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4)
- 2023(11387)
- 2022(8992)
- 2021(8161)
- 2020(6468)
- 2019(14931)
- 2018(15043)
- 2017(28818)
- 2016(15622)
- 2015(17659)
- 2014(18135)
- 2013(17317)
- 2012(15761)
- 2011(14522)
- 2010(15058)
- 2009(13812)
- 2008(13659)
- 2007(12425)
- 2006(11376)
- 2005(10836)
- 学科
- 济(76083)
- 经济(76011)
- 业(40617)
- 管理(40350)
- 企(31785)
- 企业(31785)
- 方法(26961)
- 中国(24742)
- 数学(22785)
- 数学方法(22249)
- 农(21199)
- 地方(21148)
- 业经(19085)
- 农业(14491)
- 学(14452)
- 理论(13708)
- 发(13320)
- 融(12810)
- 金融(12809)
- 银(12648)
- 银行(12633)
- 制(12564)
- 财(12499)
- 行(12308)
- 贸(11899)
- 贸易(11886)
- 易(11376)
- 地方经济(11249)
- 技术(10788)
- 和(10582)
- 机构
- 学院(226913)
- 大学(224109)
- 济(93124)
- 经济(91064)
- 管理(83129)
- 研究(81001)
- 理学(70208)
- 理学院(69395)
- 管理学(67803)
- 管理学院(67410)
- 中国(61875)
- 京(49497)
- 科学(48926)
- 财(42230)
- 所(41272)
- 研究所(37168)
- 农(36424)
- 江(35993)
- 中心(35951)
- 范(32779)
- 财经(32493)
- 师范(32468)
- 北京(31977)
- 业大(31110)
- 州(29548)
- 院(29315)
- 经(29293)
- 经济学(28450)
- 农业(27988)
- 技术(26011)
- 基金
- 项目(142954)
- 科学(112646)
- 研究(107280)
- 基金(100723)
- 家(87220)
- 国家(86465)
- 科学基金(74079)
- 社会(67451)
- 社会科(63932)
- 社会科学(63917)
- 省(57873)
- 基金项目(51583)
- 教育(50252)
- 划(47996)
- 自然(45917)
- 自然科(44886)
- 自然科学(44879)
- 编号(44820)
- 自然科学基金(44020)
- 资助(41736)
- 成果(37017)
- 发(36460)
- 重点(33014)
- 课题(32664)
- 部(30425)
- 创(29712)
- 发展(29469)
- 展(28972)
- 创新(27755)
- 国家社会(27471)
- 期刊
- 济(114091)
- 经济(114091)
- 研究(72122)
- 中国(52045)
- 农(35783)
- 管理(34327)
- 教育(33350)
- 学报(32495)
- 科学(31771)
- 财(31139)
- 大学(25448)
- 农业(24544)
- 融(23680)
- 金融(23680)
- 学学(23593)
- 技术(23369)
- 业经(20163)
- 经济研究(18564)
- 财经(16198)
- 问题(14622)
- 经(14034)
- 业(13193)
- 图书(11854)
- 统计(11803)
- 技术经济(11732)
- 商业(11467)
- 坛(10978)
- 论坛(10978)
- 策(10975)
- 现代(10816)
共检索到359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华嵩
本文以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演化为背景,考察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儒家动力说”,以分析东亚工业化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启示:(一)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良性循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二)利用国际分工体系的产业升级政策;(三)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政府主导性经济;(四)注重“内化”的技术引进政策;(五)高水平的国民教育体制和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元加
本文认为,“东亚模式”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在东亚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东亚模式”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把双刃剑,优点、长处与弱点、短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越来越不能适应新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变革的潮流,是“东亚模式”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东亚经济的崛起对当今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试图对“东亚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种种缺陷,它们的分析或失之偏颇,或苍白无力,自70年代以来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尤为如此。因此,对“东亚模式”的新的理论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学摆脱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寻找到途径或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钱喆
本文认为 ,我国与东亚几个迅速现代化的国家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研究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将有利于规范我国的政府行为 ,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东亚国家 现代化 经济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蒋贞蕾
本文在国家与社会这两个不同的分析范畴下提出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现代化研究中理论的矛盾问题。文章梳理了教育发展的不同认识模式后,以现代化的视角探讨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为此文章从国家形态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诸多方式,并指出国家利益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国家发展 教育发展 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一、东亚的“成功”与拉美的“失败” 拉美和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具有两个最为明显的共同之处:第一,它们都是第三世界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地区)。第二,制造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拉美和东亚之间也有显而易见的差异性。拉美实施进口替代的时间比东亚早,而且具有更强烈的民众主义色彩。尽管拉美具有东亚缺乏的许多优势,但是相比之下,拉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业绩却不及东亚。目前,东亚早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拉美。在80年代,两个地区的差异更加明显:拉美陷入了“失去的10年”,而东亚却在快速发展。在收入分配方面,东亚的业绩也优于拉美。国外学者曾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和论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史举
An important view that the author holds in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recent economic and finaflcial turblence rising in east Asia may not be able to mean that the East-Asia Mode is to be ended.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to this mode has gone into mistaken area. if we historically and developmental...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赵勇
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战后东亚经济增长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东亚形成了三类特点各异的技术引进模式,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东亚技术引进模式上的差异与积弊不仅影响到了各经济体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原有的东亚经济引进模式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
关键词:
技术引进模式 东亚 绩效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歧主要是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之争,前者执著于静态的比较优势,后者迷信于威权政治。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扩散效应与产业转移,促进本国技术进步,改善贸易条件,节约技术开发的资金与时间,但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来说,后发优势递减,技术引进日益困难,自由贸易将导致长期的贸易条件恶化;权威政府则由于社会资本的消蚀,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也产生了严重失灵现象,并进一步加剧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使东亚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在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制约政府失灵的基础上,通过有限贸易保护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后发国家才能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加速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东亚模式”的种种非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大力发展科教,并就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东亚模式 政府作用 科技 教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宗斌
由于日本充当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雁行模式”已经崩溃,因此,“日本在前面拉、中国在后面推”的东亚经济发展的“双头列车”模式也就失灵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构建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具备了引领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条件,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是东亚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方面离不开中日两国的密切合作。因此,未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前面拉、日本在后面推。”这种模式和传统“双头列车”模式相比,中日在东亚经济中作用的角色发生了换位,故称之为“新双头列车”模式。“新双头列车”模式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