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1483)
2022(9042)
2021(8301)
2020(6934)
2019(15342)
2018(15433)
2017(30127)
2016(16051)
2015(18228)
2014(18202)
2013(18390)
2012(17007)
2011(15139)
2010(15666)
2009(15141)
2008(15321)
2007(14347)
2006(13076)
2005(11919)
作者
(45516)
(38202)
(38034)
(35805)
(23856)
(17921)
(17125)
(14694)
(14282)
(13903)
(12822)
(12485)
(12187)
(11917)
(11538)
(11462)
(11021)
(10993)
(10927)
(10926)
(9532)
(9481)
(9281)
(8791)
(8740)
(8669)
(8533)
(8372)
(7579)
(7559)
学科
(84671)
(79479)
经济(79385)
(66702)
企业(66702)
管理(57973)
(49546)
农业(32873)
业经(32844)
方法(29584)
(23604)
中国(22750)
数学(21682)
数学方法(21625)
(18434)
技术(18262)
(16663)
财务(16643)
财务管理(16624)
地方(16237)
企业财务(15666)
(15395)
(14104)
(13850)
(13673)
贸易(13664)
(13309)
(13282)
产业(13080)
农业经济(12485)
机构
学院(245587)
大学(234478)
(111756)
经济(109784)
管理(101585)
理学(86384)
理学院(85710)
管理学(84958)
管理学院(84521)
研究(74612)
中国(62713)
(51822)
(50180)
(48246)
财经(40229)
科学(39628)
(39599)
农业(37583)
业大(36421)
(36167)
(35725)
中心(35676)
经济学(32908)
研究所(31317)
(31093)
经济管理(30601)
北京(30123)
经济学院(29990)
财经大学(28803)
(28024)
基金
项目(149436)
科学(119874)
研究(119436)
基金(107437)
(89394)
国家(88355)
社会(79600)
科学基金(78132)
社会科(75166)
社会科学(75148)
(62022)
基金项目(57633)
教育(51671)
编号(50729)
(47946)
自然(45058)
自然科(43938)
自然科学(43929)
自然科学基金(43224)
资助(41207)
成果(39462)
(35749)
(35602)
(34746)
课题(33787)
(33540)
(32601)
国家社会(32422)
重点(32118)
创新(31513)
期刊
(140217)
经济(140217)
研究(73673)
(55605)
中国(50500)
(40812)
管理(40015)
农业(37632)
业经(31583)
科学(30416)
学报(27737)
(27392)
金融(27392)
技术(24259)
大学(23767)
学学(22607)
教育(21237)
财经(20191)
问题(19814)
经济研究(19713)
(18654)
(17591)
技术经济(15744)
农业经济(15340)
农村(15070)
(15070)
商业(14092)
经济问题(13650)
现代(13594)
世界(13530)
共检索到38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扎实的产业经济基础和更加充裕的物质条件,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科技先导、龙头切入、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和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庆水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9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在这些文件中,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007年的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青先国  
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武吉海、龙新平、朱有志担任主编,董成森、汪金敖担任执行主编的新作《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把现代农业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基础来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产业结构整合与升级、产业深化与扩张提供了新的思路。纵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全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本文认为,建设现代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建设现代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玉升  杨金波  
我国已步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政府的功能、注重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加大支农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产业化步伐及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措施,发展高效的现代农业,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战平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的阐述,并从产业支撑、农民素质提升、粮食安全、资金支持等四个方面,对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鸿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知识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有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供需现状相对失衡、"校—农"信息不对称、服务机制与层面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改革力度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审视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创新服务合作形式并拓宽产学研渠道等措施建议,期望在良性激发地方高校创新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崇梅  李竺容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必须继续加大并引导资源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切实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传统农业出现四大分化和演变;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总抓手,并贯穿始终。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确保粮食安全,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处理好东中西部的关系,处理好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处理好外部支持和挖掘农村内部潜力的关系。必须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村金融改革。要抓好四大工程:增加投入、以企带村和以城带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而基础就在于夯实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核心是现代农业的构建。本文通过对四川农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构建现代农业在四川更具有全局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郫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局课题组  
郫县积极开展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实现路径,有效激活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力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福柱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辽宁省北镇市立足于县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设施化、组织化、科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煦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农业产业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伟光  郭善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之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其足额付费,因而政府应向农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且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农业政策由以农补工政策演变为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集中体现,是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必然归宿。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应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