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3)
- 2023(3034)
- 2022(2235)
- 2021(2234)
- 2020(1790)
- 2019(4287)
- 2018(4426)
- 2017(8594)
- 2016(4785)
- 2015(5305)
- 2014(5653)
- 2013(5354)
- 2012(5067)
- 2011(4703)
- 2010(4950)
- 2009(4787)
- 2008(4857)
- 2007(4355)
- 2006(3805)
- 2005(3754)
- 学科
- 济(18628)
- 经济(18592)
- 业(12187)
- 管理(11664)
- 企(10536)
- 企业(10536)
- 方法(6837)
- 理论(6067)
- 中国(5857)
- 学(5602)
- 业经(5421)
- 农(5375)
- 融(4681)
- 金融(4681)
- 财(4651)
- 数学(4429)
- 数学方法(4340)
- 农业(4061)
- 银(4060)
- 银行(4055)
- 制(4003)
- 行(3857)
- 和(3828)
- 教育(3599)
- 策(3078)
- 体(2920)
- 贸(2857)
- 贸易(2857)
- 经济学(2736)
- 易(2724)
- 机构
- 大学(71750)
- 学院(68620)
- 济(29044)
- 经济(28341)
- 管理(25638)
- 研究(24085)
- 理学(21705)
- 中国(21497)
- 理学院(21429)
- 管理学(21155)
- 管理学院(21015)
- 京(15802)
- 财(15285)
- 科学(12853)
- 所(11833)
- 财经(11827)
- 中心(11273)
- 范(11106)
- 师范(11064)
- 经(10755)
- 江(10634)
- 研究所(10546)
- 北京(10364)
- 农(9595)
- 经济学(9446)
- 师范大学(9263)
- 财经大学(8861)
- 州(8611)
- 银(8408)
- 院(8405)
- 基金
- 项目(39466)
- 研究(32135)
- 科学(31609)
- 基金(28844)
- 家(24039)
- 国家(23796)
- 社会(20551)
- 科学基金(20435)
- 社会科(19333)
- 社会科学(19327)
- 教育(15610)
- 基金项目(14655)
- 编号(14000)
- 省(13922)
- 成果(12988)
- 划(12359)
- 自然(11747)
- 资助(11624)
- 自然科(11449)
- 自然科学(11447)
- 自然科学基金(11264)
- 部(9703)
- 课题(9400)
- 性(8973)
- 重点(8964)
- 教育部(8834)
- 项目编号(8802)
- 创(8381)
- 人文(8305)
- 国家社会(8257)
共检索到112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静琦 古文威 朱疆
信贷配给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为信贷理论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故引人注目。本文以此重新审视了金融体制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约束的问题 ,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政策建议。信贷配给理论所强调和主张的利率控制、政府干预、信息公开性要求及风险管理措施等对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构建 ,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卫红
西方信贷配给现象的提出已有50多年时间,但把信贷配给理论运用到信贷行为学中是近10余年开始的。我国信贷配给现象有其特有的社会背景,因而产生的原因及所起的作用与西方都有所不同。通过中西方信贷配给问题的对比论述,对我国信贷配给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此层次是否顺畅得出结论。
关键词:
评述 信贷配给 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亚兵 宋丽娟
20世纪90年代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引发了管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理论对企业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和劳动分工理论下的部门设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些企业为适应现代市场个性化产品服务的需要,纷纷实施作业流程再造工程,这里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从业务历程再造概念与内涵、业务流程再造方法、业务流程再造实践和业务流程再造评估四个方面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进行了综述与评论,并总结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业务流程再造 内涵 方法实践 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颉茂华 王瑾
古典会计学派对整个会计理论的发展不仅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主要研究了西方古典会计学派中的会计思想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从簿记理论,业主权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这些会计思想的流传、传承及创新发展的过程,说明这些会计思想的产生及发展与不同时期的会计环境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关系。通过对古典会计理论发展的述评,更好地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关键词:
簿记理论 权益理论 企业组织形式 环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跃堂 倪慧萍
本文首先对西方会计信息理论进行评述 ,就影响资本市场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以及如何应对信息沟通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然后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 ,就西方会计信息理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含义进行探讨 ,对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沟通 公司披露策略 财务分析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晔 赵涛 李晓澜
在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 ,由于现存金融市场的种种结构缺陷以及银行体系内外部建设的不完善 ,在发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出现以前 ,政府将被迫肩负着维持对银行部门部分控制的义务。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路 赵景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及政策效果大小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信贷渠道理论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引发的信贷市场代理问题入手,强调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信贷数额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真实效应。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在我国表现抢眼,很多研究证实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依然是信贷传导机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理论上鲜有建树,后期研究应着力于构建能够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经济模型和动态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贷渠道 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朝春 邢祖礼
经济运行是有信息成本的。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契约各方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价分歧,压缩契约空间,贷款机构依赖非价格手段配置信贷,形成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贷款机构对市场信息不足作出的信息挖掘和信号增强响应,贷款机构借助信贷合约条件,获取有关道德风险、风险分担机制、违约制裁可行、长期合作意向等信息,来识别评估风险,从而达成合意的利率—风险组合,实现信贷资金使用的收益最大化。改进信息生产和信息供给机制,降低信息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拓宽契约空间,对于缓解信贷配给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旻
企业孵化网络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从而促进被孵企业的创新,逐渐受到创业实践者和理论家的重视,并出现了不同分支的理论解释,但对孵化网络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还处于争论阶段。本文从孵化网络的概念出发,对孵化网络特征进行了剖析,从创业者认知论、孵化器定位论、战略适应论的微观视角以及群体生态论、网络资源论、网络结构论的宏观视角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孵化网络运行机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并就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对未来需要突破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企业孵化网络 运行机理 评述 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志方 肖序
作为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排污权交易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后得到迅速推广,而由排污权交易引致的会计规范问题也日益受到国际机构及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关注,美国、欧盟及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纷纷在理论规范和实务应用两个层面予以推进,排污权交易会计准则体系已逐渐形成。因此,在构建我国排污权交易会计规范体系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首先采用非活跃市场下的无形资产法和无交易市场下的环境负债净额法,待时机成熟时再引入公允价值法,边试边做,循序渐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顾玲妹 唐新苗
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关键之一是促进私人投资,因为私人投资可以增强经济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带来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但私人投资在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投资所获的利益在行业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香兵
本文对西方关于非审计服务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概括起来说,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后果可以归纳为非审计服务不利论和有益论两种。通过对这些研究的评述,文章指明了在我国特定环境下,研究非审计服务对我国研究者、监管者及政策制定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非审计服务 审计独立性 审计质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社芳
本文对有关最后贷款人职能界定、承担主体、援助对象、援助标准、资金来源、道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1)通过法律明确LLR的职能定位;(2)限定救助对象;(3)提高贷款利率;(4)缩短贷款期限;(5)坚持透明原则;(6)加大惩罚力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兆阳
本文以控制和抵抗为线索,总结并评论了西方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过程。资本为了消除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并稳定的获得剩余价值,需要加强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人为了提高自身收益,也会争夺劳动过程的主导权,从而与资本控制产生冲突。不同控制形式的转变正是资本应对工人抵抗而不断尝试掌握劳动过程决定权的结果,这一理论为理解中国劳动关系和劳资冲突现状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分析路径。
关键词:
控制 抵抗 劳动过程理论 劳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