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7)
- 2023(11590)
- 2022(9378)
- 2021(8533)
- 2020(7444)
- 2019(17032)
- 2018(16915)
- 2017(32650)
- 2016(17879)
- 2015(20276)
- 2014(20537)
- 2013(20351)
- 2012(18742)
- 2011(16747)
- 2010(17311)
- 2009(16414)
- 2008(17056)
- 2007(15831)
- 2006(13697)
- 2005(12638)
- 学科
- 业(84032)
- 济(83509)
- 经济(83406)
- 企(77473)
- 企业(77473)
- 管理(69729)
- 方法(38774)
- 数学(29576)
- 数学方法(29349)
- 业经(28735)
- 财(28408)
- 农(26912)
- 务(21545)
- 财务(21526)
- 财务管理(21495)
- 企业财务(20355)
- 农业(19145)
- 中国(18810)
- 技术(17576)
- 理论(17031)
- 制(16935)
- 和(16332)
- 策(15214)
- 划(14890)
- 贸(14075)
- 贸易(14072)
- 学(13999)
- 易(13579)
- 地方(12965)
- 体(12942)
- 机构
- 学院(271868)
- 大学(266340)
- 济(115037)
- 经济(112807)
- 管理(109684)
- 理学(93956)
- 理学院(93063)
- 管理学(91827)
- 管理学院(91328)
- 研究(83283)
- 中国(66229)
- 财(55232)
- 京(55194)
- 科学(49627)
- 农(46898)
- 财经(43730)
- 江(42557)
- 所(42290)
- 经(39476)
- 业大(39013)
- 中心(38806)
- 研究所(37932)
- 农业(37085)
- 经济学(34844)
- 北京(34395)
- 州(33535)
- 范(32087)
- 财经大学(31921)
- 师范(31805)
- 经济学院(31621)
- 基金
- 项目(170478)
- 科学(135334)
- 研究(127527)
- 基金(123216)
- 家(105261)
- 国家(104251)
- 科学基金(91106)
- 社会(81502)
- 社会科(77196)
- 社会科学(77172)
- 省(68840)
- 基金项目(65320)
- 教育(58847)
- 自然(57718)
- 自然科(56362)
- 自然科学(56344)
- 划(55920)
- 自然科学基金(55409)
- 编号(53119)
- 资助(49614)
- 成果(42513)
- 创(38600)
- 业(38502)
- 部(38050)
- 重点(38042)
- 发(36832)
- 课题(35711)
- 创新(35185)
- 国家社会(33129)
- 项目编号(32899)
- 期刊
- 济(132002)
- 经济(132002)
- 研究(77151)
- 中国(50387)
- 财(48407)
- 农(43722)
- 管理(43548)
- 学报(37381)
- 科学(35915)
- 农业(29604)
- 大学(28632)
- 学学(27214)
- 技术(26601)
- 教育(26309)
- 业经(23828)
- 融(23235)
- 金融(23235)
- 财经(22504)
- 经济研究(20288)
- 经(19482)
- 业(18582)
- 问题(17510)
- 技术经济(16651)
- 财会(15142)
- 商业(14210)
- 现代(13599)
- 贸(13470)
- 世界(12731)
- 统计(12671)
- 版(12583)
共检索到402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传永
现代企业激励理论主要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条件下,企业组织中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激励问题。本文提出一个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综合分析框架,以期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企业 显性激励 隐性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姜敢闯
近几十年来,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科学也一直把企业管理激励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自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A.H.Maslow)、阿特金森(J.W.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伟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现实情况 ,可以从企业、市场、国家等不同层面出发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力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系统框架。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苓宁 王增武 张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壮大的家族企业处于由一代向二代传承的阶段,职业经理人具备弥补家族企业二代能力不足和提高家族企业公司治理能力的双重功效,如何在保障家族企业基本控制权的条件下最大化职业经理人的积极主动性?文章利用Sharpley公理构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分析框架对此予以解答,主要贡献有三:第一,利用Sharpley公理给出家族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最佳效益分配的显式表达;第二,通过对晋商和徽商的样本分析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锚定"的历史基准;第三,以显式表达和历史基准为指导,结合美的集团具体案例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有难度的基础理论问题。如果用评价分析来近似替代需求分析,公共产品需求分析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就转化为具体的技术问题。用激励理论来架构供给模型,就可以找到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能依据现代激励理论的成果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公共产品需求分析的实质:公共产品评价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秀林
本文对企业薪酬柔性激励机制基本特性、重构适应性及构建框架作出了分析,认为:企业必须立足于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精心设计和重构薪酬柔性激励机制的新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本化薪酬管理,发挥个人潜能,使劳务合作关系更加和谐与忠诚,形成良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欧盟竞争政策,作为一个契约系统,主要包括限制性条款、支配性地位、国家援助、合并规则和国际合作内容。它们对欧盟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结构效应、企业市场进退的数量效应、企业行为的激励缺口平衡效应和国际缓冲效应四大效应,其中结构效应又分为平均效应和离散效应。欧盟竞争政策对欧盟企业的最终总激励效应取决于上述四种效应的叠加状况。
关键词:
欧盟竞争政策 合约 激励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俊丽 盖凯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民营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由家族企业迅速转向现代企业。这要求传统民营企业在改变家族管理模式过程中,抓住一个突破口———激励,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新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建立的重点是以产权激励为特征的长期激励机制。只有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才能在制度安排上最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根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法律上已经明确为企业性质,但它又不同于以资本为主导的企业。合作社活动作为一个集体行动,必须建立面对所有成员的激励机制。按照企业框架构建专业合作社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竞争规律的选择。在遵守合作社法的前提下,建立对核心社员的激励机制是合作社激励机制的重点。激励机制的实质是寻求合作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合作社企业 核心社员 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简冠群
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与传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对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进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溯源,以探寻企业承担各阶段社会责任的原点逻辑和实现框架。理论分析和个案检视表明,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关系投资,以发展、共享、持续为宗旨;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以共同体理论为前提,构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是企业在经营运转中履行各层次社会责任的结果和成效,体现为共同体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函数,其推进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内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条件,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促进。研究结论对于构建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靖宇 张亚维
现有企业融资结构基本理论有一共同的分析对象假设:企业是未来现金流可预期或相对稳定的成熟企业。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未来不确定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缺失,形成了独特的未来现金流定价机制、信息传导机制以及控制权的要求,因而不符合现有各种融资结构优化理论的假设前提。对此,本文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打破以成本收益均衡分析为逻辑起点的固有范式,并根据企业能力理论设计新的融资结构理论框架,其基本理论支点是资本权益非同质性、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静 赵荔
"僵尸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毒瘤","僵尸企业"应如何处置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界而言,为处置"僵尸企业"的实践工作提供正确、符合国情的理论指导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僵尸企业"预警研究以财务困境预警模型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僵尸企业"研究现状,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等多种视角和理论,探索性地构建"僵尸企业"的预警框架。同时提出"僵尸企业"预警模型应从内外两个视角展开,模型判定结果应当突破二分法,并根据现实进行动态调整。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财务困境 预警模型 预警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静 赵荔
"僵尸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毒瘤","僵尸企业"应如何处置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界而言,为处置"僵尸企业"的实践工作提供正确、符合国情的理论指导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僵尸企业"预警研究以财务困境预警模型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僵尸企业"研究现状,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等多种视角和理论,探索性地构建"僵尸企业"的预警框架。同时提出"僵尸企业"预警模型应从内外两个视角展开,模型判定结果应当突破二分法,并根据现实进行动态调整。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财务困境 预警模型 预警框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屈幼姝 谢波峰
国家税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一个要素,从成本角度来看,是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在经济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税收负担作为衡量税收经济关系、评价税收政策效应的关键指标,多年来一直偏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立企业税收要素分析体系的任务越来越紧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邑早 白智奇 王阳
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视角,对高管薪酬契约激励中存在的比较现象及其影响效应展开深入分析。在阐述了薪酬契约参照点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梳理已有经验证据的基础上,从垂直参照、水平参照和现状参照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的三维分析框架,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契约参照点效应展开思辨和剖释,并就未来可能的扩展研究方向进行了理性展望与分析,以期对我国人本化薪酬契约治理机制的构建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