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2)
2023(14712)
2022(12544)
2021(11470)
2020(9993)
2019(22272)
2018(22096)
2017(42935)
2016(23568)
2015(26265)
2014(26273)
2013(25847)
2012(23993)
2011(21740)
2010(22322)
2009(21663)
2008(21381)
2007(19678)
2006(16941)
2005(15740)
作者
(68304)
(57177)
(57157)
(54437)
(36459)
(27418)
(26218)
(22016)
(21522)
(20641)
(19384)
(19208)
(18339)
(18145)
(17926)
(17622)
(17371)
(16810)
(16666)
(16320)
(14318)
(14156)
(13817)
(13011)
(12917)
(12822)
(12805)
(12760)
(11579)
(11323)
学科
(91823)
经济(91696)
管理(75901)
(70010)
(59251)
企业(59251)
方法(40714)
数学(34621)
数学方法(34217)
(34126)
(26230)
中国(24643)
(23927)
(21989)
财务(21941)
财务管理(21880)
业经(21208)
企业财务(20863)
(20772)
(17871)
贸易(17863)
(17695)
银行(17664)
(17349)
农业(17138)
(17006)
金融(17001)
地方(16753)
(16673)
理论(16277)
机构
大学(341545)
学院(341340)
(136910)
经济(133845)
管理(125374)
研究(114297)
理学(106568)
理学院(105347)
管理学(103524)
管理学院(102862)
中国(88841)
(72073)
(71685)
科学(69535)
(59275)
(57189)
财经(55322)
(53538)
研究所(53015)
中心(52614)
(49909)
业大(48925)
(45271)
北京(45042)
师范(44830)
农业(44741)
经济学(42705)
(42570)
财经大学(40792)
(40673)
基金
项目(216587)
科学(169707)
研究(159070)
基金(156582)
(136154)
国家(135041)
科学基金(114858)
社会(100888)
社会科(95563)
社会科学(95534)
(84801)
基金项目(81964)
教育(74224)
自然(73228)
自然科(71492)
自然科学(71469)
(71216)
自然科学基金(70209)
编号(65146)
资助(64293)
成果(55104)
重点(49382)
(48514)
(45760)
课题(45622)
(44717)
(42995)
(42856)
创新(41888)
教育部(41739)
期刊
(157398)
经济(157398)
研究(103858)
中国(68616)
(61921)
学报(55243)
(52756)
科学(49027)
管理(45979)
大学(41843)
学学(39408)
教育(37873)
(35802)
金融(35802)
农业(34892)
财经(29181)
技术(28046)
业经(25316)
经济研究(25017)
(24958)
问题(20775)
(18273)
(18054)
(17579)
财会(17008)
技术经济(16182)
理论(16122)
会计(15515)
图书(15317)
国际(15046)
共检索到52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应华  
欧债危机后,现代信用制度下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对美债前景的担忧。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发现,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跟通货膨胀率与债务利息率之和的差持续小于零时,该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爆发债务危机的欧洲五国自2001年起该指标一直小于零,且在2008年以后恶化,从而验证了该分析框架的结论。美国自1973年来该指标几乎都小于零,表明美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不过近3年的数据使指标转负为正,为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带来希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刁伟涛  徐匡迪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开列赤字和举借债务,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可能也进入到了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续存在的"新常态",由于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性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相应模型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主要取决于基本赤字率、债券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经过估算,在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负债率到2020年可降低至21.76%,在相对悲观的情况下,可升高至25.19%,而这一区间基本是可持续和可控的。但是,地方债务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却基本不可避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化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楠楠  侯臣  
本文通过融资估计方法重新核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评估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规模明显高于公开统计的数据,但未超过国际警戒线,风险暂时可控;当面临经济减速、利率提高两类冲击时,地方政府债务仍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我国有财政缓冲区间来应对;然而,当面临土地财政减收的冲击时,可持续性较弱,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一辰  陈富良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敏感因素。基于国家审计署2011年~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公告,详细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发展趋势及风险诱因,并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而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虎斌  张成虎  
在单一货币与分散财政的非对称性政策结构下,欧元区成员国存在过度使用财政政策的冲动与激励,而在资本自由流动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小国在外部负面冲击下出现债务危机并最终蔓延至整个欧元区,这是欧元区制度安排固有缺陷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同样的诱因和制度环境,在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冲击下,西部地区无力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债务违约并引发债务危机的可能。破解风险一方面需要平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权责关系,另外还需探索货币政策的区域协调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存量债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苇航  武沛  
欧债危机持续升温,导致多数欧元区国家及其经济整体下行,全球经济增长也受到威胁。然而,曾经被视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却在过去两年中逆势复苏,成为欧元区的领跑者,经济增速一度达到17年来最高值,失业人数也降至1991年来最低。不过,近期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收缩0.2%。2012年2月1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德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0.4%。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并与欧债危机形成相互反馈的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平  刘作明  
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是指政府能够保证现有的债务水平(即债务-GDP比率)不再上升,而保持相对稳定或下降,那么该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就是可持续的。如果考虑到货币区内成员国债务的可持续性,成员国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时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不能随意运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非洲债务可持续性的广泛关注。在中非经贸关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部分研究错误地认为中国海外贷款是非洲陷入“债务陷阱”的外部因素。本文通过全面分析现有数据和资料,力图勾勒出中国对非洲贷款的完整图景,并讨论中国对非洲债务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发现:贷款规模方面,近年来中国对非洲贷款增长较快,中国成为非洲的重要债权人之一;债务比例方面,中国贷款规模仍低于商业债权人和多边债权机构,且集中于少数国家,对大多数债务困境国家的影响较小;对债务国的影响方面,中国贷款有效缓解非洲国家的融资困境,为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债务处置方面,债务重组是中国贷款机构的主要债务救济措施,债务减免仅限于援助性贷款,并未发现大规模债务减免或资产扣押案例。与此同时,中国在债务可持续性框架、贷款优惠政策、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仍与国际多边贷款机构存在差异。随着更多中国贷款进入偿还期,推进中国贷款机构的协调与标准一致性、加强与国际多边机构的合作、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于应对国际社会关切、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非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睢党臣  李盼  
伴随着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的升级与蔓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财政风险视角,研究在道德风险驱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风险沿着由低到高的行政链条层层转化的传导路径。从债务期限结构出发,将当期财政收支与长期的成本、收益效应等纳入动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以此评估当期地方债的最大可持续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作为首个偿债高峰的2011年,其当期举债规模已超出其可持续范围,而且"新债偿还旧债"现象严重,潜在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伏润民  缪小林  师玉朋  
国际上采用可持续性概念来分析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并形成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四个观点:(1)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表象上是判断财政是否平衡、政府能否举债或偿债,但其内核是政府债务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2)国外研究主要从表象上理解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但这并不适合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原因是国外政府债务属于市场行为,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更多是属于行政行为;(3)如果仅以可持续性表象去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政府的超强信用必然会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却仍然表现出可持续性的假象,而真正的风险已经在金融体系中不断累积;(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需要从内核上进行分析,并形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一花   乔栋  
2015年后实施的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将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285个城市为样本,检验债务置换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对隐性债务和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不利影响。其一,债务置换降低债务利息负担,拉长债务期限,虽然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债务置换助长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强化金融机构救助预期,导致隐性债务继续增加,总体上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其二,债务置换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损害了经济增长,同样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鉴于此,应重点防范债务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炼成  范王榜  
作者认为:抛开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的信用制度理论适合对中国同类问题的分析。反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专业银行,由于它们一方面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不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另一方面,它们的财产来自于国家的授予或者说委托,对于财产的盈亏并不负终极财务责任,因而它们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一般规范的信用关系。由此进一步认为,中国银企债务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带有必然的、体制的危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产权变革和产权多元化,塑造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地方政府融资研究"课题组  刘立峰  
我国地方政府的建设性资本,一般通过自有资金、上级政府拨款和举债等三种方式筹集,而举债又主要分为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两种形式。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下属的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向银行大量借款,并借助城市建设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2008年以后,随着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有加速膨胀趋势,实际债务规模与可承受债务规模的差距也在缩小,债务风险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是融资需要与经济负担的有机结合,是要实现有目的的融资和有约束的融资。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或危机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要给地方政府融资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在法律框架下,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发展的机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军伟  
欧元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货币区,各国之间差异较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难以协调,欧元的福利外溢和隐形担保作用激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是促成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重要推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将削弱欧元的稳定和国际地位,但欧元和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可以保证欧元不会崩溃。欧元区如能借机务实推动改革,中长期欧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