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7)
- 2023(18288)
- 2022(15317)
- 2021(14240)
- 2020(12104)
- 2019(27353)
- 2018(27318)
- 2017(52606)
- 2016(28753)
- 2015(32206)
- 2014(31997)
- 2013(31662)
- 2012(28638)
- 2011(25672)
- 2010(25898)
- 2009(24103)
- 2008(24005)
- 2007(21442)
- 2006(18971)
- 2005(16720)
- 学科
- 济(117886)
- 经济(117739)
- 业(107117)
- 管理(92037)
- 企(88836)
- 企业(88836)
- 方法(55356)
- 农(49133)
- 数学(45671)
- 数学方法(44966)
- 业经(35340)
- 财(33900)
- 农业(32656)
- 中国(29313)
- 务(23738)
- 财务(23660)
- 财务管理(23627)
- 制(23393)
- 学(22775)
- 企业财务(22373)
- 技术(21997)
- 理论(21515)
- 贸(21163)
- 贸易(21154)
- 地方(21043)
- 易(20567)
- 和(19807)
- 策(19095)
- 划(18821)
- 体(17195)
- 机构
- 学院(414669)
- 大学(409121)
- 管理(167850)
- 济(164509)
- 经济(161128)
- 理学(145855)
- 理学院(144357)
- 管理学(141699)
- 管理学院(140980)
- 研究(131863)
- 中国(101462)
- 京(86455)
- 农(84265)
- 科学(84262)
- 财(74056)
- 业大(69365)
- 所(66668)
- 农业(65452)
- 江(61745)
- 中心(61064)
- 研究所(60827)
- 财经(59314)
- 经(54030)
- 北京(53651)
- 范(51412)
- 师范(50836)
- 州(49465)
- 经济学(47941)
- 院(46987)
- 经济管理(45290)
- 基金
- 项目(282947)
- 科学(222119)
- 基金(205133)
- 研究(203203)
- 家(179903)
- 国家(178310)
- 科学基金(153632)
- 社会(128435)
- 社会科(121524)
- 社会科学(121486)
- 省(112769)
- 基金项目(108955)
- 自然(101679)
- 自然科(99384)
- 自然科学(99357)
- 自然科学基金(97577)
- 划(93404)
- 教育(92538)
- 资助(84444)
- 编号(83214)
- 成果(65204)
- 重点(62724)
- 部(61298)
- 创(60403)
- 发(60072)
- 课题(56222)
- 创新(55877)
- 科研(54180)
- 业(53509)
- 国家社会(52342)
- 期刊
- 济(184024)
- 经济(184024)
- 研究(114434)
- 农(81968)
- 中国(77074)
- 学报(69399)
- 科学(62799)
- 管理(62421)
- 财(58137)
- 农业(55384)
- 大学(52707)
- 学学(50351)
- 教育(40605)
- 技术(36927)
- 业经(36320)
- 融(36116)
- 金融(36116)
- 业(28913)
- 财经(28527)
- 经济研究(27683)
- 问题(24420)
- 经(24388)
- 技术经济(21887)
- 版(21724)
- 科技(21053)
- 商业(19472)
- 业大(19177)
- 现代(19153)
- 统计(18855)
- 理论(18483)
共检索到599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娟 王树进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内涵,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的机理,对政府主体型、企业主体型和合作社主体型三种运行模式的绩效表现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通过制度的创新和优化,有针对性地改善不同运行模式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实现园区绩效的持续提升,不同运行模式制度改进的方向不同。政府主体型园区应注重培育企业的植根性及优化调整产权制度结构;企业主体型园区内利益相关主体应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并引导产业化经营纵深发展;合作社主体型园区应注重引导合作社组织发展和建立完善投融资制度。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 运行模式 绩效 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云 詹慧龙 陈伟忠
文章以运行机制理论位研究基础,定义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指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主要环节、运行主体构成、功能特征、制约因素、保障条件以及系统运行机制等内容,并分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运行机制 运行主体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淑敏 王秀芬 王立刚 周颖 刘宝忠 焦迎彦
文章以新时期北京农业"服务保障、科技示范、生态建设"新定位为宗旨,紧密围绕房山区"一城一区"战略目标和三、二、一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结合房山区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及科技人文等实际,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及案例研究法等,较为系统地总结分析了房山区实施沟域经济以来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支撑及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与取得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新形势下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保障较为薄弱、产业水平还需提升及统筹集成亟待加强等方面存在的发展瓶颈与制约因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沟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关键词:
北京 房山区 沟域经济 发展模式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雁 陈印军
[目的]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耕地面积占河南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5. 5%,是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主产区,文章研究中原区的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促进中原区耕地保护提供借鉴。[方法]该研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比较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中原区耕地数量分布、耕地质量等耕地资源状况,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确权等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原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未来耕地面积减少之势难逆转;耕地保护力度不够,非法占用耕地问题时有发生;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度加大;耕地重用轻管问题仍然突出,农田质量较低;耕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结论]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了强化耕地管护,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强化耕地建设,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创新土地管理与保护机制等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安徽省6个省级示范区之一。示范区建设突出"秀美庐江,生态粮仓"特色,以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云 詹慧龙 赵跃龙 李树君 矫健
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部认定了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为各区域现代农业树立样板。文章根据2009~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的数据对比看出示范区的发展基础明显好于非示范区,通过将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组,运用DID模型分析示范区显著性作用,最终得出示范区竞争力提升并非由示范区本身发展趋势所致,而是由政府认定示范区政策所致,更加肯定农业部认定示范区对示范区农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农业部认定为示范区之后,区域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提升作用显著。而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显著性效果均不同。东、中、东北地区提升作用较西部地区明显,每个区域不同年份之间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同的。但是,并非认...
关键词: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竞争力 显著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素云 吴一平
随着烟草业生产方式转变,适应生态保护的要求,传统烟区纷纷尝试建设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在运行模式上,目前主要有"烟草公司+农户"、"有限责任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模式,但这三种模式未能较好的兼顾各方利益。"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科研机构支持"的"五位一体"运行模式或能很好地推动园区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达到提升烟叶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烟农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
烟草循环 农业园区 运行模式 五位一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武斌 周元才 唐汉东 齐春华
多年来,湖北省枣阳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直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县(市)后,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农发搭台、部门唱戏"的思路,搭建发展平台,探索发展模式,提升资金集聚效益,全力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专项资金。近两年共整合涉农资金10.6亿元,加快了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农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燕艳华 齐顾波 初侨
[目的]农业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我国由来已久,其治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正面临转型,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辐射带动更多小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尤为重要。[方法]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例,探讨示范项目治理模式的转型及对示范区农户的带动机理,并基于301个示范区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项目治理模式对示范区农户带动的影响。[结果]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正在经历从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的转变;市场主导的治理模式在带动农户直接参与标准化生产方面,要优于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市场主导模式中,"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基地+标准"模式,要优于"公司+农户+基地+标准"模式。此外,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农业标准化宣传、产业化程度、技术准入门槛、集约化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同样会影响示范区农户带动。[结论]因此,应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承担示范项目,并提升中介组织的协调和推广能力,从而积极形成市场导向的多元治理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郭金阳
教育示范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政策推广工具,在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智慧教育示范区为例,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考察。随着教育工作对智慧化的需求日益增强,教育部办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然而,由于“模糊发包”的政策环境,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活动给地方政府带来的风险较高,而激励却不足。因此地方政府选择模仿已有的制度,对示范区建设活动进行拆分。工作主要集中于“示”而忽视“范”,造成“示范关系”的断裂,进而衍生出“示而不范”的难题。为解决该难题,应当强化对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广机制的建构,具体而言,应当强化教育示范区的区域辐射能力,以示范区为核心,进一步辐射其所在的城市群,以“区域”为中介工具辐射全国;同时重构教育示范区的“示范关系”,切实促进示范区效能最大化以及立项目标的真正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成国建 董岩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注意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群众,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而不是借发展现代农业之名行“圈地”之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良如
[目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理空间布局对有效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及生产布局的"落地生根"至关重要。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河南省16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10.1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分布及行政区划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空间凝聚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及基尼系数对其空间分布集中度进行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域范围内呈集聚分布;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主要以集聚型分布为主。(2)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较集中分布,但集中分布程度很低。(3)示范区空间布局模式总体上呈"一核、五带"型,均集中在河南省北部。(4)示范区分布密度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三门峡、洛阳市中心以南、平顶山市中心以西、南阳市中心以北区域是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格局分布最薄弱区域。[结论]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布局现状对发挥其对全省范围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若不进行优化将会产生极化效应。"三核、多带,区域间平衡布局"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园区空间优化布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佳颐 王力恒
为探索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部在农业生产示范区的基础上开展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笔者调查走访了云南省宣威、砚山和嵩明三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示范区农业局以及辖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27家龙头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有25家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融资难问题在辖区内普遍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博辉 鄢鸿 张玉书 田国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周边的农田被不断蚕食,城乡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该文综合考虑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为例,试图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分析、都市农业思想的植入和规划内容的总结与整理,尝试建立一个与区域内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乡规划 都市农业 农业示范园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小宁 高常思
黑龙江作为中国第一耕地大省、第一商品粮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农业的自然和基础优势应为黑龙江第一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对食品需求不断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之下,黑龙江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具有在自然资源、组织资源、科技实力、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对于进一步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促进加快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巨大潜力;对于构建黑龙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分析黑龙江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模式与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