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4)
2023(18687)
2022(15546)
2021(14393)
2020(11910)
2019(26973)
2018(26844)
2017(51516)
2016(27800)
2015(31141)
2014(30945)
2013(30691)
2012(28357)
2011(25529)
2010(25793)
2009(23959)
2008(23602)
2007(21204)
2006(19129)
2005(17132)
作者
(80820)
(67516)
(66975)
(63429)
(42819)
(32263)
(30275)
(26506)
(25640)
(24024)
(22909)
(22888)
(21493)
(21432)
(20728)
(20353)
(19868)
(19796)
(19348)
(19285)
(16801)
(16755)
(16396)
(15631)
(15086)
(15058)
(14987)
(14964)
(13519)
(13345)
学科
(118940)
经济(118797)
(103659)
管理(87782)
(84432)
企业(84432)
(49721)
方法(47049)
数学(37128)
数学方法(36761)
业经(36067)
中国(33751)
农业(33327)
(32659)
地方(27523)
(23993)
(23132)
(22502)
财务(22432)
财务管理(22398)
技术(22020)
企业财务(21215)
(20936)
(20779)
贸易(20761)
理论(20573)
(20107)
(18575)
(18568)
银行(18528)
机构
学院(400473)
大学(395800)
(163268)
管理(161423)
经济(159827)
理学(138488)
理学院(137020)
管理学(135031)
研究(134793)
管理学院(134307)
中国(104240)
(84872)
科学(82321)
(76261)
(74558)
(67692)
业大(62041)
中心(61884)
(61692)
研究所(61201)
财经(58961)
农业(58397)
(53617)
北京(53439)
(52872)
师范(52425)
(49547)
(48650)
经济学(47349)
经济管理(43519)
基金
项目(267397)
科学(211833)
研究(199674)
基金(193496)
(167665)
国家(166080)
科学基金(143703)
社会(126773)
社会科(119781)
社会科学(119750)
(105840)
基金项目(103103)
自然(91855)
自然科(89721)
自然科学(89704)
教育(89595)
自然科学基金(88129)
(87631)
编号(83126)
资助(77556)
成果(66686)
(60881)
重点(59401)
(58584)
(57197)
课题(56133)
创新(52787)
国家社会(51769)
科研(50355)
教育部(50084)
期刊
(192234)
经济(192234)
研究(119612)
中国(80920)
(75097)
管理(61155)
学报(60518)
科学(58485)
(57130)
农业(50759)
大学(46759)
教育(44299)
学学(44178)
(38781)
金融(38781)
业经(37064)
技术(35615)
财经(28320)
经济研究(28118)
(26335)
问题(25423)
(24274)
技术经济(21049)
现代(19560)
图书(19523)
科技(19512)
(19370)
商业(18784)
理论(18446)
世界(18369)
共检索到60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翔  陈江生  屠明忠  
发展现代农业是各国应对青年劳动力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出路。基于2018年陕西关中地区620个农户的随机问卷调查数据库开展相关研究,分别利用一般线性回归及Logistic模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潜力;研究发现:低受教育家庭相较于其他家庭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地利用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均对高受教育劳动力职业化从事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农户高受教育子女子承父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农业生产代际更替路径,以加速高素质劳动力职业农民化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春虹  
基于“大国小农”的国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着力点。虽然当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老龄化、女性化和兼业化“三化”并重的锁定效应、耕地禀赋的刚性效应以及市场准入的壁垒效应,但重新审视小农户的生命活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包容性可以发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进一步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社会网和利益网“双重”网络机制以及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靖  刘洁  
农业发展中"产业兴旺"的目标实现,需要建立在小农户深度参与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由传统粮棉生产转向农特产品生产的"新农业"转型中,小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本位的现代农业发展对公共物品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由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承担农业治理的任务,农业治理实践将会影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本文基于某"新农业"产业示范村的案例,分析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的治理行为对小农户参与"新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并探讨"搭对"、经纪人等村庄社会关系对小农户经营的支持。研究发现,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基于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治理实践,为农特产品的规模集聚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事同类产品经营的小农户借助村庄社会关系形成了经营的自我组织,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联结机制。在农业治理的分析框架下,地方政府、村社组织以及小农户间社会关联成为营造治理体制机制的基础构成要素。有效的农业治理实践,可以推动小农户充分参与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的农业经营,并分享农业发展收益。因此,建立并完善以回应小农户需求为落脚点的农业治理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必要支持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凤娇  周宇驰  
积极推进福建漳州与台湾的精致农业合作,既是优化漳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漳台农业合作和保持漳州对台农业合作先行地位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全面分析漳台精致农业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优化投资环境、完善科技和物流等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台资嵌入式精致农业产业集群及延伸拓展漳台精致农业产业链来切实推动两地精致农业的深度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本期约请罗必良教授主持的专栏选用了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理论维度讨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小农经营、功能转换与策略选择》一文认为,由二元结构理论所界定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代表了两种不同生产率与收入水平的农业。因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珍珍  赵晓峰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关系的研究理论具有从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农业转型研究的国家视角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某些做法,例如极力推动农地流转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忽视了小农群体的利益诉求,挤压了其利益空间。农业转型研究的社会视角则深入挖掘小农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另外,在后一种研究视角下,农业服务规模化应得到有效推进,这不仅有利于化解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发展难题,而且有助于解决规模经营在地方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社会障碍,实现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此,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有选择节制下乡资本以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成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文峰  
文章全面展开信息技术演进对我国现代农业金融供给存量约束及结构衍变的影响性态研究。结论显示,在信息技术演进且与金融融合背景下,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农业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依然是影响我国现代农业金融供给存量约束与结构衍变的关键要素。但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演进,对现代农业商业性金融供给存在长期影响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苏志豪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力,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小农的多元面向为二者衔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空间。在家庭劳动力供给质量弱化、政府保障机制供给错位、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社会服务供给缺位的现实条件下,多主体参与的衔接模式在各地不断涌现,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根据供给主体差异,具体衔接模式包括"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合作社+企业""小农户+社会组织"、农村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等。文章在对其中四种模式的内容分析及案例评价的基础上,从立足农民传统、重识农业价值、整合社会资源和创新合作形式四个维度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走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农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根据不同标准将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时期的农业完成了从资源型产业向科学型产业的转换,成为"科学型产业",其具体特征体现为突出产业融合基础上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不同领域科技集成的融合运用、强调金融、保险和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保障作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供应模式、重点培育具有全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农业生产企业、实行科技产业联盟创新、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和现代物流配送业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毕朱  柳建平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二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四是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五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包含着多层面的含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避免几个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一是仅从技术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仅从政策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市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三是仅从农业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工业化对现代农业的制约作用;四是仅从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管辉   张少华  
力争于2035年基本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前提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予以推进。在“大国小农”的国情下,小农户的长期存在将贯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始终,因而应针对性地改造小农户、发展小农户,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切实解决好小农户的生计改善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等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穆娜娜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一直是中央在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尤其是以土地租赁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没有改变中国土地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另一方面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负面经济效应。这就表明,中国要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以土地租赁为主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把农民组织起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强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琳  王帅  夏英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好为小农户提供服务,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选取河北省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和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分析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衔接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明确多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紧密的互嵌互融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衔接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有机结合,建立“社村联合”模式,发挥了分社和村委会的中间管理和中介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