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0)
2023(7210)
2022(5804)
2021(5577)
2020(4953)
2019(11150)
2018(11119)
2017(22077)
2016(12060)
2015(13366)
2014(13511)
2013(12911)
2012(11501)
2011(10279)
2010(10735)
2009(9859)
2008(9829)
2007(8772)
2006(7395)
2005(6772)
作者
(33976)
(28158)
(28087)
(26850)
(18221)
(13587)
(12870)
(11008)
(10748)
(10290)
(9690)
(9660)
(9094)
(9018)
(8888)
(8847)
(8453)
(8273)
(8160)
(7896)
(7101)
(6912)
(6890)
(6507)
(6425)
(6355)
(6298)
(6153)
(5783)
(5524)
学科
(46231)
经济(46181)
(36412)
管理(33058)
(28773)
企业(28773)
方法(26168)
数学(23647)
数学方法(23107)
中国(14106)
(12250)
(11510)
(10972)
保险(10880)
(10727)
(10681)
银行(10674)
(10094)
理论(9868)
业经(9629)
(9102)
(9049)
金融(9049)
(8654)
财务(8620)
财务管理(8595)
企业财务(8193)
(7998)
贸易(7992)
(7762)
机构
学院(165650)
大学(164139)
(64722)
管理(64594)
经济(63287)
理学(55520)
理学院(54936)
管理学(53550)
管理学院(53249)
研究(51306)
中国(43776)
(34129)
(32580)
科学(32360)
(27632)
财经(25933)
(25920)
中心(24894)
业大(24731)
(24670)
研究所(23661)
(23629)
农业(21598)
北京(21448)
(20156)
经济学(20045)
财经大学(19682)
(19311)
师范(19075)
(18474)
基金
项目(111966)
科学(88403)
基金(82026)
研究(78457)
(71982)
国家(71440)
科学基金(61896)
社会(49642)
社会科(47067)
社会科学(47051)
(44263)
基金项目(42369)
自然(41987)
自然科(41133)
自然科学(41123)
自然科学基金(40384)
教育(37831)
(37466)
资助(35730)
编号(31176)
重点(25432)
(24601)
成果(24453)
(23520)
(22523)
课题(22139)
创新(21962)
科研(21832)
教育部(21260)
(21090)
期刊
(65545)
经济(65545)
研究(48569)
中国(31933)
学报(26494)
(25151)
(24630)
科学(24177)
管理(24096)
(22277)
金融(22277)
大学(20283)
学学(19351)
教育(18124)
农业(16492)
技术(16231)
财经(12811)
经济研究(11128)
(10816)
统计(10567)
业经(10458)
(9674)
(9339)
决策(8697)
技术经济(8553)
问题(8074)
(7939)
理论(7739)
现代(7256)
科技(7202)
共检索到24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索贵彬  赵国杰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立了许多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在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依照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研究设计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关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岗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诸多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如何量化和控制信用风险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在对国外现代主流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适用性,结合中资银行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选取原则,基于我国现状建议在国内推广应用Logistic模型,以期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实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耿华丹  朱小宗  胡纯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产生的背景,然后重点从模型的假设、建模方法、优势和劣势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对这些模型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涛  
近年来 ,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和模型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Risk +模型、KMV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View模型是四个最具影响力的模型 ,这四个新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框架和思路 ,对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向荣  周静宜  
风险度量是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我国保险公司信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投资损失,最终实现风险的有效预测和管理,成为目前保险和投资业界的重要课题。为验证两种保险业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有效性,文章选取四家上市保验公司2015—2017年的财务数据,对Z模型和KMV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利用非参数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Z模型与KMV模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风险,但在对保险公司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上,KMV模型在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适用性要优于Z值模型。因此,运用KMV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小宗  张宗益  耿华丹  
文章首先从多方面剖析了当前比较著名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进行范式比较和实证比较,发现建模方法的不同,预测的效果也相差较大,最后对这些模型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瑾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将精算原理运用到信用风险的度量之中,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基于精算原理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特点,对模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长青  欧阳资生  
在信贷组合管理的框架下,以行业信用风险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藤结构Copula的多元信用风险相关性度量模型,并以2006年6月~2010年12月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发现Canoni-cal藤结构更适合度量行业信用风险相关性,以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为代表的强周期性行业对信用风险起着引导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目前,我国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是静态监管,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保险业监管提出的挑战。为此,本文在介绍了KMV模型后,利用KMV模型对我国已上市的保险公司的风险进行了度量,旨在探讨在未来时机成熟时保险监管中引入KMV模型,利用KMV模型良好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的可能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乃全  
本文首次运用Merton模型和Leland-Tof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erton模型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预期违约率的计算明显太低。但是,违约距离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公司信用风险存在的差异。而使用Leland-Toft模型计算信用风险的预期违约率较Merton模型有更高的敏感性、有效性。依据大公国际资信评级体系评级的结果,将A股50指数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等级,对比Leland-Toft模型计算的预期违约率,不同等级的上市公司,其预期违约率有明显的不同,说明其模型的预测是有效的。并且,也反映出近期预期违约率低而远期则较高的规律性。但是,计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玲玲  潘霄  叶曼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信贷客户大都是非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地度量非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与KMV模型相结合的BP-KMV信用风险评价模型,以46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及35家制造业非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Matlab技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出来的非上市公司违约率可用度很高,能很好地评估上市公司信用状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杨艾琳  王旭  
文章利用我国ST和非ST的上市公司真实数据,对KMV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了基于EGARCH的KMV模型计算单个资产的违约概率。进一步分别采用二元正态-Copula、二元t-Copula以及二元阿基米德-Copula包括Gumbel-Copula、Clayton-Copula和Frank-Copula函数对信用资产组合的违约相关性进行建模,研究多资产间的联合违约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KMV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Clayton-Copula函数对联合违约概率拟合更好。研究结果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各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小及可能性,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以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邦昌  朱世武  李璇  董春  
本文以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为代表,利用KMV模型。对这两个行业每个行业10家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度量。度量结果认为,KMV模型能够较好地甄别不同行业的信用风险,是目前最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能福  张佳  
传统的KMV模型中违约点等于短期负债加长期负债的一半,然而这是基于美国公司的信用状况得出的结论,对于中国公司是否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违约点的参数进行修正,重新设定违约点(DP)=a.短期负债(STD)+b.长期负债(LTD)。通过选取82家样本公司,按照一定的判断标准,用Matlab计算得出了新违约点,并且将新旧违约点代入样本公司求出相应的违约距离,经比较得出,新违约点更能反应我国公司的信用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