产过程与方法的制约。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是提升我国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环境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远征 孙安琴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了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24个OECD成员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视为一个整体),2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阿根廷、哥伦比亚、捷克、菲律宾、波兰和俄罗斯等七个国家加入了1994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增长”;90年代直至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将是“国际竞争”。现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先进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研究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为了更清楚地评价有关国际竞争力理论,本文拟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进行评介。即首先把国际竞争力分为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国际竞争力三个层次,然后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评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文
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笔者以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基于1986年~2010年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人口增长和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人口持续增长和农产品对外不对等开放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力度;用好、用活、用足WTO规则,为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本文以多种指标分析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状况,并选择了14个国家进行了相关比较,表明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取决经济快速增长,还取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型工业化是提升中国21世纪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国战略。
关键词:
产业国际竞争力 指标分析 强国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