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7)
- 2023(11603)
- 2022(9089)
- 2021(8078)
- 2020(6443)
- 2019(14300)
- 2018(14438)
- 2017(27288)
- 2016(14570)
- 2015(16668)
- 2014(16869)
- 2013(16315)
- 2012(15056)
- 2011(13723)
- 2010(14049)
- 2009(12745)
- 2008(12659)
- 2007(11646)
- 2006(10933)
- 2005(10405)
- 学科
- 济(64348)
- 经济(64283)
- 业(44640)
- 管理(43232)
- 企(35119)
- 企业(35119)
- 中国(23983)
- 农(20553)
- 地方(20332)
- 业经(18703)
- 方法(17442)
- 技术(17163)
- 农业(14394)
- 数学(13589)
- 数学方法(13438)
- 发(13126)
- 财(12852)
- 制(12333)
- 学(12273)
- 理论(12099)
- 银(11772)
- 银行(11749)
- 贸(11687)
- 贸易(11673)
- 融(11563)
- 金融(11562)
- 行(11419)
- 易(11237)
- 地方经济(10853)
- 产业(10308)
- 机构
- 学院(212707)
- 大学(209576)
- 济(84170)
- 经济(82197)
- 管理(77805)
- 研究(77173)
- 理学(64528)
- 理学院(63752)
- 管理学(62670)
- 管理学院(62243)
- 中国(58026)
- 京(46846)
- 科学(46636)
- 所(39577)
- 财(38288)
- 农(35965)
- 研究所(35498)
- 江(35403)
- 中心(35214)
- 范(31965)
- 师范(31641)
- 北京(30274)
- 业大(29768)
- 财经(29229)
- 州(28980)
- 农业(27683)
- 院(27649)
- 技术(27241)
- 经(26316)
- 师范大学(25179)
- 基金
- 项目(134139)
- 科学(104791)
- 研究(103640)
- 基金(92060)
- 家(80172)
- 国家(79417)
- 科学基金(67297)
- 社会(64020)
- 社会科(60626)
- 社会科学(60611)
- 省(55408)
- 基金项目(47911)
- 教育(47685)
- 划(45634)
- 编号(44781)
- 自然(40288)
- 自然科(39371)
- 自然科学(39364)
- 自然科学基金(38635)
- 成果(37757)
- 资助(36248)
- 发(35497)
- 课题(31894)
- 重点(30928)
- 创(29025)
- 发展(28616)
- 展(28123)
- 部(28103)
- 项目编号(27360)
- 创新(27180)
- 期刊
- 济(105913)
- 经济(105913)
- 研究(68002)
- 中国(53635)
- 农(35578)
- 教育(35358)
- 学报(32075)
- 管理(31904)
- 科学(29879)
- 财(29274)
- 农业(24631)
- 大学(24354)
- 技术(24086)
- 融(22504)
- 金融(22504)
- 学学(22127)
- 业经(19559)
- 经济研究(17029)
- 图书(16128)
- 财经(14324)
- 业(13524)
- 问题(13443)
- 经(12489)
- 坛(12269)
- 论坛(12269)
- 技术经济(11585)
- 科技(11483)
- 书馆(11365)
- 图书馆(11365)
- 职业(11104)
共检索到347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凤飞 吴长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紫 刘岩
介绍了一些关于信息通信技术(以下简称ICTs)和通信转输网络在区域发展中应用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关于电信息通信技术在区域发展和地区规划上应用的方针,这项研究也是区域之间消除边界障碍、建立最优区际关系的需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广西、广东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于云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传输平台。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现终身化学习、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尔坚
国防产业作为国防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战争准备的直接响应部分 ,其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国防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其次 ,参加国民经济生产分工 ,为社会提供相关物资和资源。国防产业既是国防建设的主体 ,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主体的特征。网络时代的到来 ,给国防产业带来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本文在介绍现代战争对国防产业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了我国国防产业的现状 ,提出了国防产业战略优化的设想 ,着重强调了信息化对国防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功能、作用和过程。
关键词:
国防 产业发展 信息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平
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重视,而且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分析会展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城市会展业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会展业 城市经济 催化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既面对数字化鸿沟所带来的挑战,也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把远程学习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第一选择;在国民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声明
信息化也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程度,代表着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及现代化程度,影响其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勤
进入 2 1世纪 ,信息和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信息化对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苏北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推进信息化 ,促进苏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网络 电子商务 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文丽 武力
新中国62年的工业化历史,如果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基本上是一个通过学习和赶超外国先进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本文以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为例,来探讨中国是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中国62年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证明:技术进步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由小变大的根本途径,而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就钢铁工业来说,过去是"钢铁先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天仍然是最先面临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和必须先行的产业,而技术进步与体制创新一样,同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军,邹锐
本文在汲取众多创新理论蕴涵的集成创新思想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创新的基本定义,提出了集成创新是新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技术创新模式之一的全新观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明玉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使一个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也可以使其在很短时间内衰退破产。本文把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过程叫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质就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使一个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跨越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本文还探讨了中国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战略、模型及途径。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 技术跨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2004年,教育部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省部共建工作由此拉开序幕。十年来,省部共建工作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大学作为首批省部共建高校,一直将"省部共建"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211工程"、"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的平台上,围绕国家战略和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战略需求,以水平提升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