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2)
- 2023(13086)
- 2022(10264)
- 2021(9267)
- 2020(7508)
- 2019(16859)
- 2018(16304)
- 2017(31272)
- 2016(16423)
- 2015(18283)
- 2014(18269)
- 2013(18033)
- 2012(16647)
- 2011(14983)
- 2010(15844)
- 2009(15259)
- 2008(14756)
- 2007(13512)
- 2006(12374)
- 2005(11859)
- 学科
- 济(83171)
- 经济(83071)
- 业(79843)
- 企(73817)
- 企业(73817)
- 管理(63300)
- 业经(31455)
- 中国(28870)
- 方法(27401)
- 融(26729)
- 金融(26729)
- 农(25987)
- 财(25913)
- 银(24547)
- 银行(24539)
- 行(23973)
- 地方(22271)
- 务(19953)
- 制(19939)
- 财务(19926)
- 财务管理(19908)
- 农业(19560)
- 企业财务(18916)
- 数学(18689)
- 数学方法(18573)
- 技术(17960)
- 理论(16752)
- 策(15438)
- 和(15132)
- 体(14909)
- 机构
- 学院(244173)
- 大学(235435)
- 济(108805)
- 经济(106690)
- 管理(96341)
- 理学(80726)
- 研究(80101)
- 理学院(79933)
- 管理学(79118)
- 管理学院(78647)
- 中国(70304)
- 财(53325)
- 京(50209)
- 科学(43543)
- 财经(41057)
- 所(39604)
- 江(39342)
- 中心(37602)
- 农(37152)
- 经(37054)
- 研究所(34919)
- 经济学(33125)
- 北京(32248)
- 州(32224)
- 财经大学(30086)
- 业大(29919)
- 经济学院(29724)
- 范(29679)
- 师范(29436)
- 院(28574)
- 基金
- 项目(146321)
- 科学(117864)
- 研究(114308)
- 基金(105468)
- 家(88649)
- 国家(87662)
- 科学基金(77856)
- 社会(75323)
- 社会科(71540)
- 社会科学(71525)
- 省(59807)
- 基金项目(55052)
- 教育(51010)
- 划(47544)
- 编号(46830)
- 自然(46374)
- 自然科(45307)
- 自然科学(45299)
- 自然科学基金(44567)
- 资助(41997)
- 发(37556)
- 成果(37426)
- 创(34623)
- 业(34372)
- 课题(32923)
- 重点(32865)
- 部(31845)
- 发展(31483)
- 创新(31339)
- 国家社会(30946)
- 期刊
- 济(135284)
- 经济(135284)
- 研究(79274)
- 中国(54169)
- 财(44922)
- 管理(43274)
- 融(38960)
- 金融(38960)
- 农(36884)
- 科学(29809)
- 学报(27670)
- 教育(26441)
- 农业(24684)
- 业经(24607)
- 技术(24310)
- 大学(22665)
- 财经(21569)
- 学学(21481)
- 经济研究(20773)
- 经(18749)
- 问题(16864)
- 业(14839)
- 技术经济(14758)
- 现代(13424)
- 商业(13147)
- 贸(13071)
- 世界(12965)
- 财会(12370)
- 经济管理(12136)
- 国际(11917)
共检索到39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涛 万解秋
企业融资结构对企业的成本水平、市场价值表现,以及公司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融资结构对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也有着直接的作用。关于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方面的理论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敏
随着托宾模型在马柯维茨定义和夏普概念上的拓展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表现出日益与现代厂商理论共生演进的趋势。激励机制理论、控制权理论、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拓宽和丰富了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同时对经典的 MM定理作了修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永坤
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轨迹追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各国企业都经历了从单一化的生产经营到多角化生产经营战略的转变过程,企业的性质也都由单一的贸易型或生产型演进到贸易——投资——金融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通
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轨迹及前景展望张广通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轨迹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在诸多改革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中心环节。国有企业能否搞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也关系到中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毕明 邢丹
1949年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权改革贯穿着整个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从统一管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五个阶段回顾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轨迹,归纳每个发展阶段的成就和缺陷,并提出今后应通过分类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以及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发挥国有企业的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大幅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经济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文晶 于涧 杨雪华
参照美国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企信息化发展轨迹,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角度总结分析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发展三大阶段及其特点,提出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尊重规律、实现适当跨越的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诺兰模型 数据管理 系统集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仲伟
随着人们对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加深,尤其是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世界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历史长河中涉及到中小企业的理论做一简要梳理和重点归纳,并将中小企业理论研究大致分为初涉中小企业的理论探讨、企业理论框架下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和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等三个阶段。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理论轨迹 学科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惠宁 张晓宁
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论界对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的企业生产组织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国有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矛盾。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企业理论是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的。围绕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理论界对所有制及其结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理论 企业改革 产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卫星 余天文 张欢
财务共享服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企业财务转型管理模式,把握国内财务共享领域的发展脉络与前沿主题对于寻求理论研究突破点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1—2020年中国知网和SSIC(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的8257篇财务共享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中的知识图谱法,运用可视化软件MATLAB绘制财务共享研究知识图谱,探寻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轨迹和研究热点,并从实践总结、制度完善和理论深化与创新等方面探讨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 可视化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关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的理论。早在三百年前,重商主义者就着重研究贸易收支问题。由于当时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基本上限于贸易项目,因此当时的国际收支即贸易收支。但是重商主义者的“贸易差额论”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收支理论。较为系统的国际收支理论产生于18世纪。1720年I·杰瓦伊斯首先对国际收支进行一般均衡分析。1752年,D·休谟在其《论贸易差额》一文中详尽论证了其著名的“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荣明 朱紫来
“五芳斋”的发展轨迹魏荣明,朱紫来五芳斋粽子公司是由1938年创建的五芳斋粽子店易名而成。素有“粽子大王”盛名。1985年以前,虽几经扩建欲图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直到1984年,年产量才由解放前鼎盛时期20万只左右提高到190万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金融中介为什么会产生,或者现实中为何需要金融中介,金融中介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19世纪以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信用中介论”,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的集中”和“贷款人的集中”;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用创造论”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不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且创造信用,这一观点曾被熊彼特、哈耶克等人用来解释货币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