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1714)
- 2022(9381)
- 2021(8621)
- 2020(7274)
- 2019(15788)
- 2018(15791)
- 2017(29764)
- 2016(16120)
- 2015(17975)
- 2014(17247)
- 2013(17068)
- 2012(14994)
- 2011(13123)
- 2010(13588)
- 2009(13340)
- 2008(13464)
- 2007(12527)
- 2006(11343)
- 2005(10329)
- 学科
- 业(88541)
- 企(72061)
- 企业(72061)
- 管理(66397)
- 济(64255)
- 经济(64166)
- 农(45370)
- 农业(30276)
- 业经(28738)
- 财(25151)
- 方法(24837)
- 务(19621)
- 财务(19590)
- 财务管理(19563)
- 企业财务(18502)
- 制(17186)
- 数学(16732)
- 数学方法(16612)
- 中国(16231)
- 技术(15868)
- 策(15802)
- 划(13822)
- 理论(13316)
- 体(13207)
- 和(12761)
- 经营(11982)
- 贸(11754)
- 贸易(11747)
- 易(11411)
- 企业经济(11011)
- 机构
- 学院(229069)
- 大学(216375)
- 管理(97685)
- 济(95127)
- 经济(93210)
- 理学(82137)
- 理学院(81463)
- 管理学(80571)
- 管理学院(80137)
- 研究(66675)
- 中国(58350)
- 农(50665)
- 财(45466)
- 京(44657)
- 科学(38511)
- 农业(38250)
- 江(37996)
- 业大(36454)
- 财经(34598)
- 中心(32996)
- 所(32644)
- 经(31215)
- 州(29656)
- 研究所(28873)
- 经济管理(28080)
- 北京(27080)
- 商学(26293)
- 经济学(26171)
- 商学院(26036)
- 范(25974)
- 基金
- 项目(143698)
- 科学(115247)
- 研究(111316)
- 基金(103986)
- 家(88087)
- 国家(87080)
- 科学基金(77534)
- 社会(72355)
- 社会科(68149)
- 社会科学(68128)
- 省(59635)
- 基金项目(55533)
- 教育(49056)
- 自然(48402)
- 编号(47818)
- 自然科(47257)
- 自然科学(47250)
- 自然科学基金(46433)
- 划(46393)
- 资助(40230)
- 成果(36172)
- 业(35394)
- 创(33278)
- 发(31966)
- 部(31201)
- 重点(31016)
- 课题(30999)
- 制(30331)
- 创新(30171)
- 国家社会(29178)
- 期刊
- 济(122641)
- 经济(122641)
- 研究(63347)
- 农(54495)
- 中国(48815)
- 管理(40115)
- 财(39750)
- 农业(36448)
- 科学(30581)
- 业经(28366)
- 学报(28102)
- 融(24780)
- 金融(24780)
- 大学(23093)
- 技术(22316)
- 学学(22204)
- 业(20644)
- 教育(19631)
- 财经(16872)
- 经济研究(16405)
- 问题(15669)
- 经(14633)
- 农村(14454)
- 村(14454)
- 农业经济(13994)
- 技术经济(13597)
- 财会(12820)
- 现代(12764)
- 世界(12718)
- 商业(12244)
共检索到35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庆利
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引起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以各种名目新建的农业设施越来越多,占地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农用地管理政策似乎已与之不相适应。如何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宁 陈利根 孙佑海
本文围绕"如何才能使农地‘三权分置’是有效的"命题,从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地产权结构细分对"三权分置"构成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农业生产特点下,家庭经营的重要性使得需要除去人身属性进而以财产权性质流动的农地使用权细分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构成了分置结果上的两难约束;(2)农业发展本身对农地处分权从流转权到抵押权细分的内在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也构成了方式选择上的实质约束;(3)面对上述双重约束,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在治理上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组织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启示在于,在通过农地经营权流动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朵轶 谢琴 潘小明 李杰
论文研究了现代农业的价值链和现代农业金融的着力点。得出以下结论:现代农业将逐步发展成面向大众消费的工业化农业和面向高端消费的生态农业;由此必然导致行业集中度的上升、价值链的延伸并进一步细化;价值创造将集中在流通环节;现代农业金融将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开发出更多信用金融产品;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将成为重要观察指标,并助力于农业上游生产。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依托"互联网 +"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但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以便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靳雯 吴春梅
面对互助碎片化和互助精神弱化的转型难题,兼具市场性和社会性的经济互助是农民联合的新形态,有助于趋近熟人与生人共享、情理与法理共振的普惠式互助理想。作为目标指向和价值旨归的互惠利他,是农民经济互助的逻辑起点,可以克服单纯的熟人利他或互惠互利局限。作为互惠利他情景式表达的个体与组织合力、利益与情感嵌套,是农民经济互助的形成逻辑,分别贯穿于“身份认同—环境认知—资源支持—组织纽带”的发生逻辑和“规范引导—奖励惩罚—精英参与—内化传承”的运行逻辑之中。以公共精神培育和公共空间拓展为内核的公共性生产,是农民经济互助的优化路径,可以借助社会系统的整合力量来提高互助的境界和张力,从而增进农民的聚合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雯 张广胜
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包括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建立市场化机制、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巩固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 发展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健 谢琳
同样的制度安排并不一定导致同样的行为结果。由农地确权所表达的产权明晰及其稳定性,并不必然导致农户一致性的行为响应。笔者认为,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的农地调整经历及产权不稳定的记忆或许是其农业生产绩效存在差异的重要诱因。本文构建了“农地调整经历—劳动力非农转移—农业生产绩效”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所经历的农地调整程度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与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相比,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是农业生产绩效最高的经营主体。其次,机制分析表明,对比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主要通过减少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绩效。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生代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城郊区位弱化了农户的农地小调整经历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笔者强调,制度是重要的,人的记忆或经历也同样重要。农村土地“还权赋能”固然重要,但缺乏相应机制的有效匹配可能是造成农业生产绩效损失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爱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的土地改革,加快农地流转改革,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本文通过理顺我国农地流转政策改革的历史进程,探讨了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模式的相互作用机制,从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土地体系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垦土地体系中的大农场式规模经营的两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农地流转 现代农业 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繁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措施,发展现代农业。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保障能力,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措施 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彩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路径探讨 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信勇 段渝川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分析重庆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揭示出重庆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因素,提出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现代农业 重庆山区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路
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的关键,科技创新背景下一专多能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本文围绕地方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依靠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企业多方联动,构建了3×3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地方人才支撑体系和乡村人才产业应用体系,分别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人才成长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政校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农业金融也有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城镇化与现代农业金融二者联动互进式的发展对于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创新经营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农业现实矛盾以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辽宁振兴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的现代农业仍然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常态和新经济的背景下,辽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路径
农地规模化流转背景下的农业雇佣生产合约: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
“双循环”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世界农业》工作坊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
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农路、农地、农场
现代农业加速推进背景下的政策性金融——基于农业生产方式骤变引发的金融思考
我国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
农地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及约束研究——基于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