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5)
2023(3546)
2022(2590)
2021(2406)
2020(1920)
2019(4162)
2018(4182)
2017(7576)
2016(4021)
2015(5045)
2014(5167)
2013(4675)
2012(4391)
2011(3882)
2010(3907)
2009(3442)
2008(3612)
2007(3394)
2006(3041)
2005(2884)
作者
(12821)
(10515)
(10483)
(10024)
(6736)
(5009)
(4919)
(4096)
(4049)
(3984)
(3634)
(3610)
(3424)
(3356)
(3286)
(3243)
(3241)
(3236)
(3115)
(3115)
(2866)
(2679)
(2567)
(2540)
(2452)
(2428)
(2415)
(2226)
(2136)
(2130)
学科
(19392)
管理(18453)
(17019)
企业(17019)
(15781)
经济(15770)
技术(11072)
方法(6950)
技术管理(5884)
理论(5588)
业经(5518)
数学(5398)
数学方法(5287)
(4990)
(4989)
教学(4831)
信息(4460)
中国(4365)
(4108)
财务(4091)
财务管理(4084)
企业财务(3969)
农业(3938)
(3614)
(3036)
产业(3035)
教育(2880)
(2788)
学法(2779)
教学法(2779)
机构
学院(64973)
大学(64328)
管理(26388)
(22602)
理学(22153)
经济(22042)
理学院(21953)
管理学(21624)
管理学院(21490)
研究(20016)
(14023)
中国(13287)
科学(12440)
技术(10998)
(10534)
(10166)
师范(10089)
(10029)
(10013)
中心(9681)
研究所(9100)
业大(8944)
(8943)
北京(8737)
(8608)
职业(8315)
师范大学(8133)
财经(8026)
信息(7650)
教育(7464)
基金
项目(42369)
研究(33862)
科学(33225)
基金(28803)
(24994)
国家(24785)
科学基金(21536)
社会(20065)
社会科(19072)
社会科学(19066)
(17376)
教育(16708)
编号(15757)
基金项目(15043)
(14209)
成果(13243)
自然(13014)
自然科(12750)
自然科学(12749)
自然科学基金(12547)
资助(10957)
项目编号(10469)
课题(10306)
重点(9644)
(9581)
(9140)
创新(8989)
(8856)
(8619)
(8380)
期刊
(24523)
经济(24523)
研究(17870)
中国(15608)
教育(14490)
技术(11381)
管理(9864)
学报(9554)
(9135)
图书(8873)
科学(8431)
(7754)
大学(6771)
情报(6717)
农业(5902)
书馆(5867)
图书馆(5867)
学学(5863)
职业(5573)
(5505)
论坛(5505)
技术经济(5209)
科技(4692)
技术教育(4228)
职业技术(4228)
职业技术教育(4228)
财经(4012)
业经(3880)
经济研究(3822)
理论(3803)
共检索到9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艳梅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将是 2 1世纪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二者整合的动因主要有三 :现代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 ;现代新型人才观的要求 ;国内外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同时 ,二者整合引发了语文课程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方面的五大质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蔡祖泉  
信息技术具有优化教学的多种特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使基于资源共享及交流协作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特点及语文课程改革新要求,总结了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并对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飞艺  
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如何降低错别字率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识字教学内容注重汉字本体特征,可以从汉字图式建构伊始就防患于未然;大量阅读与写作可给予儿童更多在用字中识字的机会,促进书写内容的语境化,有利于字形和音义联结的建立。这一个案经验启示我们:识字教学内容应符合汉字本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特点、认读量与书写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识字宜在用字中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解决应立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小明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主要是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不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也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学资源喧宾夺主,图解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音像代替语文实践、机器妨碍情感互动、程序淡化教师个性,等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与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1)规范性标准:即规范性内容是否正确,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是否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即是否符合生活认知常理,用到生活常理的,应用生活常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理,那就应该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即是否符合话语认知规律,如果话语前后缺乏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符合话语认知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自话语前后联系指向交际目标的紧密程度。(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蕾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素可确定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各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整体;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三是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形成的整体。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德希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语文学科,指出:“整合”是一场面向未来而又立足于现在的教学改革。“整合”不是简单盲目地否定以往语文教学中的经验,而是力求把语文教学中许多该做却难以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文章还以高中语文第四册《窦娥冤》的一个课件为例,详细说明怎样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