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9)
- 2023(10372)
- 2022(8229)
- 2021(7655)
- 2020(6577)
- 2019(14742)
- 2018(14839)
- 2017(29026)
- 2016(15599)
- 2015(17634)
- 2014(17456)
- 2013(17122)
- 2012(15273)
- 2011(13612)
- 2010(14183)
- 2009(13546)
- 2008(13587)
- 2007(12490)
- 2006(11162)
- 2005(10185)
- 学科
- 业(85541)
- 济(73263)
- 经济(73164)
- 企(69084)
- 企业(69084)
- 管理(59143)
- 农(45330)
- 方法(34226)
- 农业(30160)
- 业经(28856)
- 数学(26512)
- 数学方法(26015)
- 财(21747)
- 务(16808)
- 财务(16772)
- 财务管理(16756)
- 技术(16719)
- 中国(16377)
- 企业财务(15797)
- 策(15202)
- 制(15031)
- 理论(14234)
- 划(13203)
- 和(12587)
- 体(12452)
- 贸(11947)
- 贸易(11937)
- 易(11618)
- 经营(11495)
- 企业经济(11113)
- 机构
- 学院(233381)
- 大学(222294)
- 济(101210)
- 管理(100206)
- 经济(99500)
- 理学(86974)
- 理学院(86311)
- 管理学(84945)
- 管理学院(84557)
- 研究(67113)
- 中国(56217)
- 农(51624)
- 京(45065)
- 财(43877)
- 农业(39180)
- 科学(38964)
- 业大(38044)
- 江(36447)
- 财经(35023)
- 所(32788)
- 中心(32431)
- 经(31752)
- 经济管理(29772)
- 研究所(29354)
- 经济学(28990)
- 州(28154)
- 北京(27397)
- 商学(26923)
- 商学院(26694)
- 经济学院(26252)
- 基金
- 项目(151076)
- 科学(121986)
- 研究(113561)
- 基金(111322)
- 家(94751)
- 国家(93779)
- 科学基金(83837)
- 社会(75147)
- 社会科(71014)
- 社会科学(70995)
- 省(62072)
- 基金项目(58684)
- 自然(53379)
- 自然科(52278)
- 自然科学(52269)
- 自然科学基金(51390)
- 教育(51297)
- 划(48794)
- 编号(47346)
- 资助(45170)
- 业(36423)
- 成果(35500)
- 创(34726)
- 部(33608)
- 发(32950)
- 重点(32705)
- 创新(31546)
- 课题(30815)
- 国家社会(30707)
- 制(30488)
- 期刊
- 济(120391)
- 经济(120391)
- 研究(62235)
- 农(55591)
- 中国(44767)
- 管理(39952)
- 农业(37679)
- 财(35902)
- 科学(31565)
- 学报(29488)
- 业经(28023)
- 技术(24715)
- 大学(24622)
- 学学(23808)
- 融(21675)
- 金融(21675)
- 业(19806)
- 教育(19071)
- 财经(17187)
- 经济研究(16863)
- 问题(16103)
- 技术经济(15449)
- 经(14870)
- 农村(14039)
- 村(14039)
- 农业经济(13850)
- 世界(12932)
- 统计(12355)
- 商业(12288)
- 现代(12148)
共检索到34314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黎钟 郭之骁
现代农业不仅是生产资源、技术和方式的现代化,而是供产销全过程的现代化运作,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片面的研究不能完全解释其先进性以及其实施路径的内在逻辑联系,片面的模仿也不能有效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从供应、生产、销售、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紧密相连的维度,系统、深入地剖析美日两国看似迥异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现,它们只是在不同资源禀赋和人文背景下依据相同的理念和路径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释了其现代化的实质,如扩大单体规模、促使产业集聚、加速科技转化、推进行业交融、完善监管体系、实现产品分级、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持续发展等,借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李尚红
通过对现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得失分析,提出我国农业必须走规模经营的道路,而现阶段农业规模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构建民营农场制度。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模式选择 民营农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的融资活动虽然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但无法须臾脱离其所处的基层社会结构并且受到诸多乡村社会机制,尤其是非正式规则的影响,因而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也即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过程中因其所蕴含的社会关系、道德与信任、社会规范等机制而作用巨大,它能够显著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进而防范道德风险,因此它成为隐藏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背后,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社会动因。鉴于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中的双重效应,政府需要引导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客观认识社会资本的价值,合理把握社会资本的嵌入方式,同时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运行机制和组织载体,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嘉昕 谭华清
在农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演变过程中,专业合作社是取代家庭分立生产的主要模式。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它的生物性特质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组织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特征。对我国而言,农户生产的专业化趋向以及土地改革的深化将将有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生产组织 交易费用 生物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春 张占平
金融危机对当前我国农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农作物价格回落抑制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受到重创,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冲击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组织属弱势组织。所以,发展农业需要做大做强农业生产组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罗必良 李孔岳 吴忠培
本文从分工、专业化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 ,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 ,又严格限制择业 ,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 ,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 ;如果政府控制价格 ,松动择业 ,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 ,农产品供给不足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控制择业 ,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 ,保证少数人利益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择业限制松动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 ,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袁永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走过15个春秋。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向世人展现了这个制度的伟绩。但中国农业发展和增长进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先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卖难储难调难”,烧棉弃粮现象不断发生;紧接着“民工潮”象开了阐的江河汹涌奔向城市,堵也堵不住;然后是各种摊派、提留压向农民,同时“白条子”、“绿条子”又雪上加霜;接下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涨再涨,呈“直线运动”,致使农民对其需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农业投入全国性大幅度减少;再接下来,农村干群关系普遍紧张,干部逼死农民的和农民打死干部的现象都有发生;最后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工农不等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必良 李孔岳 吴忠培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 、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又严格限制择业,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如果政府控制价格,松动择业,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农产品供给不足;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控制择业,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保证少数人利益;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择业限制松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 ,其最大失误都在于政策安排的产权制度造成农业生产组织的效益严重溢出。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的生产也是农业效益低下的原因。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首先必须围绕着克服以上两个缺陷来设计 ,需要选择适用于中国农村实际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组织 产权 效益溢出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静 张晓莉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兵团团场属于国有农场,具有农用土地国有制、生产经营高度统一、承包职工身份双重等特性,特殊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业规模效应突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高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新疆兵团 农业生产组织 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付新
通过对1985~2005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户性质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决定农业组织演进的变化过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存在状态,产生了农户打破自给自足和"小农均衡"状态的经济剩余。农户作为配置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组织,正从传统农户和商品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促进我国农户向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玉同 宋洪远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何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一直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传统水稻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产业园的转型实践活动拥有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思维,产业园以类似“领导者+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深入洞察传统水稻生产方式痛点问题,依靠制度嵌入、技术嵌入、关系嵌入的方式为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详细指导与服务保障,并基于“需求-响应-实现”逻辑形成引导农业劳作形式与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的转型机制,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主体。因此,为推进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确立长期转型计划,对数字生产模式做出前瞻性认知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数字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乡野普及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一批成熟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