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7)
2023(12235)
2022(10500)
2021(10041)
2020(8598)
2019(19633)
2018(20010)
2017(39039)
2016(21071)
2015(24058)
2014(24310)
2013(23970)
2012(22113)
2011(19871)
2010(20100)
2009(18537)
2008(18344)
2007(16372)
2006(14441)
2005(12969)
作者
(62189)
(50926)
(50876)
(48299)
(32564)
(24400)
(23332)
(20159)
(19351)
(18492)
(17449)
(17123)
(16153)
(16085)
(15912)
(15502)
(15346)
(15266)
(14636)
(14605)
(12731)
(12561)
(12453)
(11612)
(11544)
(11505)
(11395)
(11347)
(10194)
(9961)
学科
(82961)
经济(82867)
(63804)
管理(63710)
(51532)
企业(51532)
方法(41163)
数学(35797)
数学方法(35361)
中国(25403)
(22606)
(21604)
业经(18384)
(17947)
技术(17890)
(17147)
(16576)
银行(16539)
(16114)
贸易(16105)
(15697)
(15668)
理论(15154)
农业(15039)
地方(14724)
(14072)
金融(14070)
(13951)
财务(13881)
财务管理(13844)
机构
大学(306988)
学院(305432)
管理(124051)
(120238)
经济(117425)
理学(106500)
理学院(105377)
管理学(103619)
管理学院(103052)
研究(97505)
中国(77428)
(66346)
科学(60054)
(58226)
(48698)
财经(46501)
(45518)
中心(44848)
业大(44116)
研究所(44074)
(43975)
北京(42761)
(42098)
(39023)
师范(38708)
(36565)
农业(35536)
经济学(35364)
(35356)
财经大学(34591)
基金
项目(202096)
科学(157932)
研究(150108)
基金(145239)
(125068)
国家(124028)
科学基金(106642)
社会(92602)
社会科(87712)
社会科学(87690)
(78604)
基金项目(77299)
自然(69200)
教育(68986)
自然科(67525)
自然科学(67510)
自然科学基金(66278)
(65992)
编号(62875)
资助(60771)
成果(50827)
(44804)
重点(44358)
课题(42594)
(42101)
(41998)
创新(39175)
项目编号(39063)
教育部(38436)
科研(38383)
期刊
(131351)
经济(131351)
研究(94052)
中国(55829)
管理(45566)
学报(44992)
(42439)
科学(42071)
(40531)
教育(34831)
大学(34215)
学学(32041)
(31881)
金融(31881)
技术(29958)
农业(28525)
财经(22083)
业经(21451)
经济研究(20608)
(18560)
问题(17222)
理论(17199)
图书(16936)
技术经济(16917)
实践(15957)
(15957)
科技(15301)
现代(14502)
(14081)
商业(13598)
共检索到44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政  田侃  吴宏  
本文通过对不同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分析比较,探讨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基本特征及理论发展方向,为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监测应用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应用途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能福  张佳  
传统的KMV模型中违约点等于短期负债加长期负债的一半,然而这是基于美国公司的信用状况得出的结论,对于中国公司是否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违约点的参数进行修正,重新设定违约点(DP)=a.短期负债(STD)+b.长期负债(LTD)。通过选取82家样本公司,按照一定的判断标准,用Matlab计算得出了新违约点,并且将新旧违约点代入样本公司求出相应的违约距离,经比较得出,新违约点更能反应我国公司的信用状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宏  夏国恩  金炜东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承担的最重要的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度量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有效规避风险,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对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德胜  冯宗宪  
本文对基于VAR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特征、参数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建议未来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总体趋势应转向盯住市场的组合连续动态定量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鹏  曹阳  
本文利用KMV模型计算出样本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并将其作为PROBIT模型的自变量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实证结果表明,违约距离能较好地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将违约距离作为自变量进行PROBIT建模分析时明显提高了模型的统计显著性和预测精度。在无法利用KMV模型测算上市公司经验违约率时,利用加入违约距离做自变量的PROBIT模型可以实现有效的替代,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布慧敏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工作直接关系着银行经营的成败。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基于AHP的分析框架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分模型,以期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索贵彬  赵国杰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立了许多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在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依照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研究设计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耿华丹  朱小宗  胡纯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产生的背景,然后重点从模型的假设、建模方法、优势和劣势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对这些模型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涛  
近年来 ,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和模型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Risk +模型、KMV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View模型是四个最具影响力的模型 ,这四个新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框架和思路 ,对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杜子平  
本文对比分析了正态Copula函数、t-Copula函数、Gumbel Copula函数、Frank Copula函数和Clayton Copula函数对资产组合分布尾部特征的描述特点并选择其中四种Copula函数与KMV模型相结合对商业银行组合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度量结果显示Clayton-Copula相关模式假设下的商业银行组合信用风险度量结果最符合实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黄文彬  张佳斌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当前正处于试点阶段,如何准确地度量其信用风险对未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继续深化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例,利用CPV模型和修正的KMV模型分别对基础资产和资产池整体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目前,我国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是静态监管,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保险业监管提出的挑战。为此,本文在介绍了KMV模型后,利用KMV模型对我国已上市的保险公司的风险进行了度量,旨在探讨在未来时机成熟时保险监管中引入KMV模型,利用KMV模型良好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的可能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瑾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将精算原理运用到信用风险的度量之中,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基于精算原理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特点,对模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咏梅  田增瑞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分为结构法模型和简约法模型。这两类模型各有特点,但总体上是围绕着违约时间、违约概率、违约债券定价、违约的可预测性等问题展开,两类模型各自的特点也都缘于对这些关键问题的不同假定或处理方法。传统的结构法模型和简约法模型都是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用风险模型。近年来一些学者放松了关于完全信息的假定,建立了非完全信息的信用风险模型,使信用风险的评估和预测更加接近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