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7455)
- 2022(5599)
- 2021(5115)
- 2020(4468)
- 2019(9903)
- 2018(9842)
- 2017(18568)
- 2016(10123)
- 2015(11497)
- 2014(11292)
- 2013(11259)
- 2012(9806)
- 2011(8243)
- 2010(8570)
- 2009(8419)
- 2008(9032)
- 2007(8499)
- 2006(7689)
- 2005(7349)
- 学科
- 业(74024)
- 企(72188)
- 企业(72188)
- 管理(61425)
- 济(45305)
- 经济(45241)
- 业经(24254)
- 财(22786)
- 务(19745)
- 财务(19722)
- 财务管理(19699)
- 方法(19093)
- 企业财务(18682)
- 农(17566)
- 技术(14698)
- 农业(13574)
- 策(13361)
- 划(12781)
- 经营(12441)
- 制(12355)
- 企业经济(12145)
- 数学(11433)
- 数学方法(11400)
- 和(11018)
- 理论(10975)
- 决策(10142)
- 技术管理(10054)
- 人事(9858)
- 人事管理(9858)
- 体(9811)
- 机构
- 学院(148319)
- 大学(140501)
- 管理(69152)
- 济(63423)
- 经济(62198)
- 理学(57282)
- 理学院(56835)
- 管理学(56513)
- 管理学院(56194)
- 研究(38192)
- 中国(36331)
- 财(33705)
- 京(29263)
- 江(25296)
- 财经(25253)
- 经(22861)
- 农(22222)
- 商学(20781)
- 商学院(20595)
- 科学(20187)
- 州(19727)
- 中心(18705)
- 所(18407)
- 业大(18317)
- 财经大学(18310)
- 北京(18133)
- 经济管理(18004)
- 经济学(17314)
- 农业(17230)
- 研究所(15828)
- 基金
- 项目(86764)
- 科学(70958)
- 研究(67619)
- 基金(63857)
- 家(52788)
- 国家(52181)
- 科学基金(48434)
- 社会(44432)
- 社会科(42193)
- 社会科学(42178)
- 省(35868)
- 基金项目(34004)
- 自然(30659)
- 教育(30189)
- 自然科(30007)
- 自然科学(30002)
- 自然科学基金(29575)
- 编号(27496)
- 业(27478)
- 划(27316)
- 资助(24979)
- 创(22230)
- 成果(20617)
- 创新(19611)
- 制(19430)
- 部(18993)
- 重点(18394)
- 发(18236)
- 课题(18175)
- 国家社会(17860)
共检索到236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俊 李善姬
近年来,企业员工离职现象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企业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员工离职原因,阐述了企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芳丽 高士强 郑文智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盛,离职员工在网络上吐槽、爆料,甚至攻击前雇主的事件屡屡出现。如2014年初,一名大众点评网的离职员工在朋友圈以公开信的方式吐槽对CEO张涛的不满;2014年7月,搜狐离职员工在网上爆料高管在公司假公济私等败坏劣迹作风……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有"怒气"的离职员工将给前雇主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说是人走茶凉,还是宝贵财富,被众多企业忽视的离职员工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静
由于员工离职直接关系到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离职管理的不规范则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员工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两种形式,分析了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员工离职管理的一般程序及在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法防范员工主动离职的对策。
关键词:
员工离职管理 离职程序 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娄春晖
员工自愿离职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不正常的员工离职率往往意味着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丧失。因此,如何对员工离职进行管理,如何留住和激励人才成为理论界及企业界重视的现实问题。在此,有必要对员工自愿离职的成本模式及相应管理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自愿离职 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 管理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忠辉 舒晓村 章轶明
随着企业员工离职的日益加剧,研究如何做好离职员工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离职员工进行管理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有利于稳定现有员工队伍,也有利于将离职员工作为企业的特殊人力资源。在离职员工管理中,企业应该转变"企业的人才"观念,把离职员工当作企业的宝贵资源,做好完善人才保留机制、离职面谈、离职员工信息管理和员工离职后的关系维护等工作。
关键词:
离职员工管理 离职面谈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友宣 戴良铁
离职研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离职有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和离职意向到行为的调节因素两大原因。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要针对离职原因制定离职的管理对策,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离职 离职的影响因素 离职的调节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振朋
假设员工转换工作的"离职成本"是员工的私人信息,对企业而言服从特定分布,企业对员工采取(买方的)三级区别定价。企业的在职培训既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又改变员工离职成本的分布,最终影响员工的离职率和"生产率—工资"之差。这两个作用都会影响企业投资于在职培训的激励。已有文献仅关注后一个激励,本文模型则二者兼顾,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培训与员工离职的关系。本文证明,即使没有压缩的工资结构,企业仍有激励提供一般性员工培训。较高的离职率也可以伴随着较高的培训水平,从而同时实现培训效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利华
在就业市场化以后,员工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机会,离职是无法避免的。其原因可以从组织因素、个体与组织匹配因素、外部因素以及缺乏安全感、公平感、信任感等方面来考虑。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企业要从员工心理、个体、个体与组织匹配性管理以及抵制外来竞争等方面做好工作。这是企业对员工管理"招育用留"的最后一环,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员工离职 离职管理 离职后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振朋
假设员工转换工作的"离职成本"是员工的私人信息,对企业而言服从特定分布,企业对员工采取(买方的)三级区别定价。企业的在职培训既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又改变员工离职成本的分布,最终影响员工的离职率和"生产率—工资"之差。这两个作用都会影响企业投资于在职培训的激励。已有文献仅关注后一个激励,本文模型则二者兼顾,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培训与员工离职的关系。本文证明,即使没有压缩的工资结构,企业仍有激励提供一般性员工培训。较高的离职率也可以伴随着较高的培训水平,从而同时实现培训效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本文认为这是欧洲"双元制"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可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冰
随着当今社会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和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导致了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企业中的青年员工群体,离职现象更是日益严重,流失风险也越来越大,给组织和个人两个主体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以企业中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青年员工的特点为出发点,提出了导致青年员工离职的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青年员工 离职风险 职业生涯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邓汉慧
本文在阐述冲突产生原因、过程、冲突类型和冲突管理职能基础上,借鉴Ruble和Thomas冲突处理策略的三维模型,剖析了应对员工冲突的六种管理方式,并提出了实现现代企业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冲突管理 冲突管理方式 合作型冲突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昆鹏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且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如何吸引知识型员工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实际调查的数据,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的企业内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发展前景、人际关系、企业制度、企业的人性观是最重要的五个影响因素。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用良好的发展前景、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谐的工作环境、规范科学的企业制度、持续的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来增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凝聚力,降低其离职率。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知识型员工 离职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王湘果
基于文献回顾,结合实证,探讨内部市场导向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市场导向的两个构面:内部沟通和内部响应能够显著降低员工离职意向;同时,内部沟通和内部响应影响员工离职意向有两个途径:既有直接效应,也可以通过员工满意间接影响员工离职意向。即当企业的内部沟通良好,内部响应系统及时有效时,员工的离职意向会降低,对组织的忠诚度则会提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玉梅 高鹏 刘素霞
为研究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与员工离职行为的交互影响,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两种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劳资双方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当劳动力市场类型明确时,若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收益较低,企业就肯定进行低责任投入;若社会责任投入的收益较高,则企业不一定会提高社会责任投入,还要受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员工离职行为与在职成本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收益相关。当劳动力市场类型不明确时,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同时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收益成本比、员工在职成本以及出现两种劳动力市场的先验概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员工 社会责任 离职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