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4)
- 2023(11525)
- 2022(9647)
- 2021(8576)
- 2020(7524)
- 2019(17140)
- 2018(16952)
- 2017(32892)
- 2016(17895)
- 2015(20579)
- 2014(20998)
- 2013(20874)
- 2012(19722)
- 2011(18227)
- 2010(18590)
- 2009(17753)
- 2008(17738)
- 2007(16307)
- 2006(14423)
- 2005(13433)
- 学科
- 济(96134)
- 经济(96027)
- 管理(56679)
- 业(50261)
- 企(41311)
- 企业(41311)
- 方法(36591)
- 数学(32184)
- 数学方法(31884)
- 财(22800)
- 中国(21827)
- 农(21533)
- 地方(21340)
- 制(19876)
- 业经(18999)
- 学(18135)
- 农业(14220)
- 贸(14196)
- 贸易(14189)
- 银(14183)
- 银行(14156)
- 体(13897)
- 融(13776)
- 金融(13772)
- 地方经济(13677)
- 易(13662)
- 行(13508)
- 务(13484)
- 财务(13450)
- 财务管理(13411)
- 机构
- 大学(274614)
- 学院(273421)
- 济(124178)
- 经济(121663)
- 管理(101308)
- 研究(95582)
- 理学(86011)
- 理学院(85021)
- 管理学(83659)
- 管理学院(83128)
- 中国(73980)
- 财(58552)
- 京(57403)
- 科学(55842)
- 所(49265)
- 财经(45579)
- 农(45012)
- 研究所(44098)
- 中心(43692)
- 江(43105)
- 经(40945)
- 经济学(39819)
- 业大(38281)
- 北京(36492)
- 经济学院(35568)
- 农业(34961)
- 范(34219)
- 师范(33901)
- 院(33676)
- 财经大学(33332)
- 基金
- 项目(171386)
- 科学(134462)
- 研究(125629)
- 基金(124565)
- 家(107604)
- 国家(106743)
- 科学基金(90814)
- 社会(81926)
- 社会科(77672)
- 社会科学(77649)
- 省(66552)
- 基金项目(65464)
- 教育(57401)
- 自然(56359)
- 划(55446)
- 自然科(54981)
- 自然科学(54963)
- 自然科学基金(53990)
- 资助(51196)
- 编号(50165)
- 成果(42001)
- 重点(38881)
- 部(38808)
- 发(37635)
- 课题(35251)
- 制(35245)
- 创(34968)
- 国家社会(34201)
- 教育部(33486)
- 创新(32958)
共检索到424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新中
本文认为,信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法律对于信用的维护经历了从民法的个人本位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过程,现代信用制度的诸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法的理念。现代信用制度的共同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规定信用信息的公开;二是社会中介组织在信用体系正常运转中的枢纽地位;三是信用责任机制的社会性。
关键词:
现代信用 信用制度 经济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强胜
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其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 ,经济法是国家经济干预之法 ,其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制度缺陷与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对市场经济而言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故其干预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干预不当 ,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 ;而且 ,经济法的干预是由相应机构的相机干预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意性 ,这也必然使经济法暴露出对经济发展的不定性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干预 制度缺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金忠
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是经济活动主体的信用行为。由信用行为而产生的信用关系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单方面的信用关系、双方相互信用关系和中介的信用关系。对这三种形式下的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竞争性市场并不会自发地形成可靠的信用关系;每一种信用关系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来支撑。
关键词:
信用行为 信用关系 信用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贺新
根据马克思的制度经济理论,一定的制度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条件,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致制度的变迁。一旦制度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土壤",就如同沙滩上的高楼,迟早要坍塌。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必须具备使之能有效运作的经济环境。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对我国社会信用制度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信用制度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建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怡 熊祖辕 刘清海
统计信用缺失是影响统计数据失真的重要原因,建立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是从根本上保障诚信、提高数据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和博弈论分析模型对统计信用缺失进行分析,并对建立统计信用评价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
统计信用 信息不对称 评价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绕才
<正>现代经济法学理论与制度体系的科学发展与实践应用,为强有力规范我国经济关系和市场秩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并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和法制体系建设的完善,推动了现代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现代经济法学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为护航经济社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制保障。由刘继峰编著的《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一书,在总结和集成现代经济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法学理论与制度的系统化研究,从经济法总论、经济主体、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现代经济法学理论与制度体系,深入阐述了经济法学的理论范畴和不同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调整规范,并就经济法实施中的公益诉讼、企业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主体等制度规范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探讨,从学理层面构建了现代经济法学的理论与制度体系架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信用理念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而广义信用范畴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随着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得以确立和完善。通过对广义信用、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内涵的界定和梳理,认为信息经济条件下信任关系的发展和进步是信用制度建立的基础,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构成了与信息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制度核心,未来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建设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广义信用 信用经济 信用管理 信用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英娜 丁梁
国外信用制度建设有150多年的历史,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很有意义。 一、国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指以立法形式建立、由中央银行管理运行、强制所有银行参加,以登记和提供企业信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信贷信息登记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晶妹
本文在国外学者关于信用与GDP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不仅放大了研究区间,而且对新经济前后美国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作者探析了新经济条件下各层次信用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信用依存度的概念,研究并总结了经济对各层次信用活动的依存程度及其变化,指出信用规模、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揭示了信用活动发展的轨迹与空间。以此为基础,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指出我国信用活动总规模偏低、信用交易结构不合理、经济信用化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的现状,并据此对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规模 信用结构 信用依存度 信用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劲
在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国外,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征信数据及评估,法律和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研究。信用管理行业分为以产品为主和以服务为主两大分支。
关键词:
征信 信用 法律 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伍志文
个人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的核心 ,完善高效的个人信用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突破口。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目前 ,制约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文化传统约束、个人信用市场约束、法律环境约束、网络技术约束。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对早日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有重大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